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

shān bēng [ shan beng]
注音 ㄕㄢ ㄅㄥ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悬崖、陡坡上岩石和砂土突然破裂、崩落的现象。

词语解释

  1. 悬崖、陡坡上岩石和砂土突然破裂、崩落的现象。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夫日食由乎交分,山崩起於朽壤。”《宋书·五行志五》:“ 元康 四年三月, 蜀郡 山崩杀人。”参见“ 山崩川竭 ”。

引证解释

⒈ 悬崖、陡坡上岩石和砂土突然破裂、崩落的现象。参见“山崩川竭”。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日食由乎交分,山崩起於朽壤。”
《宋书·五行志五》:“元康四年三月, 蜀郡山崩杀人。”

山崩的国语词典

山坡上的岩块、岩屑、土壤,甚至露出的岩层,因结构松动并受重力吸引,使其下滑力超过摩擦阻力,而向下坡快速崩落的现象。

山崩的网络释义

山崩 (自然现象)

  • 山崩,是山坡上的岩石、土壤快速、瞬间滑落的现象。泛指组成坡地的物质,受到重力吸引,而产生向下坡移动现象。暴雨、洪水或地震可以引起山崩。人为活动,例如伐木和破坏植被,路边陡峭的开凿,或漏水的管道也能够引起山崩。有些山崩现象不是地震引发的,而是由于山石剥落受重力作用产生的。在雨后山石受润滑的情况下,也能引发山崩;而由于山崩,大地也会震动起地震。
  • 山崩的翻译

    英语: landslide, landslip
    德语: Erdrutsch (Geol)​
    法语: glissement de terrain

    山崩造句

    那场山崩地裂的灾难,令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人都刻骨铭心。
    仗打了一整天,枪炮声、喊杀声震得山崩地裂。
    地震了,到处都山崩地裂。
    飞机在空中爆炸的时候,传来山崩地裂的巨响。
    地震开始了,到处地裂山崩,人们惊恐万状。
    当海潮奔腾涌来时,有如山崩地裂似的壮观气势叫人惊叹不已。
    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火箭升空了。
    炸药被引爆了,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
    山崩川竭,冰碎瓦裂的场面,那噩梦,那梦的巧合,会让人变得心力憔悴,慌不择路?那时候一场梦魇,也竟会让这世界变得不再美好。
    爱心是对幼者无怨无悔的教化,虽愚钝无知而不舍;爱心是对爱人无我无私的忠贞,任山崩海枯而不绝;爱心是对长辈无日无夜的关怀,虽贫病交加而不弃;爱心是对祖国无边无际的眷恋,任颠沛流离而不忘。
    袁极赶紧跑过来,这时齐国远脸色严肃的看着他,双眼突然亮如繁星,一股海啸山崩般的气势扑面而来,压得袁极喘不过气来。
    练成之后探手摘星吞月,俯手地裂山崩,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从今而后,山崩水竭,你我不离不弃!
    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
    世上有一种情最伟大,就算斗转星移、海枯石烂也不动摇,这便是亲情;世上有一种爱最无私,就算天昏地暗山崩地裂也不改变,这便是父母之爱。
    有一种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品质叫坚强;有一种被众人误解却据理力争的勇气叫坚强;有一种家徒四壁但悠然自得的闲情叫坚强。
    山崩地陷的威力使人目为之眩,我一只手紧紧抓住石壁,另一只手抱住叶亦心的尸体,不敢稍动,惟恐也随着身后崩塌的山体落下鬼洞之中。
    风云冷我知道你天生神力,但是你究竟有多大的神力,敢这般吹嘘,还很难掌握?难道你的力道大到了传说中,啸则风云变色,动则地裂山崩的境界?
    感受到周围凝固的空气,雷鸣脸色也逐渐凝固,虽然面无表情,可心里却怕极了,毕竟这老头可是渡劫者,那种境界的强者,举手投足都能山崩地裂。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泰山崩前而不动”的坚定心态;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标准;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坚持自我。

    汉字详情

    shān [shan]
    部首: 325
    笔画: 3
    五笔: MMM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
    bēng [beng]
    部首: 325
    笔画: 11
    五笔: ME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UBB
    四角: 22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2) 同本义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断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陨(塌陷);崩损(崩塌损坏);崩坠(倒塌坠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7)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溃;垮台;败坏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9) 又如:崩阙(败坏);崩动(煽动败坏)

    (10) 破裂,迸裂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谈崩了;崩裂(物体突然破裂);崩云(破裂的云彩);把气球吹崩了

    (12) 炸伤;枪毙 。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妇科“崩症”

    英文翻译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方言集汇

    ◎ 粤语:ba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en1 [陆丰腔] ben1 [梅县腔] ben1 [海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东莞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宝安腔]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滕登開平聲開口一等pəŋp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