峭直

qiào zhí [ qiao zhi]
注音 ㄑ一ㄠˋ ㄓˊ

词语释义

严峻刚正。

词语解释

  1. 严峻刚正。

    《后汉书·第五伦传》:“ 伦 虽峭直,然常疾俗吏苛刻。”《新唐书·刘祎之传》:“父 子翼 ……峭直有行,尝面折僚友短,退无餘訾。”《宋史·包拯传》:“ 拯 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实,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清 唐孙华 《喜姜西溟及第》诗:“迂踈每恕散人狂,峭直应知君子性。”

引证解释

⒈ 严峻刚正。

《后汉书·第五伦传》:“伦虽峭直,然常疾俗吏苛刻。”
《新唐书·刘祎之传》:“父子翼 ……峭直有行,尝面折僚友短,退无餘訾。”
《宋史·包拯传》:“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实,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清唐孙华《喜姜西溟及第》诗:“迂踈每恕散人狂,峭直应知君子性。”

峭直的国语词典

刚直严厉。

峭直的网络释义

峭直

  • 峭直,读音是qiào zhí,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严峻刚正。
  • 峭直造句

    其实,这正是包拯峭直的禀性。
    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用。
    由于张居正心里忌惮海瑞的“峭直”,因此尽管朝内朝外有多人举荐起用海瑞,他都不应允。
    开封府的花卉则颇具府衙特色,每一个造型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如“峭直清廉”、“清正廉明”等,透着“开封府”的清官文化。
    这种中庸人格既有重现实、讲实际、倡和谐等突出的优长,也包括了搞调和、易守旧、求自保,缺乏峭直不平之气等消极因素。
    你有胆空手尝试攀登一座峭直的山壁吗?
    其实,这正是包拯峭直的禀性,他不与人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一生不结派系也不卷入党争,甚至没有一个走得近的朋友,以至于“故人、亲党皆绝之”。
    “金光悌严冷峭直,意所不可,唾若泥滓,媛姝突梯之士望而却走”,“宿胥老奸不敢以毛发出入相尝试”。
    你看,这儿是湍急的河流,峭直的河岸,哪能容得下身?你看,这儿是街道,两旁的空地多么窄小,如果落户在这里,肯定憋闷。
    自打张思明接管万亿库,再没那好事了,一切按制度来,“持法峭直”,想倚仗皇帝的条子或面子多拿好处多揩油水,门儿也没有。
    秉性峭直,反对贾似道等权奸破坏抗元斗争。
    如此峭直的悬崖,我们怎么能攀登上去呢?
    山上重峦叠嶂,林海莽莽;山下沟壑纵横,清泉淙淙;峡谷两侧崇山峭直,奇石耸峙。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汉字详情

    qiào [qiao]
    部首: 325
    笔画: 10
    五笔: MIEG
    五行:
    仓颉: UFB
    四角: 297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2) 同本义

    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说文》

    峭,高也。字亦作峭。——《广雅》

    上峭山。——《淮南子·脩务》

    涧深,峭如墙。——《韩非子·内储说上》

    峭拔险怪。——宋· 沈括《梦溪笔谈》

    高岩峭壁。

    峭拔秀丽。——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峭壁拔起。——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峭壑阴森。——《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峭拔(特立高耸);峭岸(陡岸);峭谷(险峻的山谷);峭坂(高陡的山坡);峭卓(高峻陡直);峭岫(陡峭的峰峦);峭削(陡峭如削);峭峙(耸立);峭峭(高峻,高)

    (4) 挺拔;直立而高耸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李白《横江词》

    披林入峭茜,攀磴陟崔嵬。——张说《过蜀道山》

    (5) 又如:峭帆(耸立的船帆。亦借指驾船);峭危(高耸陡峭);峭崛(刚健挺拔);峭耸(高耸;陡峭);峭秀(挺拔秀丽)

    (6) 严峻

    错为人峭直刻深。——《汉书·晁错传》

    宰相刻削(峭)。——《四子讲德论》

    (7) 又如:峭直(严峻刚直);峭鲠(严峻刚直);峭冷(严峻冷漠);峭刑(严刑);峭法(严峻的法令);峭洁(严峻高洁)

    (8) 苛刻,严酷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孟郊《秋怀》

    (9) 又如:冷峭(冷气逼人;比喻为人刻薄,话语尖刻);峭险(严酷阴险);峭薄(刻薄)

    (10) 高超不凡

    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欧阳炯《贯休应梦罗汉画歌》

    (11) 又如:峭异(特出不凡);峭特(峭拔独特);峭汉(特殊人物)

    (12) 比喻文笔不凡、言词脱俗的。形容字体或笔墨雄健挺秀 。如:峭刻(形容文笔锐利);峭削(形容文笔奇险);峭幽(遒劲沉郁);峭健(形容文笔刚健)

