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

shān kǒu [ shan kou]
注音 ㄕㄢ ㄎㄡ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山口 shānkǒu

(1) 连绵的山岭中间的较低处

唐古拉山口
mountain gap;mountain pass

词语解释

  1. 山与山交会的隘口。

    唐 岑参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诗:“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我就依他説的穿过两个村子,寻着山口上来,果然这山岗上有个小村。” 萧乾 《万里赶年》:“ 新疆 有雪山,天一放晴,有山口子的地方必然有山洪奔下来。”

  2. 山中洞口。

    唐 王维 《桃源行》:“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3. 琵琶、三弦之类乐器上端架弦处。箫管的吹窍也称“山口”。

引证解释

⒈ 山与山交会的隘口。

唐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诗:“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我就依他説的穿过两个村子,寻着山口上来,果然这山岗上有个小村。”
萧乾《万里赶年》:“新疆有雪山,天一放晴,有山口子的地方必然有山洪奔下来。”

⒉ 山中洞口。

唐王维《桃源行》:“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⒊ 琵琶、三弦之类乐器上端架弦处。箫管的吹窍也称“山口”。

山口的国语词典

两山间交会的隘口。

山口的网络释义

山口 (词语释义)

  • 山口,拼音shān kǒu,指高大山脊的相对低凹部分。如青海、西藏两省的天然分界线——唐古拉山口,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山口之一。
  • 山口的翻译

    英语: Yamaguchi (Japanese surname and place name)​, Yamaguchi prefecture in southwest of Japan's main island Honshū
    德语: Pass (S, Geo)​
    法语: col de montagne

    山口造句

    穿过山口,我们就看到了一马平川、绿油油的大草原。
    两军在山口相遇,犹如两鼠斗穴,战斗非常激烈。
    夕阳似乎陡然从地平线上断裂了,无声无息地消失,对面山口上,只残留着一条血红。
    军队在五华山口驻扎下来了。
    八路军扼守在山口上,敌人多次进攻,都无法攻下来,只好退走了。
    等我军控制了全部制高点和山口,敌人就成了瓮中之鳖。
    夕阳似乎陡然在地平线上断裂了,无声无息地消失,对面山口上,只残留着一道血红。
    当初来的时候,教育局的车把他送到山口,乡上早有人迎候。
    马爬犁一出西山口,展现在眼前的草溏沟早已变成了一片大冰湖,冰面上裂开了一道道拇指宽的冰口子,清澈的水还有似云又似烟的雾,翻着花打着滚从冰口子里钻出来。
    相传,古时太原盆地为一大湖泊,为了排除常年洪水的灾害,夏禹曾带人在太岳、吕梁两山间雍塞狭窄之处,开凿山口,将汾水导入黄河。
    水库工程由围坝、二级湖堤、山口隔堤、进出湖闸等组成。
    境内大黄山异峰突起,与十五里山口南北对峙,重峦叠嶂,关隘道狭。
    峰崖交接处为山口,前有扇子崖庙,殿西有地母宫,再西为太阳庙。
    郝家楼铁矿赋存于新元古代震旦纪蓬莱群豹山口组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
    利用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泥石流在出山口后的运动和堆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危险性分区,创建了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和危险性分区的新方法。
    山口一夫把失利的怨气迁怒于人。
    在江湖上横扫黑山口天彪天天豹,断骨老学究,血战章世英,并与柳真人四大高手决战。
    前不久,清军分二路进至墙子岭、青山口,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战败而死,中官郑希诏逃走。
    陈一生心中燃烧着怒火,天书国人家好歹还是明面上和自己的一方斗,即使暗中下手也冲着事主来,哪儿像天照国山口组这种卑鄙下流的手段都能使用出来。
    山口的风巨龙般怒吼着,向所能触及的一切渲泄它疯狂的力量,雪团像冰坨子一样兜头砸下来,把人砸得踉踉跄跄。几棵高大的落叶松,凄厉地摇摆着它们模模糊糊的枝干,仿佛在风雪的淫威下胆怯地诉说着它们的不幸。

    汉字详情

    shān [shan]
    部首: 325
    笔画: 3
    五笔: MMM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