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

shān hé [shan he]
注音 ㄕㄢ ㄏㄜ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山河 shānhé

(1)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mountains and rivers—the land of a country

词语解释

  1. 大山大河。多指自然形胜。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美哉乎 山 河 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寸,而思隔山河。” 唐 杜甫 《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叶剑英 《东北的七年》:“东北情形,好似个‘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已半非’。”

  2. 指江山,国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过 江 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 新亭 ,藉卉饮宴。 周侯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 唐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行军小曲》:“抗日战士向前进,嘿!反抗侵略保山河。”

引证解释

⒈ 大山大河。多指自然形胜。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寸,而思隔山河。”
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叶剑英《东北的七年》:“东北情形,好似个‘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已半非’。”

⒉ 指江山,国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清洪昇《长生殿·定情》:“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唐。”
太平天囯洪秀全《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行军小曲》:“抗日战士向前进,嘿!反抗侵略保山河。”

山河的国语词典

山与河,指自然的地形。

山河的网络释义

山河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师)

  • 山河,现任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键盘、声乐讲师。在过去的日子里,任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及青年键盘交响乐团的常务指挥。同时,在现代音乐系担任通俗唱法的教学。妻子是主持人、舞蹈制作人、评委扬扬。
  • 山河 (汉语词语)

  • 山河,指大山大河,自然景胜,疆,国土。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 山河的翻译

    英语: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whole country
    德语: Berg und Flüsse
    法语: montagnes et rivières, l'ensemble du pays

    山河造句

    文天祥在就义前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
    川蜀表里山河,成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气象万千。
    这首诗歌里充满了诗人报国无门的痛苦,和眼见山河日益沦丧的悲伤。
    毛主席的诗词有气吞山河之势。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以气吞山河之势,直下江南。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他这个脾气是改不了了。
    其所历之山河,必低徊于折戟沉沙的处所。
    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
    山河壮丽,英雄辈出,这里孕育出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林县人民劈山引水的精神,气壮山河,感天动地。
    这首诗歌抒写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
    蛙人部队操练时,吼声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他的这首词,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把作者气吞山河,壮志凌云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的锦绣山河而献出生命。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的气概。
    清朝末年我国山河破碎,千疮百孔。
    七七事变后,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者铁蹄的蹂躏。

    汉字详情

    shān [shan]
    部首: 325
    笔画: 3
    五笔: MMM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
    [he]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S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NR
    四角: 31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 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4)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河出伏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鸡翼城河面。——《广东军务记》

    沿河施放。

    (5) 又如:河次(河边);河浒(河边;河畔);河畔(河滨);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陆地)

    (6) 天河,银河

    秋河曙耿耿。——谢元晖《诗》。注:“天汉也。”

    (7) 又如:河星(银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银河)

    (8) 指河洲,河滨 。如: 河津(河边的渡口);河澳(河边弯曲的地面);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濆(河边,沿河的高地)

    (9) 指河伯 。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10) 指河图 。如:河纪(指河图)

    英文翻译

    river; stream; yellow r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4
    ◎ 客家话:[东莞腔] ho2 [陆丰腔] ho3 [梅县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客英字典] ho2 [宝安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ho2 [沙头角腔] ho2 [海陆丰腔] ho2
    ◎ 潮州话: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歌平聲開口一等ɣɑg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