    名词

    陡岩,坡度极大的山崖

    独临青峭倚长松。——王安石《观王氏雪图》

    英文翻译

    steep, precipitous, rugg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au5 [台湾四县腔] ciau5 [梅县腔] cia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seu1 xiau4 [宝安腔] ciau5 [海陆丰腔] ciau5
    ◎ 潮州话:ciou2/ciao2 siah4(chhiáu sia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肖宵A去聲開口三等宵Atsʰĭɛuchieuh/ciew
    zhí [zhi]
    部首: 512
    笔画: 8
    五笔: FH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MM
    四角: 4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L( yǐn),从十,从目。 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2) 同本义

    直,正见也。——《说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左传·襄公七年》

    木曰曲直。——《书》

    巽为绳直。——《易·说卦》

    先定准直。——《礼记·月令》

    争高直指。——吴均《与朱元思书》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

    斫直删密。

    (4) 又

    锄其直。

    (5) 又如:直线;直路;笔直;直迫(直直愎愎。直直劈劈。直搭直。直截了当);直橛橛(身体挺得直直的);直隆隆(高而直起);直堑(直的沟渠);直缕(形容直直挺挺,形容笔直或僵直的样子);直坦坦(笔直而平坦)

    (6) 竖。与“横”相对 。跟地面垂直的

    直栏横槛。——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直上直下;直升机

    (8) 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韩非子·五蠹》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直道而行。——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居正惮瑞峭直。——《明史》

    (9) 又如:直辞(正直的言辞);直声(正直之言);直质(正直朴实的资质);直信(正直诚实);直言正色(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10) 直爽

    哥哥是口直心快射粮军。——《元曲选》

    (11) 又如:心直口快;直势(耿直坦率);直性子(性情直爽的人);直人(直爽的人;正直的人);直心眼(指人的心地直率)

    (12) 正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3) 又如:直南(正南);直北(正北);直准(正则)

    (14) 正当,有理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副词

    (1) 径直,一直

    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史记·李将军列传》

    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直进罾步。——《广东军务记》

    (2) 又

    直至初六。

    直诘袁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直书就和(径直写成了一首和诗);直律律(直接;径直);直乃(简直就是);直叙(直接叙述);直解(直接领悟);直抵(一直到达)

    (4) 故意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汉书·张良传》

    直堕其履圯下。——《史记·留侯世家》

    (5) 竟然

    何物老魅,直尔大胆,致坏箧子。——《聊斋志异》

    而直为此廪廪也。(直:竟。为:造成。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6) 又如:直如此(竟然这样);直恁(竟然如此;竟然这样)

    (7) 只;仅仅

    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直无由进之耳。——《荀子·礼论》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直以为不能。——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直见爱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8) 又如:直当的(仅仅够得上;只值);直好(只得;只好)

    (9) 简直

    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庄子·秋水》

    直可惊天地。——孙文《序》

    (10) 通“特”&X({tè})。单单,单独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直立而不胜。——《荀子·不苟》

    直堕其履圮下。——《史记·留侯世家》

    动词

    (1) 伸直;挺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2) 又如:直身(伸直的身躯);直直腰儿;把铁丝直一直;直脚(伸腿,死去);直屡屡(挺直)

    (3) 伸雪

    妾虽死不敢诉也,而天使见之,为直其冤。——苏轼《子姑神记》

    (4) 面对着,当

    马各直其算。——《礼记·投壶》

    前列直斗口三星。——《史记·天官书》

    武库正直其墓。——《史记·樗里子甘茂传》

    魏之武卒,不可以直 秦之锐士。——《汉书·刑法志》

    立阼阶下,直东序西面。——《仪礼·士冠礼》

    直夜溃围南出。——《史记·项羽本纪》

    (5) 遇,碰上

    管教他灵山会里直着个有缘人。——汤显祖《南柯记·宫训》

    (6) 当值,轮值,轮班

    王民为侍中,直于省内。—— 房玄龄《晋书》

    直使送之。——《战国策·齐策三》。注:“直,当日直使也。”

    (7) 又如:直内(内廷值班的人);值月(当值某月);直房(值班室)

    (8) 担任

    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 李延寿《南史》

    (9) 价值相当于

    为皮币,直四十万。——《史记·平淮书》

    岂闻一绢直万钱?——杜甫《惜昔诗》

    名词

    (1) 价值;代价

    爰得我直。——《诗·魏风·硕鼠》

    象床之直千金。——《战国策·齐策三》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昂其直。——《聊斋志异·促织》

    (2) 又

    高其直。

    (3) 工钱

    受若直,怠若事。——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


    (1) 即使

    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池州送孟迟先辈》

    (2) 又如:直饶(即使)

    介词

    当…时候

    直夜溃围南出。——《史记·项羽本纪》

    英文翻译

    straight, erect, vertical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陆丰腔] chit8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沙头角腔] cit8 [东莞腔] tsik8 [海陆丰腔] chit8 [梅县腔] chit8 [台湾四县腔] tsiit8 [客英字典] chit8 [宝安腔] c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除力職開入聲開口三等drik/diokɖʰ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