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

xiǎo xì [ xiao xi]
繁体 小戲
注音 ㄒ一ㄠˇ ㄒ一ˋ

词语释义

小戏 xiǎoxì

(1) 短小的或微不足道的戏

playlet;small-scale opera

词语解释

  1. 小游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小戏中於弈局一枰各布五子,角迟速,名蹙融。”

  2. 稍微戏弄。

  3. 小戏班子。

    《红楼梦》第十四回:“这日伴宿之夕,里面两班小戏并耍百戏的与亲朋堂客伴宿。”

  4. 某些专演小型戏曲的剧种。如花鼓戏、花灯戏等。有时也指大戏系统演出角色较少、情节比较简单的戏。

    《花城》1981年第3期:“为着丰富一点素材,将心中蕴蓄已久的一些东西写成一出小戏,以备团里排演。”

  5. 指折子戏。

引证解释

⒈ 小游戏。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小戏中於弈局一枰各布五子,角迟速,名蹙融。”

⒉ 稍微戏弄。

⒊ 小戏班子。

《红楼梦》第十四回:“这日伴宿之夕,里面两班小戏并耍百戏的与亲朋堂客伴宿。”

⒋ 某些专演小型戏曲的剧种。如花鼓戏、花灯戏等。有时也指大戏系统演出角色较少、情节比较简单的戏。

《花城》1981年第3期:“为着丰富一点素材,将心中蕴蓄已久的一些东西写成一出小戏,以备团里排演。”

⒌ 指折子戏。

小戏的网络释义

小戏

  • 小戏是在中国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说唱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就是对各种中国传统艺术综合的过程。小戏作为中国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属于代言体。通常称为“二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戏。
  • 小戏原是一种俗称,是相对于昆腔、高腔以及梆子、皮簧之类“大戏”而言。题材方面,小戏多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一般只有小丑和小旦两个角色,或增加一小生形成三个脚色,通常称为两小戏或三小戏。
  • 小戏造句

    尽管有不少缺欠,这出小戏仍颇具魅力。
    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凤台小戏”濒临灭绝,致使部分剧目及一些特技表演失传。
    多是歌舞为主的民间小戏。
    我来晚了。对不起,爷今儿不陪你们玩了,我今天排了一出小戏。黑夜降临了。
    祁太秧歌是民间小戏在山西晋中的典型代表。
    然后他们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凤台小戏”这朵太行艺术奇葩将在大家的努力下,越开越美。
    学校上演了几个小戏,没有演长剧。
    二人台是在内蒙古西部以及山西河曲、陕西榆林等部分地区极为流行的一种具有深厚民间文化基因的地方小戏。
    花鼓戏是湖南最有影响力的地方小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湖南花鼓戏的观众群日益减少。
    河南太康道情戏是全国众多地方戏的一种,是由说唱道情蜕变为民间小戏,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形制健全的“大戏”。
    本文从花腔小戏的历史渊源、音乐本体以及它对形成黄梅戏这一剧种的贡献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其音乐本体的研究和历史线索的分析,概括并引申出花腔小戏的艺术特征。

    汉字详情

    xiǎo [xiao]
    部首: 338
    笔画: 3
    五笔: IHT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C
    四角: 90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名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代词

    自称的谦词 。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动词

    轻视,小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英文翻译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3 [台湾四县腔] seu3 [梅县腔] siau3 [海陆丰腔] siau3 [沙头角腔] siau3 [客语拼音字汇] seu3 xiau3 [宝安腔] siau3 [陆丰腔] siau3 [东莞腔] s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私兆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sĭɛusieux/siev
    xì,hū [xi,hu]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CAT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I
    四角: 734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戈。虚( )声。本义:一种兵器)

    (2) 同本义

    (3) 假借为“麾”。军队中的帅旗

    兵罢戏。——《史记·高帝纪》。正义:“大旗也。”

    戏下骑从者八百余人。——《汉书·项籍传》。注:“大将之旗。”

    (4) 侧翼

    戏,三军之偏也。——《说文》。段玉裁注:“偏为前拒之偏,谓军所驻之一面也。”

    (5) 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

    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宋· 陆游《出游》

    (6) 又如:戏场(表演歌舞杂技的场子);散戏;猴戏;游戏;排戏;配戏(配合主角演戏);扮戏

    (7) 戏剧

    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戏台前有一百多张桌子。——《老残游记》

    (8) 又如:戏提调(戏曲演出时负责安排戏码、分配演员、场面调度等事务的人);戏面(假面具);戏头(宋代戏曲演出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京戏;黄梅戏

    (9) 游戏

    尚促织之戏。——《聊斋志异·促织》

    (10) 姓

    动词

    (1) 角斗,角力

    少室周为 赵简子之右,闻 牛谈有力,请与之戏,弗胜,致右焉。——《国语·晋语九》。 韦昭注:“戏,角力也。”

    (2) 开玩笑,耍笑捉弄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智襄子戏 韩康子而侮 段规。——《国语·晋语九》

    (3) 又如:戏辱(戏弄侮辱);戏妇(戏弄新娘);戏说(开玩笑)

    (4) 游戏;戏耍

    吴用见了,便教军校迎敌戏战,他若追来,乘势便退。——《水浒传》

    剧孟行大类 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戏。——《史记·游侠列传》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留连戏蝶。——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门外戏。——《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戏适(游戏消遣);戏娱(游戏娱乐)

    (6) 另见

    (1) ——“於戏”(wū hū):同“呜呼”(wū hū)

    (2) 另见

    英文翻译

    theatrical play, show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潮州话:h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