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瘠

wāng jí [ wang ji]
注音 ㄨㄤ ㄐ一ˊ

词语释义

1.亦作"尩瘠"。 2.瘦弱。

词语解释

  1. 亦作“尩瘠”。瘦弱。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乘 本尩瘠,既尔之后,遂以力闻,官至无难监。”《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丁丑, 重威 开门出降,城中馁死者什七八,存者皆尩瘠无人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邵廷铨》:“公子半月以来饮食消减,日近尩瘠,诵读皆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尩瘠”。瘦弱。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乘本尩瘠,既尔之后,遂以力闻,官至无难监。”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丁丑, 重威开门出降,城中馁死者什七八,存者皆尩瘠无人状。”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邵廷铨》:“公子半月以来饮食消减,日近尩瘠,诵读皆輟。”

尪瘠的网络释义

尪瘠

  • 亦作“尩瘠”。(尩wāng: 同“尪”。)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乘 本尩瘠,既尔之后,遂以力闻,官至无难监。”
  • 汉字详情

    wāng [wang]
    部首: 342
    笔画: 7
    五笔: DNGD
    仓颉: KUMG
    四角: 4101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骨胳弯曲不正。亦指有这种残疾的人 。如:尪伛(佝偻。指树身弯曲);尪尪(行不正)

    (2) 孱弱;瘦弱 。如:尪陋(瘦弱丑陋);尪弱(瘦弱;衰弱);尪悴(瘦弱憔悴);尪纤(瘦小);尪顿(衰病困顿;衰病困顿之身);尪老(老弱)

    英文翻译

    l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1
    ◎ 客家话:[梅县腔] wong1 [台湾四县腔] wong1 [客英字典] vong1 [海陆丰腔] w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光唐合平聲合口一等quang/uangʔuɑŋ
    [ji]
    部首: 513
    笔画: 15
    五笔: UIWE
    五行:
    仓颉: KFCB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脊声。本义:身体瘦弱)

    (2) 同本义。或作“膌”

    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左传·昭公十三年》

    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韩非子·内储说上》

    长短丰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老年如脊牛。——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 又如:瘠弱(瘦弱;衰弱);瘠疲(瘦弱疲惫);瘠色(容貌忧戚憔悴);瘠牛偾豚(瘦瘠的牛仆倒在小猪身上,小猪必死。比喻无德的大国权势虽衰,欺凌羸弱的小国,小国也会灭亡)

    (4) 贫困

    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三国志·陆逊传》

    (5) 又如:瘠馁(贫困饥饿);瘠贫(贫困);瘠亡(贫穷衰亡)

    (6) 瘠薄,不肥沃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张衡《西京赋》

    (7) 又如:瘠土(瘠地。贫瘠不肥沃的土地);瘠田(瘠薄而不肥沃的田地);瘠卤(盐碱地。贫瘠的土地);瘠硗(多石不肥沃的土地);瘠壤(瘠土)

    (8) 菲薄;简约

    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荀子·礼论》

    (9) 又如:瘠墨(俭约,刻薄。因墨家尚俭、薄葬,故有此称)

    名词

    (1) 疾疫 。如:瘠瘵(因患病而瘦弱)

    (2) 腐肉;腐烂的尸体

    稼亡三分之一,而非有故盖积也,则道有损瘠矣。——《管子》。王念孙杂志:“损当为捐。”

    动词

    损削;使之贫弱 。如:瘠气(损削元气);瘠色(损其容貌)

    英文翻译

    thin, emaciated; barren

    方言集汇

    ◎ 粤语:zi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t7 [客语拼音字汇] jid5 [台湾四县腔] zit7 [客英字典] zit7 [梅县腔] zit7 [宝安腔] z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秦昔昔開入聲開口三等ziek/dziekdzʰ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