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哨

gǎng shào [gang shao]
繁体 崗哨
注音 ㄍㄤˇ ㄕ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岗哨 gǎngshào

(1) 站岗放哨的处所

前边有一处岗哨
lookout post

(2) 站岗放哨的人

增派岗哨
sentry

词语解释

  1. 站岗放哨的处所。亦指站岗放哨的人。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敌人的岗哨盘查她,她说得头头是道,装得维妙维肖,敌人的岗哨就半信半疑地将她放过去了。” 浩然 《艳阳天》第二章:“村庄冒起炊烟,村头有庄稼人来往,周围的山头上,再不见敌人的岗哨了。”

引证解释

⒈ 站岗放哨的处所。亦指站岗放哨的人。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敌人的岗哨盘查她,她说得头头是道,装得维妙维肖,敌人的岗哨就半信半疑地将她放过去了。”
浩然《艳阳天》第二章:“村庄冒起炊烟,村头有庄稼人来往,周围的山头上,再不见敌人的岗哨了。”

岗哨的国语词典

站岗放哨的地方。

如:「到岗哨那儿就可以找到他。」

岗哨的网络释义

岗哨

  • 岗哨是汉语词汇,拼音gǎng shào,解释为站岗放哨的处所,一般建立在山岗上,目视范围广阔而无遮挡,利用金属骨物木材等制成的能吹响的器物传递信息,后引申为人造及自然的哨所。
  • 岗哨造句

    军营四周,佈满岗哨,防备之周密,几乎水泄不通。
    山上密布着敌人的岗哨。
    穿过重重阻拦和岗哨。
    他大模大样地向敌人的岗哨走去,卫兵看他那架势,问也不问就让他过去了。
    这块石头简直是个天造地设的望台,在这里安个岗哨再合适也没有了。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时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在那道拐弯处是官军设置的一个警戒哨,原本只是起到一个为主阵地警戒争取时间的岗哨,两支快枪便将一个百十人的步队压制在山道上动弹不得。
    在多年的战斗带给自己的第六感指引下,阿瑞里安也来到各处的关键岗哨开始了查哨工作。
    唯一不同的是,在那些田陌之间,几乎每隔一千五百步,就有着一个青石铸就的岗哨。
    远处的半山腰处有两个岗哨亭子,远远望去,负责巡弋的兵丁像小虫一般缓缓移动。
    我把良心看作是一个人心灵中的卫兵,社会为要存在下去制订出的一套礼规全靠它来监督执行。良心是我们每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那里有个上了年纪的岗哨,也是行伍出身,留着一副老特威迪那样的大口髭,倚着一杆长矛枪,穿过有遮篷的街道而行。
    这块石头简直是个天造地设的望台,在这里安个岗哨再合适不过了。
    为此日军不断在山海关东罗城、东关校场等地建设营房、构筑工事、设置岗哨,与中国驻军呈犬牙交错之势,并严密监视中国军队的军事行动。
    握紧钢枪,烦恼光光;穿上迷彩,快乐一百;踏进军营,忧愁无形;站上岗哨,开心围绕;身着军装,前程辉煌。祝:参军快乐!
    刘府之外,灵霜跟往常一样正挽着一个竹篮出去买菜,路经一处岗哨,顺便向哨口的两个卫兵笑了下,两位大哥辛苦了。
    沿途所见,长安的交通要点均有唐兵驻守,戒备森严,一切井然有条,愈接近皇城,巡弋卫兵更是随处可遇,岗哨林立。
    岗哨炮伤害增强设备改装件加成已应用。
    峡谷的上方设有岗哨,整个城市的上空也有大量的人鱼守卫,游来游去,来回巡弋,防止有人潜入。
    因此,曾具体规定了会议、下操的时间,取消平时的岗哨。

    汉字详情

    gǎng,gāng [gang,gang]
    部首: 325
    笔画: 7
    五笔: MM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BK
    四角: 22227

    详细解释

    gāng

    名词

    (1) 同“岡”。山脊,山岭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晋· 左思《咏史》之五

    (2) 另见 gǎng;gàng

    gǎng

    名词

    (1) (形声。从山,冈声。本义:岗位,哨位)

    (2) 同 本 义 。如:门岗;站岗;岗舍(为站岗放哨而设的房子);岗棚(临时搭建以供站岗放哨用的棚子)

    (3) 土石坡儿 。如:黄土岗儿。亦指平面上凸起的长道。如:胸口上肿起一道岗子

    (4) 另见 gāng;gàng

    gàng

    副词

    (1) 〈方〉∶非常;极 。如:岗尖(形容极满;超出一般;极好)

    (2) 另见 gāng;gǎng

    英文翻译

    post;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1

    宋本广韵

    shào [shao]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IEG
    五行:
    仓颉: RFB
    四角: 69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肖声。本义:口小不能容的,一说口歪不正的)

    (2) 同本义

    哨,不容也。——《说文》

    哨,口不容也。——《韵会》引《说文》

    某有枉矢哨壶。——礼记·投壶》

    (3) 又如:哨壶(口不正的壶)

    (4) 细狭尖锐

    哨,小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大匈哨后。——马融《广成颂》

    (5) 又如:哨棒(行路防身的长木棍);哨腿(长腿。指高个子)

    动词

    (1) 巡逻

    质明,避哨竹林中。——《 指南录 后序》

    (2) 又如:哨口(巡逻了望的关卡、岗哨);哨船(在江中巡逻警戒的小兵船);哨骑(巡逻骑的马)

    (3) 侦察

    男亲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三国演义》

    (4) 又如:哨路(探路);哨见(探见);哨军(侦察巡逻的士兵)

    (5) 设岗放哨 。如:哨线(警戒线)

    (6) 撮口或用哨子发出响声

    张顺略哨一声,只见江上渔船撑扰来到岸边。—— 施耐庵《水浒传》

    (7) 又如:哨聚(召集,聚集)

    (8) 吹;喷

    阴风飒飒,是神兵口内哨来烟;黑雾漫漫,是鬼祟暗中喷出气。——《西游记》

    (9) 叫;鸟叫

    行者又嚎, 沙弥又哨,你须不夺人之好。—— 元· 王实甫《西厢记》

    (10) 逗弄;哄弄 。如:哨哄(逗弄)

    名词

    (1) 岗哨,站岗放哨的地方 。如:哨卡;哨位;哨所;哨岗;哨官(管理一哨的武官);哨楼

    (2) 一队人马。古代军事术语。泛称战阵的两翼或军队的一支、一队

    宋江传令 李俊等领水兵六百,分为两哨。—— 施耐庵《水浒传》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明永乐时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为五军。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

    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哨兵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围场;猎场区 。如:哨鹿(打猎时吹哨以引鹿,因多在围场吹哨,故后亦称围场为哨鹿)

    (6) 哨子 。如:吹哨儿

    英文翻译

    whistle, blow whistle; chirp

    方言集汇

    ◎ 粤语:s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sau5 [台湾四县腔] sau5 seu1 ciau5 [客英字典] ciau5 siau1 [宝安腔] sau5 [海陆丰腔] sau5 seu1 ciau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sau4 seu1 seu4 [陆丰腔] siau5
    ◎ 潮州话:s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邀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sieusĭɛ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