屦舃

jù xì [ju xi]
繁体 屨舃
注音 ㄐㄨˋ ㄒ一ˋ

词语释义

1.亦作"屦舄"。 2.泛指鞋。

词语解释

  1. 亦作“ 屨舄 ”。泛指鞋。

    《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屨” 汉 郑玄 注:“凡屨舃,各象其裳之色。”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不佩剑,不脱屨舃。”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屨舄”。泛指鞋。

《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屨” 汉郑玄注:“凡屨舃,各象其裳之色。”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不佩剑,不脱屨舃。”

屦舃的网络释义

屦舃

  • 屦舃,读音是jù xì,汉语词语,泛指鞋。
  • 汉字详情

    [ju]
    部首: 327
    笔画: 15
    五笔: NTOV
    五行:
    仓颉: SHOV
    四角: 772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履(鞋子)省,娄声。本义: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同本义。后泛指鞋

    屦,履也。——《说文》。段注:“今时所谓履者,自 汉以前皆名屦。”

    掌王及后之服屦。——《周礼·屦人》

    共其资粮屝屦。——《左传·僖公四年》。疏:“丝作之曰履,麻作之曰屝,粗者谓之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

    (2) 又如:屦贱踊贵(因受刖刑而断足的人多,鞋没有了,售价低贱;然而购踊(假脚)的人多,踊价一时暴涨);屦人(周礼官名。天官之属,掌管王与后的衣服鞋屦);屦及剑及(比喻行动坚决迅速,急起直追);屦缕(织屦缉马)

    动词

    (1) 践踏

    身屦典军。——《史记·季布栾布传》

    屦般首,带修蛇。(般首:指虎一类猛兽。)——扬雄《羽猎赋》

    (2) 又如:屦企(踮脚而望);屦校(带上脚镣。校:铐足的刑具)

    英文翻译

    straw sandals; tread on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

    [xi]
    部首: 609
    笔画: 12
    五笔: VGNO
    仓颉: HXYF
    四角: 77327

    英文翻译

    a shoe; the sole of a shoe; magpie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