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

yán róng [yan rong]
繁体 巖溶
注音 一ㄢˊ ㄖㄨㄥˊ

词语释义

岩溶 yánróng

(1) 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旧称喀斯特

karst

词语解释

  1. 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等所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为主的地质作用和它所形成的地貌统称岩溶。岩溶地貌地面往往怪石嶙峋,奇峰林立;地下洞穴瑰异,流水淙淙。著名的 桂林 山水所呈现的奇峰异洞就是这种地貌的典型。

引证解释

⒈ 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等所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为主的地质作用和它所形成的地貌统称岩溶。岩溶地貌地面往往怪石嶙峋,奇峰林立;地下洞穴瑰异,流水淙淙。著名的桂林山水所呈现的奇峰异洞就是这种地貌的典型。

岩溶的国语词典

可溶性岩石,尤其是碳酸盐类岩石,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形成的地貌。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有此地貌。

岩溶的翻译

英语: karst, kind of porous limestone (geology)​
德语: Karst (S, Geol)​
法语: Karst

岩溶造句

走马岭隧道通过方斗山背斜可溶岩地区,岩溶发育强烈。
文山州位于滇东南岩溶地区,干旱缺水,交通闭塞,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落后。
证实该项技术在岩溶水水文地质勘察中具有重要作用。
塔中古隆起的早海西期风化壳岩溶发育,是塔里木盆地寻找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岩溶型油气田的重要隆起区之一。
随着岩溶地区土地由菜地、耕地向撂荒地转换,土壤各项物理指标都有改善。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垂直地带性岩溶生态特征明显。
鸡冠洞是天然石灰岩溶洞,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有众多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瀑、石盾、石幔、莲花池。
作者从贵州新构造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出发,讨论了新构造运动对贵州西部岩溶石漠化的发育、分布及其演化等的影响。
从花都飞鹅岭到白云高增的广州地铁九号线,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称为全国第一条建在岩溶上的地铁,也是目前广州地铁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条。
岩溶矿床地下水害的防治一直是矿山防治水界的一个难题,而传统的帷幕注浆技术存在堵水率低、投资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中国岩溶地貌特别典型,洞穴堆积也十分发育,具有世界意义。
贵阳市位于贵州高原中部的一个岩溶宽谷盆地中,岩溶地层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
基于此,总结了中国岩溶塌陷的监测预报和安全评价等方面的新方法和措施等。
破裂构造网络是渭北煤田奥灰岩溶裂隙水赋存的主要空间。
赤石特大桥原设计方案为高墩连续钢构桥,但设计单位在开展地质详勘时发现,部分主墩处于强岩溶发育带和断层破碎带,不能满足高墩连续钢构桥建设。
由于埋深大,构造情况复杂,南北古脊梁的岩溶裂隙水的分布和径流规律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
淄博市洪山、寨里煤矿区隐伏的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水污染严重。
文章介绍在岩溶地层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需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
中国南方岩溶区是石漠化广为发展的脆弱生态区域。
以兴仁县交乐高砷煤矿区为例,从水化学角度研究高砷煤矿废水对矿区周边表层岩溶水水质的影响。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325
笔画: 8
五笔: M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MR
四角: 22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2) 同本义

嵌岩窦穴。——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岩峭壁。——宋· 沈括《梦溪笔谈》

植土龛岩。

(3) 又如:岩电(山崖间的闪电);岩阿(山崖旁边凹下的地方);岩徼(山崖边远的地方);岩下(山崖之下);岩饰(岩壁上的雕饰)

(4) 山峰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高山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鲍照《登庐山诗》

(6) 又如:岩岫(山崖峰峦);岩隈(深山曲折处)

(7) 石穴,石窟 。如:岩栖(居住在岩穴中。指隐居);岩穴隐相(隐居在深山野林里的高人);岩房(石房);岩窟(山洞)

(8) 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形容词

(1) 高险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岩邑(险要的城邑);岩墙(高而危险的墙)

英文翻译

cliff; rocks; mou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m4
◎ 客家话:[梅县腔] ngam1 ngam2 [宝安腔] ng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ab5 ngam2 [东莞腔] ngam2 [客英字典] ngam2 [台湾四县腔] ngam2 [沙头角腔] ngam2 [海陆丰腔] ng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七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銜平聲開口二等ŋamngram/ngeam
róng [rong]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PWK
五行:
吉凶:
仓颉: EJCR
四角: 3316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容声。本义:水盛大的样子)

(2) 同本义

溶,水盛也。——《说文》

体溶溶而东回。——《楚辞·逢纷》。注:“波貌。”

(3) 又如:溶溢(水盛大的样子);溶溶荡荡(水波浮动的样子);溶溶澹澹(水波盛大起伏的样子);溶漾(水波荡漾的样子);溶瀛(水势浩大的样子)

(4) 广大;盛大

氛旄溶以天旋兮。——《后汉书·张衡传》

(5) 安闲;闲暇 。如:溶油(安闲舒缓);溶与(迟缓不进貌)

动词

(1) 物质在水或其他液体中转化为溶液 。如:溶化;雪溶了,冰化了;樟脑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2) 融化 。如:溶洽(融合);溶消(融化);溶结(融合);溶合(两种以上的事物融汇在一起);溶和(犹溶合)

(3) 摇动,晃动 。如:溶溶曳曳(晃动貌)

名词

通“容”。容颜,容貌

听言之道,溶若甚醉。——《韩非子》

英文翻译

to melt, dissolve; overflowing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宝安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客英字典] jung2
◎ 潮州话:iong5 iên5/ion5 (îong î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餘封平聲開口三等jyung/jvngjĭw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