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崖

yán yá [ yan ya]
繁体 巖崖
注音 一ㄢˊ 一ㄚˊ

词语释义

岩崖 yányá

(1) 山崖

cliff

词语解释

  1. 亦作“ 巖厓 ”。亦作“岩崖”。山崖。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夫迷山之客,迟遥响於巖崖;穷海之宾,望孤烟於岛屿。”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宋》:“﹝ 雍巘 ﹞善山水,作岩崖枯木云气,画墨梅尤佳。”

  2. 形容性格孤高。

    元 汤式 《风入松·题马氏吴山景卷》曲:“但得仪容淡冶,何妨骨格巖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巖厓”。亦作“岩崖”。

⒉ 山崖。

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夫迷山之客,迟遥响於巖崖;穷海之宾,望孤烟於岛屿。”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宋》:“﹝雍巘﹞善山水,作岩崖枯木云气,画墨梅尤佳。”

⒊ 形容性格孤高。

元汤式《风入松·题马氏吴山景卷》曲:“但得仪容淡冶,何妨骨格巖厓。”

岩崖的网络释义

岩崖

  • 岩崖是一个词语,读音是yán yá,解释为山崖。
  • 岩崖造句

    记者看到,岩崖呈南北方向,西向珠江出海方向,上有疏密不一海浪冲击的水蚀痕迹。
    常驰马腰弓,往还大行道,日百余里,一日遇一年少,鞭骏骡,负二巨囊,吾利其资,顾左右皆岩崖万仞,而日渐曛黑,遂力排之,堕于崖下。
    旋即,岩兽对着众人,一掌拍去,一道巨掌,从天而降,空间为其破碎,此刻,岩崖的众人面面厮觑,对视一眼,也扑拥上前,与各个势力的能皇,能王交战在一起。
    在耸立如壁的岩崖脚下,哦,海浪!
    黄河西岸的红砂岩崖壁上,即为著名的福寿山石刻。
    午后,海风温和,它如耳语般地告诉我们,无论是白垩岩崖还是英吉利海峡,无论是小镇多佛尔还是古老的城堡,昔日的辉煌和荣耀都如浮云般聚聚散散。
    层层的岩崖一片片往西方疾降式地深邃而走,石壁裂缝的边角也都被水的行驶强摘和饮蚀。
    在大多数情形中,潮水抵达岸边的岩崖,每天两次,但为时很短。
    站在岩崖上,俯瞰墨西哥湾的海滨平原,只见帕伦克逐渐隐没在墨西哥契亚帕斯省汤布拉山麓浓密的热带森林中。
    我们最后到达了靠近峰顶的一块突出的岩崖。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325
    笔画: 8
    五笔: M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MR
    四角: 22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2) 同本义

    嵌岩窦穴。——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岩峭壁。——宋· 沈括《梦溪笔谈》

    植土龛岩。

    (3) 又如:岩电(山崖间的闪电);岩阿(山崖旁边凹下的地方);岩徼(山崖边远的地方);岩下(山崖之下);岩饰(岩壁上的雕饰)

    (4) 山峰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高山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鲍照《登庐山诗》

    (6) 又如:岩岫(山崖峰峦);岩隈(深山曲折处)

    (7) 石穴,石窟 。如:岩栖(居住在岩穴中。指隐居);岩穴隐相(隐居在深山野林里的高人);岩房(石房);岩窟(山洞)

    (8) 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形容词

    (1) 高险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岩邑(险要的城邑);岩墙(高而危险的墙)

    英文翻译

    cliff; rocks; mou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m4
    ◎ 客家话:[梅县腔] ngam1 ngam2 [宝安腔] ng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ab5 ngam2 [东莞腔] ngam2 [客英字典] ngam2 [台湾四县腔] ngam2 [沙头角腔] ngam2 [海陆丰腔] ng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七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銜平聲開口二等ŋamngram/ngeam
    [ya]
    部首: 325
    笔画: 11
    五笔: MDF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UMGG
    四角: 22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厓( )声。本义:岸;水边)

    (2) 同本义

    崖,高边也。——《说文》

    崖,岸。高边也。…此云高边,崖则水之边而峭高者也。——《说文句读》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望厓洒而高岸。——《尔雅·释丘》。按:“厓之峻而高者,岸也,即岸也。”

    伯有廷劳于黄崖。——《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庄子·秋水》

    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庄子·山水》

    穹崖巨谷。——宋· 沈括《梦溪笔谈》

    蹑履登崖。——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石崖侧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四眺重崖,皆悬绝无径,而西崖尤为峻峭。——《徐霞客游记》

    (3) 又如:崖谷(悬崖深谷);崖口(山崖间的豁口);崖垠(山崖的边际);崖畔(山崖边);崖岭(高崖峻岭);崖穴(山洞)

    (4) 泛指事物的边际;界域 。如:崖际(边际)

    形容词

    言人性格孤高 。如:崖异(乖异。指人性情、言行不合常理);崖然(傲岸矜持的样子)

    英文翻译

    cliff, precipice; precipitous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i4
    ◎ 客家话:[东莞腔] ngai2 [梅县腔] ngai2 [海陆丰腔] ngai2 na2 [客语拼音字汇] ngai2 [宝安腔] ngai2 [客英字典] ngai2 [台湾四县腔] ngai2 na2
    ◎ 潮州话:ng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魚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ngie/ngyeŋ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