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

xiǎo tí qín [ xiao ti qin]
注音 ㄒ一ㄠˇ ㄊ一ˊ ㄑ一ㄣ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小提琴 xiǎotíqín

(1) 有四根调成相距五度的琴弦的弓弦乐器,音域从中央C下的G到上面的第四个C或更高

violin

词语解释

  1. 提琴的一种,体积最小,发音最高。旧译作“梵哑铃”。

引证解释

⒈ 提琴的一种,体积最小,发音最高。旧译作“梵哑铃”。

小提琴的国语词典

乐器名。由早期的弓弦乐器发展而来的提琴。琴身主要部分是由一个木制的共鸣箱及一个长长的琴杆所构成。琴身正中央有四根弦,是小提琴的发声来源。由于其音色优美丰富,是理想的独奏乐器,亦适用于合奏。

小提琴的网络释义

小提琴

  • 小提琴(意大利文:Il violino)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
  • 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
  • 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
  • 小提琴的翻译

    英语: fiddle, violin
    德语: Violine, Geige (S)​
    法语: violon

    小提琴造句

    拉小提琴她不行,弹钢琴的话她可得心应手得很。
    他拉小提琴不过三年,但各种弓法已运用自如。
    他每天练习小提琴,经年累月,居然得了国际大奖。
    一阵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动人心弦。
    晓燕拿着刚买来的小提琴,爱不释手。
    小吴学会拉二胡后,板胡、小提琴也会拉了,真是一通百通。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这位著名小提琴家的演奏。
    张叔叔热爱音乐,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姐姐精彩的小提琴演奏,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听完他的小提琴演奏,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陈钢,以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王文杰表示愤怒和小提琴又快万美元卖出。
    他把他装小提琴的盒子放在一张床的床尾,那里可以避免被碰到。
    齐特族乐器品种不一,包括如风鸣琴、自动竖琴、小提琴、扬琴、日本古琴,以及击弦键琴、大键琴和钢琴。
    比如乐曲最初那声著名的长叹,由宽柔的提琴组群取代了二胡的凛冽,但昂扬小提琴吐露的辛酸同样令人心神悲恻。
    瓦萨天使造型,少女拉着小提琴演奏天籁之音,与鹿娃、雪屋、森林相互映衬。
    灯罩下的一只巨大的蝴蝶,被头顶的光吓得一惊,扑扑飞起,开始在夜晚的房间里盘旋。钢琴和小提琴的旋律依稀可闻,从楼下丝丝缕缕地升上来。
    小提琴的演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复杂劳动。
    五岛龙是宓多里的弟弟,青春逼人,除小提琴家的身份外,还是哈佛大学的物理系的高材生和空手道黑带高手。
    声音是一种由物体振动引发的物理现象,如小提琴的弦声等。

    汉字详情

    xiǎo [xiao]
    部首: 338
    笔画: 3
    五笔: IHT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C
    四角: 90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名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代词

    自称的谦词 。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动词

    轻视,小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英文翻译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3 [台湾四县腔] seu3 [梅县腔] siau3 [海陆丰腔] siau3 [沙头角腔] siau3 [客语拼音字汇] seu3 xiau3 [宝安腔] siau3 [陆丰腔] siau3 [东莞腔] s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私兆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sĭɛusieux/siev
    tí,dī [ti,di]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JG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AMO
    四角: 56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2) 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 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4) 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今又提一旅孤军。——宋· 岳飞《五岳祠盟记》

    (5) 又如:提军(率领军队);提动(调动);提兵(率领军队)

    (6) 紧紧拿着;执持

    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于诸侯。——《管子·轻重己》

    (7) 又如:提握;提笔(握笔。指写文章);提刀(持刀)

    (8) 说起,提及

    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关汉卿《窦娥冤》

    (9) 又如:提秽(话语不干净;指责);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说起)

    (10) 指出;举出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11) 提拔;提升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龄《晋书》。

    (12) 又如:提引(提拔);提奖(提拔奖励)

    (13) 携带

    提一匕首。——《战国策·燕策》

    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爱下》

    (14) 掷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吴太子,杀之。——《汉书·吴王濞传》。 师古曰:“提,掷也。”

    拔剑四面提出。——《汉书·王莽传下》

    宛市百姓共提击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5) 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

    (16) 如:提问题;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见

    (17) 提醒 。

    (18) 如:提撕点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点(提醒指点);提省(提醒)

    (19) 扶持 。

    (20) 如:提掇(提携。帮助,照顾);提援(营救;解脱);提掖(挟住两腋将人拎起)

    (21) 传讯,指提取犯人 。

    (22)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问(传讯审问);提解(押送犯人或财物)

    名词

    (1) 一种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长的把儿,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

    (2) 如:油提;酒提

    (3) 提梁。篮、壶等的提手 。

    (4) 如:提炉(有提梁的香炉)

    (5) 姓

    量词

    (1) 用于提着的物体,其重量没有确数。

    (2) 如:一提金;一提银

    (3) 另见

    (1) ——用于“提防”( dīfang)、“提溜”( dīliu)等

    (2)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in hand; lift in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ta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东莞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宝安腔] ti2 [梅县腔] ti2 [陆丰腔] ti3 [海陆丰腔] ti2 [沙头角腔] ti2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zjeʑĭe
    qín [qin]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G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GOIN
    四角: 11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2) 同本义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4) 某些乐器的通称 。如:提琴;胡琴;钢琴;口琴

    英文翻译

    Chinese lute or guitar

    方言集汇

    ◎ 粤语:kam4
    ◎ 客家话:[陆丰腔] kim3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英字典] kim2 [宝安腔] kim2 [东莞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梅县腔] k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gim/gymgʰĭ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