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谨慎

xiǎo xīn jǐn shèn [ xiao xin jin shen]
繁体 小心謹慎
注音 ㄒ一ㄠˇ ㄒ一ㄣ ㄐ一ㄣˇ ㄕㄣ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小心谨慎 xiǎoxīn-jǐnshèn

(1) 谨慎行事

那些逆来顺受、小心谨慎而又胆怯的人
be careful and cautious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成语辨析

小心谨慎和“谨小慎微”;都含有“十分小心;不敢疏忽”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小心谨慎多用于形容认真仔细;不马虎的态度。“谨小慎微”多指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畏首畏尾;常用作贬义。

成语用法

小心谨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说话或做事。

引证解释

⒈ 谓说话、做事非常慎重。

《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帝善况小心谨慎,年十六,拜黄门侍郎。”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六回:“二楞是个暴性子,更要小心谨慎才行啦!”

小心谨慎的国语词典

为人处事、言谈举止非常慎重。《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那徐峤小心谨慎,张果便随峤到东都,于集贤院安置行李。」也作「小心敬慎」。

小心谨慎的网络释义

小心谨慎

  • 西汉时期,大将军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光被任命为光禄大夫,每当皇帝出行,霍光总跟随左右。他出入皇宫总是处处小心,事事谨慎,从不出任何差错。汉武帝十分宠信他,封他为大司马。汉武帝死后,他与御史大夫桑弘羊辅佐汉昭帝刘弗陵执政
  • 小心谨慎的翻译

    日语: 用心(ようじん)に用心を重(かさ)ねる
    俄语: осмотрительность и осторожность

    小心谨慎造句

    对这个陌生人的态度他显得过于小心谨慎了。
    出门办事要小心谨慎,社会上偷扒盗窃,欺哄诈骗者实繁有徒。
    和品行优良的模范孩子,以后一直这样小心谨慎地做人吧,你会幸福的。
    讲话应该小心谨慎,以免说错话而招致无妄之灾。
    他办事非常小心谨慎。
    他绵里藏针,与他相处一定要小心谨慎。
    你身在敌营,遇事要小心谨慎,不可马虎大意。
    喜新厌旧而伤心难过是正常的,但这样的问题的出现,作为自己应该不只是伤心,要从中学会反省自己,也要感谢生活,让你真正看清楚了一个人,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一些。
    他小心谨慎地拨弄着那条小蛇。
    他听说这里人事关系极为复杂,所以初来乍到,便有一种临深履薄之感,说话做事都十分小心谨慎。
    他才担任班干部,遇事特别小心谨慎,惟恐出个差错。
    这位老人小心谨慎了一生,如有风吹草动,就马上诚惶诚恐地替别人替自己担忧。
    小明从不惹事生非,处处小心谨慎,大人都夸他懂事。
    兵不厌诈,战场上一定要小心谨慎。
    他这人做任何事都小心谨慎,你应该放心。
    他为人小心谨慎,办事认真负责。
    我带了钱去上学,妈妈叮嘱我要小心谨慎,不要把钱丢了。
    精神振作的商人,除了有小心谨慎的习惯之外,还得要有敏捷和不因循两种长处。
    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
    做人之道,当小心谨慎,谦又而谦。

    汉字详情

    xiǎo [xiao]
    部首: 338
    笔画: 3
    五笔: IHT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C
    四角: 90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名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代词

    自称的谦词 。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动词

    轻视,小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英文翻译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3 [台湾四县腔] seu3 [梅县腔] siau3 [海陆丰腔] siau3 [沙头角腔] siau3 [客语拼音字汇] seu3 xiau3 [宝安腔] siau3 [陆丰腔] siau3 [东莞腔] s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私兆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sĭɛusieux/siev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
    jǐn [jin]
    部首: 226
    笔画: 13
    五笔: YA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IVTLM
    四角: 34715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言,堇( qín)声。本义:谨慎,小心)

    (2) 同本义

    谨,慎也。——《说文》

    以谨无良。——《诗·大雅·民劳》

    以谨罔极。

    谨畜藏。——《荀子·王制》

    谨厚以为厚。——《楚辞·怀沙》

    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谨食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自谨惜。——清· 张廷玉《明史》

    谨护其失。——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谨畏(小心谨慎);谨肃(严谨认真);谨言(谨慎说话);谨厚(谨慎忠厚);谨介(谨慎耿介)

    (4) 恭敬

    谨斩樊於期头。——《战国策·燕策》

    谨使臣良。——《史记·项羽本纪》

    谨诺。

    谨奉神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谨呈(敬呈);谨启;谨致谢意;谨祈;谨恪(谨谨恭敬);谨白(敬告,敬启);谨禀(禀告);谨媚(恭顺柔媚)

    (6) 谨严;严格 。如:谨急(谨严急刻);谨细(谨严细密);谨质(谨严质朴)

    动词

    (1) 严防;严禁 。如:谨风(防风);谨盗(防盗)

    (2) 严守;谨守 。如:谨律(谨守戒律);谨户(严守门户);谨立(严守立身为人之道)

    英文翻译

    prudent, cautious; attentive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

    宋本广韵

    shèn [shen]
    部首: 339
    笔画: 13
    五笔: NFH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JBC
    四角: 9408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2) 同本义

    慎,谨也。——《说文》

    慎,诚也。——《尔雅》

    慎,德之守也。——《国语·周语》

    僶勉就善谓之慎。——《贾子道术》

    慎尔优游。——《诗·小雅·白驹》

    予慎无罪。——《诗·小雅·巧言》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记》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审慎(周密而谨慎);失慎(疏忽);慎独(个人闲居独处时,也要小心谨慎,不可有越礼非分的念头);慎刑(谨于用刑);慎行(行为谨慎);慎言慎行(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慎小事微(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慎缄(小心谨慎,不说或少说话);慎小谨微(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4) 警惕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慎微(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

    副词

    与“勿”、“毋”、“莫”等连用表示禁戒,相当于“务必”、“千万”等

    慎勿学哥舒。——杜甫《潼关吏》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动词

    (1) 通“顺”( shùn)。顺从,顺应;遵循,依顺

    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墨子·天志中》

    夫侵主而产怨,此失君之所慎也。——《管子·任法》

    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荀子·仲尼》

    百官慎职,而莫敢愉綖。——《吕氏春秋·勿躬》

    不足,此皆所以慎产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媚兹一人,应侯慎德。——《淮南子·缪称》

    (2) 又如:慎比(顺从亲近);慎产(顺其求生的欲望)

    英文翻译

    act with care, be caut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san6
    ◎ 客家话:[梅县腔] sem3 [宝安腔] sim3 [客语拼音字汇] sim3 [东莞腔] sin3 [陆丰腔] shim6
    ◎ 潮州话:sim2(sím) [澄海、饶平、潮阳]sing2(síng) [揭阳]sêng2(sé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時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zjinh/zjinnʑ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