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俗

chén sú [ chen su]
繁体 塵俗
注音 ㄔㄣˊ ㄙㄨ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尘俗 chénsú

(1) 流俗

一扫文坛尘俗
worldly

(2) 尘世

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
the world;vulgar world

词语解释

  1. 犹尘世,人间。

    《晋书·隐逸传·索袭》:“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 唐 杜荀鹤 《题开元寺门閤》诗:“唯有禪居离尘俗,了无荣辱挂心头。”《老残游记》第九回:“ 子平 道:‘尘俗身体,断不敢在此下榻。’”

  2. 世俗。指日常的礼法习惯等。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时司徒 袁粲 有高世之度,脱落尘俗。” 唐 王勃 《绵州北亭群公宴序》:“志不屈於王侯,身不絶於尘俗。”

  3. 犹言庸俗。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同尘俗人处,他一样的尘俗;同高雅人处,他又一样的高雅。”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资产阶级会使工人白天困顿工作于污秽的工厂--晚间飨以尘俗的电影或酒铺。”

引证解释

⒈ 犹尘世,人间。

《晋书·隐逸传·索袭》:“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
唐杜荀鹤《题开元寺门閤》诗:“唯有禪居离尘俗,了无荣辱挂心头。”
《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道:‘尘俗身体,断不敢在此下榻。’”

⒉ 世俗。指日常的礼法习惯等。

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时司徒袁粲有高世之度,脱落尘俗。”
唐王勃《绵州北亭群公宴序》:“志不屈於王侯,身不絶於尘俗。”

⒊ 犹言庸俗。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同尘俗人处,他一样的尘俗;同高雅人处,他又一样的高雅。”
瞿秋白《赤都心史》四十:“资产阶级会使工人白天困顿工作于污秽的工厂--晚间飨以尘俗的电影或酒铺。”

尘俗的国语词典

凡尘俗世。指人间。

尘俗的网络释义

尘俗

  • 尘俗,汉语词汇。
  • 拼音:chén sú
  • 释义:1、犹尘世,人间。2、世俗。指日常的礼法习惯等。3、犹言庸俗
  • 尘俗造句

    我这山居,远离尘俗,可不像是世外桃源吗?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我喜欢剪刀,因为它从不心软,它能剪断一切凡尘俗事。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这些都是凡尘俗世常常发生的事。
    如果可以,来世,我愿做那经殿中暮鼓晨钟里的一曲梵音,不为聚散不定或悲或喜,不为离愁别绪茫然若失,不为生死棋局深深叹息,不被凡尘俗情所困。
    父亲常常教导我们,凡尘俗世当须时刻谨记“三莫惹”,即和尚莫惹,小孩莫惹,瞎子莫惹。
    面对不同人事,只要触及内心,总有新鲜而真实的情感在皮肤之下风生水起。我甚至可以矫情地说,每一场泪水的诞生都令我仿佛重生,尘俗中的冷漠龌龊总在这盐分过高的液体中尽数消融,丧失殆尽,仿佛经过圣浴。
    凡尘俗世,他们难逃两世情缘,他们每一次都因花结缘,命里纠葛,却是每一次都不得善果。
    逃离城市里的喧嚣,步入竹林深处泡温泉,一洗尘俗之气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享受。
    本来出家人很少会参与红尘俗世,但是洪大鹏一直治理武林,治理武林天下升平,处事公道,没有人不称赞佩服。
    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个别中蕴含的普遍性,细微事物反映出的大问题,一目了然之处包藏的玄机,以及红尘俗事中诗的意境。
    这几幅作品亦字亦画,如同一幅幅水墨,首尾一贯的是笃实而清朗的玄心,一股追求高洁精神而又自觉远离尘俗的精神扑面而来,古高而又清丽。
    小龙女冰肌雪肤,不沾尘俗,谢晓兰精致绝丽,似钟天地之秀,如春兰秋菊,各擅秋场,实在难分轩轾,在柔和的烛光之下,更是令人心醉。
    凡尘俗世中,总有许多不甘的心,会抱怨的无奇,日子的索然无味。于是灯红酒绿中,多了些买醉的身影,麻痹了的生不出诗情画意的风花雪月,曾经的被沧桑替代。
    远离城市里的喧嚣的环境,隐于竹林深处的温泉,让客人愉悦地一洗尘俗之气,这也是御水温泉获得游客和行业好评的秘器所在。
    无论用什么方法,彻底结束就好,那一刻,我只有这个念头,突然想通“依然是最高境界”,我却只是个尘俗凡夫——就算是他暴力过后施舍的温柔,我居然也为之心动,这样不可救药的我还能做什么?暗夜流光。
    放眼周身,所见的多是被尘俗驱使的芸芸众生,在物质世界中寻找涅槃的永恒。
    凡尘俗世,纷纷扰扰难以回避。让你生气的人请不要在意,让你快乐的人请记得珍惜,让你天天收到祝福的人,哈哈,请藏在心底,周末过的开心!
    漫步在镇上的青石板路上,时间也慢下了脚步,凡尘俗世的一切烦恼都不再有,仅一颗心自由飞翔。

