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

zhǎn juǎn [ zhan juan]
注音 ㄓㄢˇ ㄐㄨㄢˋ

词语释义

展卷 zhǎnjuǎn

(1) 张开和合拢

close and open

展卷 zhǎnjuàn

(1) 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展卷诵读
open book

词语解释

  1. 指展开卷状物。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五:“晚荷犹展卷,早蝉遽萧嘹。”

  2. 开卷。指展开书卷或画卷。

    宋 陆游 《初寒在告有感》诗:“数櫺留得西窗日,更取丹经展卷看。” 清 黄鷟来 《题毛闇斋采芝图》诗:“凤羽岂终晦,展卷心悠然。”《花月痕》第十四回:“雨槛弄花,风窗展卷,遵养时晦,与古为徒。”

引证解释

⒈ 指展开卷状物。

唐元稹《遣兴诗》之五:“晚荷犹展卷,早蝉遽萧嘹。”

⒉ 开卷。指展开书卷或画卷。

宋陆游《初寒在告有感》诗:“数櫺留得西窗日,更取丹经展卷看。”
清黄鷟来《题毛闇斋采芝图》诗:“凤羽岂终晦,展卷心悠然。”
《花月痕》第十四回:“雨槛弄花,风窗展卷,遵养时晦,与古为徒。”

展卷的国语词典

开卷。

展卷的网络释义

展卷

  • 展卷是汉语词语,是指展开卷状物。
  • 汉字详情

    zhǎn [zhan]
    部首: 327
    笔画: 10
    五笔: NAE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TV
    四角: 7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假卧的人形。从尸,与人体动作有关。本义:转动)

    (2) 同本义

    展,转也。——《说文》

    展,转,反侧也。——《广雅》

    展转伏枕。——《韩诗泽陂》

    忧心展转。——《楚辞·惜贤》

    展眼已是夏末秋初。——《红楼梦》

    (3) 又如:展动(翻动);展轮(转轮。多指启程出行);展思(展转思念)

    (4) 舒展;伸展

    侈必展。——《国语·晋语》

    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庄子·盗跖》

    (5) 又如:展放(舒展);展眉舒眼(眼、眉舒展开来。形容称心如意而高兴的样子);展舒(舒展);展怀(舒怀,开怀)

    (6) 张开;展现或进入视野

    破笼展翅当远去。——柳宗元《鹧鸪词》

    (7) 又如:展卷(展开卷状物);展目(犹放眼);展阅(展读,观览);展诵(开卷诵读);展拓(开辟,扩充)展见(展现);展陈(显示、呈现)

    (8) 延长;放宽

    令冬月益展一月,卒吾事矣。——《史记·王温鉥列传》

    (9) 又如:展赈(指延长赈济的日期);展延(延展);展日(延期)

    (10) 扩大,扩展 。如:展业(谓扩充发展产业);开疆展土;那块荒地已展到七八亩

    (11) 陈述;申述

    天子非展义不巡守。——《左传》

    (12) 又如:话已跟大家展直了;展谢(致谢,陈谢);展仪(申其礼仪)

    (13) 施展,发挥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骥:千里马)——明· 罗贯中《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14) 又如:展爪(施展手段);展施(施展发挥)

    (15) 陈列;展览

    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展车马。——《左传·成公十六年》

    敢展谢其不恭。——《左传·哀公二十年》。注:“展,陈也。”

    贡之机密,展之力用。——《后汉书·边让传》

    (16) 又如:展品

    (17) 省视;视察

    大祭祀,展牺牲。——《周礼》

    (18) 又如:展省(省视、看);展墓(省视坟墓)

    (19) 瞻仰

    展先人之墓,宁祖母于堂。——宋· 王安石《上徐兵部书》

    (20) 又如:展拜(拜谒,行跪拜之礼);展奉(敬辞。看望侍奉);展脚伸腰(下拜);展敬(祭拜;省侯致敬)

