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速

shè sù [ she su]
注音 ㄕㄜˋ ㄙ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射速 shèsù

(1) 射击武器单位时间内可发射的弹数。分为理论射速和战斗射速。通常以发/分表示。发射相同弹种的武器,射速高则威力大

firing rate;rapidity of fire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firing rate;rapidity of fire] 射击武器单位时间内可发射的弹数。分为理论射速和战斗射速。通常以发/分表示。发射相同弹种的武器,射速高则威力大 射速射速——射击武器在单位时间(一般是一分钟)内发射的弹数。分战斗射速和理论射速。单位是RPM.

射速的网络释义

射速

  • 射速
  • 射速——射击武器在单位时间(一般是一分钟)内发射的弹数。分战斗射速和理论射速。单位是RPM.
  • 汉字详情

    shè [she]
    部首: 307
    笔画: 10
    五笔: TM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HDI
    四角: 2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2) 同本义

    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

    三曰五射。——《周礼·保氏》

    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

    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

    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

    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

    (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

    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

    (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

    (6) 猜度

    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

    (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

    (8) 打赌

    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

    (9) 谋求,逐取

    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

    (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

    (11) 照射,放射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

    (12) 循着,顺着

    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

    (13) 瞬间地斜视

    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

    (14) 拦阻

    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

    (15) 嘲弄

    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

    (16) 指投壶 。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名词

    (1) 放箭的人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

    (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

    (3) 乡射礼 。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

    (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

    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

    (5) 姓

    英文翻译

    shoot, eject, issue forth, emit

    方言集汇

    ◎ 粤语:je6 jik6 se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a5 jit8 [宝安腔] sa5 [梅县腔] sha5 [海陆丰腔] sha5 rit8 [沙头角腔] sa5 [陆丰腔] sha6 [东莞腔] sa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台湾四县腔] sa5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謝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jahjĭa
    [su]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GKI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DL
    四角: 353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束声。本义:速度快)

    (2) 同本义

    速,疾也。——《说文》

    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目》

    (3) 字亦作“遬”

    轻则僄遬。——《荀子·议兵》

    则莫能以速中。——《周礼·考工记·弓人》

    王速出令。——《孟子·梁惠王下》

    子济而陈,迟速唯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4) 又如:收效甚速;速速(非常快速);速捷(快速敏捷);速战速决(用最快的速度发动战争,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喻凡事必须进行得快,才能迅速结束);速食店(快餐店)

    (5) 急迫;紧急 。如:速刻(即刻;立刻);速帖(加急请帖);速忙(急忙,赶快);速煞(极快,非常迅速);速件(急件)

    动词

    (1) 加速,加快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速熟(使农作物生长期短、成熟较快)

    (3) 邀请

    主人速宾。——《仪礼·乡饮酒礼》

    何以速我狱。——《诗·召南·行露》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易·需》

    (4) 又如:速客(请客);速帖(请帖)

    (5) 招致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至丹以 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宋· 苏洵《六国论》

    (6) 又如:速辜(招来罪过);速福(召福);速祸(招来祸害);速罪(招致罪祸)

    (7) 催促

    樊子使来速铭,曰:“不则无以掩诸幽。”乃序而铭之。—— 唐·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

    名词

    (1) 运动快慢的计量 。如:车速每小时 60 公里;超速;航速;时速;光速;风速;流速;音速;初速;匀速

    (2) 姓

    英文翻译

    quick, prompt, speedy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uk7 [梅县腔] suk7 [海陆丰腔] suk7 [宝安腔] cuk7 [东莞腔] cuk7 [台湾四县腔] suk7 [陆丰腔] suk7 [客英字典] s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桑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suks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