    汉字详情

    chén [chen]
    部首: 338
    笔画: 6
    五笔: I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G
    四角: 9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2) 同本义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

    尘埃也。——《庄子·逍遥游》

    而游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

    朱尘筵些。——《楚辞·招魂》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渭城朝雨浥轻尘。——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又如:浮尘;降尘;灰尘(尘土);一尘不染;尘封(盖满灰尘);尘涓(尘埃与一滴水。比喻细微);尘芥(尘土与草芥。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尘沙(因风飞扬的灰沙)

    (4) 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春不得避风尘。——晁错《论贵粟疏》

    惊尘蔽天。——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尘陋(凡俗浅陋)

    (6) 尘世,人世间,俗间。又称:尘间;尘浊;尘市;尘域;尘堀;尘区;尘海 。如:红尘(旧称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尘凡(凡尘;尘世)

    (7) 踪迹;业迹 。如:步后尘;前尘(遗尘。从前的或从前经历的事)

    (8) 重量单位。十埃为“尘”

    (9) 姓

    动词

    (1) 蒙上灰尘,弄脏

    无将大车,祗自尘兮。——《诗·小雅·无将大车》

    (2) 又如:尘颜(尘容);尘黩(玷污);尘面(尘污的脸面);尘目

    谦词,有污尊目

    英文翻译

    dust, dirt, ashes, cinders

    方言集汇

    ◎ 粤语:ca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n2

    宋本广韵

    [su]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WW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COR
    四角: 282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谷( )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俗,习也。——《说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

    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

    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俗(习惯和风俗);民俗(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俗忌(一般习俗所忌讳的事);俗化(民俗教化)

    (4) 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时有沙门释惠林… 世祖命使还俗。——《宋书·徐堪之传》

    (5) 又如:俗计(尘世间的生计);俗缘(尘缘。指佛门信徒与世俗的人际关系);俗本(民间通行的版本);俗骨(尘世间人的资质或禀赋);俗界(凡界,尘界);俗纷(尘世的纷扰);俗声,俗喧(尘世的喧扰);俗间(世间,尘间)

    (6) 一般人;百姓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史记·管晏列传》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僧俗(僧尼和一般人);俗家(指一般人家。对出家人而言);俗姓(僧侣未出家前的姓氏);俗父(出家人称生父为俗父);俗众(群众,普通人);俗圣(凡庸人与圣人)

    形容词

    (1) 平凡;普通;一般

    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孔稚圭《北山移文》

    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史记·李斯列传》

    不论姚花与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宋· 韩琦《和袁陟节椎龙兴寺芍药》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汉书·贾谊传》

    (2) 又如:俗手(技艺、本领平庸的人);俗俚(不讲究礼仪;粗俗);俗嗒嗒(俗气,无聊);俗吏(没有深识远见的平庸官吏);俗材(平庸之人);俗句(平庸熟滥的诗句);俗师(浅薄凡庸的教师、术士);俗辈(平庸鄙俗一类人);俗劣(平庸鄙陋);俗手(技艺平庸的人);俗笔(平庸的笔法);俗调(平庸鄙俗的情调);俗主(平庸的君主)

    (3) 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拨乱属膏圣,俗儒安可通。——唐·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红楼梦》

    (4) 又如:鄙俗;俗不可耐;俗骨(庸俗的气质。别于仙骨而言);俗夫(俗人,俗士,鄙俗之人);俗陋(庸俗鄙陋);俗物(对世俗庸人的鄙称);俗眼(浅薄势利的世俗人的眼睛);俗野(庸俗粗野)

    (5) 世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6) 又如:俗家(世俗之家。也指僧人父母之家);俗流(世俗之辈);俗客(世俗的人);俗念(世俗的想法)

    (7) 通俗,流行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孙卿之言既,又因俗说而论之。——《汉书·刑法志》

    (8) 又如:通俗(俗话,通俗的谈话);俗读(一般人习惯的读音);俗书(通俗流行的书体或字)

    动词

    (1) 从其习俗

    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荀子》

    (2) 厌烦,腻味

    若就是这句话呢,我们姑娘在时,我也跟着听俗了。——《红楼梦》

    英文翻译

    social customs; vulgar, unrefined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东莞腔] suk8 [沙头角腔] siuk8 [海陆丰腔] siuk8 [梅县腔] siuk8 [台湾四县腔] siuk8 [客英字典] siuk8 [宝安腔] siuk8 [客语拼音字汇] sug6 xiug6 [陆丰腔] sh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似足入聲開口三等zĭwokzsyuk/szi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