    (21) 演奏

    引江总以下,展乐赋诗。——《陈书》

    (22) 又如:展乐(奏乐);展玩(玩赏)

    (23) 揩抹

    将宝瓶抬出,放在三层门外,展得干净。——《西游记》

    (24) 又如:展灰(抹去灰尘)

    (25) 眨 。如:展眼(眨眼;转眼。形容刹那时间)

    形容词

    诚实

    展矣君子。——《诗·邶风·雄雉》

    副词

    诚然;确实

    諓如之人兮,邦之媛也。(真像这个人啊,才是一国的女人呢。)——《诗·慵风·君子偕老》

    英文翻译

    open, unfold; stretch, extend

    方言集汇

    ◎ 粤语:zin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en3 [东莞腔] zen3 [梅县腔] zhan3 [宝安腔] zen3 [沙头角腔] zien3 [台湾四县腔] zan3 zen3 dien3 [客语拼音字汇] dian3 jian3 zan3 [海陆丰腔] zhan3 di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知演仙B開上聲開口三等仙Bţĭɛntrienx/tyeen
    juàn,juǎn [juan]
    部首: 230
    笔画: 8
    五笔: UDBB
    姓名学:
    仓颉: FQSU
    四角: 90712

    详细解释

    juǎn

    动词

    (1) (形声。从卩(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 juàn)声。( quǎn)本义:膝曲)

    (2) 把物弯转成圆筒形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 阿》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卷,屈也。”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卷甲而藏之。——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卷舒(裹卷和舒展);卷帐(新郎在女家结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卷坐(轿舆不调头,向后退称卷坐);卷戏(过去河南地方剧种之一,今已绝迹)

    (4) 席卷

    卷石底以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北风卷地白草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又如:卷地(从地面席卷而过,形容气势浩大);卷包(犹言席卷);卷篷(风卷飞篷)

    (6) 用手握住筒状物向一端滑动 。如:卷袖子;卷裤腿

    名词

    (1) 成圆筒形或球形的东西 。如:胶卷;花卷;行李卷

    (2) 通“衮”。衮服。古代贵族画卷龙图案的礼服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礼记·王制》

    天子卷冕北面。——《礼记·祭义》

    量词

    (1) 把纱、线或电影胶片、磁带等绕满一个轴时所需要的量 。如:几卷电影片

    (2) 通常指一小捆或小簇东西 。如:一卷钞票

    动词

    (1) 〈方〉∶骂 。如:卷骂(大骂)

    (2) 断绝

    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史记》

    (3) 犹聚

    舞《云门》、《大卷》。——《周礼》。贾公彦疏:“卷者,卷聚之义,即族类也。”

    (4) 隐藏 。如:卷怀(收藏;有隐退不仕之意);卷迹(敛迹;退隐)

    (5) 另见 juàn

    juàn

    名词

    (1) 古指书的卷轴,今为书籍的通称 。如:卷帙(指书。可舒卷的叫卷,编次的叫帙);卷末(书卷的末尾);卷次(卷第。书籍按卷分的次序);卷尾(书籍字画的末尾处)

    (2) 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卷卷有爷名。

    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上卷;下卷;第三卷

    (4) 试卷

    呈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试卷;答卷;交卷;卷摺(科举考试的卷子);卷头(考卷的封面);卷牍(文件)

    (6) 档案  如:查卷;卷面(卷宗的封面)

    (7) 裱好并带轴的书画等

    东坡右手执卷。—— 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

    各隐卷底衣褶中。

    (8) 又如:画卷;书卷

    (9) 另见 juǎn

    英文翻译

    scroll; curl; make a comeback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2 gyun3 k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3 [东莞腔] gen3 [梅县腔] kian3 [宝安腔] gen3 [陆丰腔] kian5
    ◎ 潮州话:geng2 (旧时:kńg) guang2 (kúang)「潮州」guêng2 (kú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員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gʰĭwɛngyen/g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