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陟

qiáo zhì [ qiao zhi]
繁体 喬陟
注音 ㄑ一ㄠˊ ㄓˋ

词语释义

重叠的山岭。

词语解释

  1. 重迭的山岭。

    《列子·汤问》:“四方悉平,周以乔陟。” 杨伯峻 集释:“《释文》云:《尔雅》云:乔,高曲也。又云:山三袭,陟。 郭璞 云,重陇也。”

引证解释

⒈ 重迭的山岭。

《列子·汤问》:“四方悉平,周以乔陟。”
杨伯峻集释:“《释文》云:《尔雅》云:乔,高曲也。又云:山三袭,陟。 郭璞云,重陇也。”

汉字详情

qiáo [qiao]
部首: 103
笔画: 6
五笔: TDJJ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KLL
四角: 2022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夭,从高省,高亦声。夭,象人(大)行走的样子。本义:高)

(2) 高耸。多用以形容树木

乔,高而曲也。——《说文》

厥木惟乔。——《书·禹贡》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南有乔木。——《诗·郑风·汉广》

(3) 又如:乔木世家(指贵族世家。乔木代指贵族、高官);乔松(高大的松树);乔柯(高枝);乔峰(高峰);乔乔(高大的样子);乔竦(高耸);乔干(高高的树干);乔树(高大的树)

(4) 詈词。宋元以后,曲中用乔者甚多,常随文为释,含有坏、窝囊、糊涂、狡猾、怯懦无用等贬义。形容某种恶劣的表现

乔才心邪,不来一月。——《金瓶梅》

(5) 又如:乔人(无赖,坏蛋);乔人物(无赖;怪人);乔材(亦作“乔才”。无赖,恶棍);乔男女(恶徒);乔相识(不诚实的怪伙伴)

(6) 通“骄”。骄傲

小人贫斯约,富斯乔。——《礼记·坊记》

动词

(1) 做作;装假

戏子乔装打扮混了进来。——《儿女英雄传》

(2) 又如:乔模乔样(装模做样);乔张乔致(乔张致);乔做作(装腔作势);乔神道(装神弄鬼);乔乔(乔模乔样);乔断案(指装腔作势耍威风);乔乔画画(装扮);乔公道(装好意;假作公平)

名词

通“峤”。尖峭的高山

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诗·郑风·清人》

英文翻译

tall, lofty; proud, stately

方言集汇

◎ 粤语:kiu4

宋本广韵

zhì [zhi]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HIT
五行:
仓颉: NLYLH
四角: 712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阜,从步。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

(2) 同本义,与“降”相对

陟,登也。——《说文》

陟,陞也。——《尔雅》

陟降庭止。——《诗·周颂·闵予小子》

汝陟帝位。——《虞书》

省幽明以黜陟。——张衡《东京赋》

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

人陟降大艰。——柳宗元《井铭并序》

(3) 又如:陟屺(登屺山。比喻思念母亲。屺,无草木的山);陟岵(登岵山。比喻思念父亲。岵,草木繁茂的山)

(4) 登程,上路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书·太甲下》

(5) 又如:陟遐(远行);陟卓(远行);陟涉(跋涉)

(6) 晋升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臧,善。否,恶。臧否,奖善惩恶。臧、否,这里都是动词。)——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陟罚(提拔与惩罚);陟黜(进用与贬黜);陟劝(提升与奖励);陟明(进用贤明)

(8) 升遐,升天

惟新陟王,毕协赏罚。——《书·康王之诰》

(9) 又如:陟配(天子升天后,于祭天时配享)

英文翻译

climb, scale, ascend; proceed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t7 [客英字典] zhi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zid5 [宝安腔] zit7 [梅县腔] z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竹力職開入聲開口三等ţĭəktrik/ti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