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

xiǎo pì hái [xiao pi hai]

词语释义

字面意思是光屁股的小孩子。

反义词

小屁孩造句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三候一十五天,立春时节也快过去了,虽然离摸骨大典还有近一年时间,但小屁孩却等不及了。
昨天和闺蜜出去逛街,看到穿一模一样衣服的小屁孩两个,赶紧对闺蜜说:“快看快看,龙凤胎啊!”那小姑娘转过头说:“你不知道这叫情侣装吗?”。
雨洞握住小屁孩的脖子,慢慢用劲,小屁孩挣扎地想要掰开,但是后遗症让小屁孩没有一丝的力气,一张小脸变得越来越痛苦。
雷萧没空去理会这个小屁孩,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从机舱鱼贯而出的几个全副武装的战士。
天洛大陆的一深山中就多了一个光着身子的小屁孩,雄赳赳的张开双脚,一手叉腰,一手指天,瞪着眼来,再劈下试试。
六一儿童节到了,祝小屁孩儿们,小朋友们,小伙子们,小姑娘们,小媳妇们,小老头小老太太们,我们这些小百姓们,永远保持儿童的天真和单纯,永远生活得开心!
赵甲第在奔跑过程中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悲欢离合谈不上,他有自知之明,多大的一个小屁孩嘴上说沧桑可以理解,真把自己当根经历过风雨坎坷的大葱就太恶寒了,不过孩子气的欢乐和悲伤是肯定有的,最大的庆幸就是朋友一路走好。
他赛普再好歹也是在附近混得开的人物,要是在这里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划开了喉咙,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这世界真是变化快,好像抬头一看大家都走远了,就留下你一个小屁孩还站在原地。
操,一个小屁孩才几岁啊,就学会了假眉三道装腔作势的本领。
二人驾车方才离开,孙大圣便在车厢里东窜西跳的大叫师傅,师傅,那个小屁孩儿是个什么情况,哼,口出不逊,俺这小暴脾气,真恨不得一锤子砸扁他。
小屁孩,想要更多的礼物吗?教你一招,一个月不洗袜子,然后在圣诞夜把袜子放在床边,这样圣诞老人给你发礼物时就会被熏晕,那么他口袋里的礼物就都是你的了。呵呵,圣诞快乐哦。
站在你面前的是上一代的无名人,他们同意出色,他们的能力没有你们出众,但是如果上了战场,你们就像一群小屁孩一样碍手碍脚。
女生跑的时候,男生就坐在对面的草坪上对着她们评头论足,虽然因为乳量的关系不太摇得起来,不过也足够让这些小屁孩激动的了。
秦修的头发上落了一层白色的冰霜,他自己应该也一样,仿佛前一刻他们还是来自灵犬镇欢呼雀跃的小屁孩,这一刻却在彼此的凝视中白了头。
最难的是,你那时还是一个无拳无勇什么也不懂的一个小屁孩儿。
小屁孩,看什么看,没见过裸泳吗?
毫无疑问,三个小屁孩没让张京失望,仅从小丫头那尖嫩的声音便听出来了。
姐是女王传奇,你懂什么?小屁孩!
怒红的双眼似乎要喷出火来,灵兽的尊严容不得这连启能期都未到的小屁孩来侮辱。

汉字详情

xiǎo [xiao]
部首: 338
笔画: 3
五笔: IHT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C
四角: 90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名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代词

自称的谦词 。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动词

轻视,小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英文翻译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3 [台湾四县腔] seu3 [梅县腔] siau3 [海陆丰腔] siau3 [沙头角腔] siau3 [客语拼音字汇] seu3 xiau3 [宝安腔] siau3 [陆丰腔] siau3 [东莞腔] s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私兆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sĭɛusieux/siev
[pi]
部首: 327
笔画: 7
五笔: NXXV
五行:
仓颉: SPP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肠道产生但从肛门突然排出的臭气 。如:屁滚尿流;放屁

(2) 屁股,臀部 。如:拍马屁;屁眼(肛门);屁塞(指古人塞在尸体肛门里的一种玉质小物件);屁股震葫芦(屁滚尿流);屁股大弗了心(骂人善忘)

(3) 常用来骂人或指斥诗文、言语的荒谬 。如:你懂个屁

(4) 比喻没用的、微不足道的事物 。如:屁事;屁鸟人(空长着生殖器的人);屁精(指油头粉面的男青年);屁雌寡淡(方言。比喻一无所用)

英文翻译

break wind; fart; buttocks

方言集汇

◎ 粤语:pei3
◎ 客家话:[梅县腔] pi5 [宝安腔] p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海陆丰腔] pi5 [客英字典] pi5 [台湾四县腔] pi5 [东莞腔] pi5
◎ 潮州话:pi6 pui3(phĩ phù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匹寐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pʰiphjiih/phih
hái [hai]
部首: 344
笔画: 9
五笔: BYNW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DYVO
四角: 104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2) 同本义。同“咳”

咳,小儿笑也。——《说文》。古文咳从子。内则,孟子则作此字。

孤女藐焉始孩。——潘岳《寡妇赋》

(3) 又如:未孩(还不会笑)

(4) 当作婴儿看待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

(5) 抚爱

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北齐书》

形容词

(1) 幼小;幼稚

孩,少也。——《广雅》

忆昔十五心尚孩。——杜甫《百忧集行》

(2) 又如:孩赤无知(年幼无知);孩幼(幼儿);孩抱(幼小);孩乳(幼小);孩婴(幼小)

名词

(1) 幼儿

孩,始生小儿。——《广韵》

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孟子·尽心上》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2) 又如:孩中颜(幼儿的面色);孩幼(幼儿);孩儿(幼儿);孩稚(幼儿);孩婴(幼儿)

(3) 未成年的人;孩子

纣为孩子时, 微子诸其不善之性。——《论衡·本性》

(4) 又如:孩提赤子初心(孩子的纯洁之心);孩子的房儿(衣胞);孩气(孩子般的脾气或神态);男孩;女孩;天生自诩是天才,也把天才奖妇孩

(5) 胎儿 。如:她几个月没来月经了,看来有孩儿了

英文翻译

baby, child; children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4 hoi4
◎ 客家话:[宝安腔] hai2 [梅县腔] hai2 ha2 [陆丰腔] hai3 [客语拼音字汇] hai2 [海陆丰腔] hai2 [客英字典] hai2 [东莞腔] hai2 [沙头角腔] hai2 [台湾四县腔] hai2
◎ 潮州话:h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來平聲開口一等ɣɒighai/h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