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蛟

shè jiāo [ she jiao]
注音 ㄕㄜˋ ㄐ一ㄠ

词语释义

指汉武帝射获江蛟事。《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九:"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后诗文中作为颂扬帝王勇武的典故。

词语解释

  1. 指 汉武帝 射获江蛟事。

    《汉书·武帝纪》:“﹝ 元封 ﹞五年冬,行南巡狩……自 寻阳 浮 江 ,亲射蛟 江 中,获之。”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九:“ 祖龙 浮海不成桥, 汉武 寻阳 空射蛟。”后诗文中作为颂扬帝王勇武的典故。

引证解释

⒈ 指汉武帝射获江蛟事。后诗文中作为颂扬帝王勇武的典故。

《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九:“祖龙浮海不成桥, 汉武寻阳空射蛟。”

射蛟的网络释义

射蛟

  • 射蛟,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武帝纪》。指汉武帝射获江蛟事。后诗文中作为颂扬帝王勇武的典故。
  • 射蛟造句

    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
    玄桓没有问出来,等会自己御弩射蛟的逆鳞,如果真如所罗门所说,那么一定就是万象故意骗自己。
    还有叉蛟的谢盛,截蛟的邓遐,刺蛟的子羽,斩蛟的鱼叟,射蛟的李增,药蛟的宣伯,砸蛟的张元,锄蛟的元仆,戮蛟的丘欣,等等。
    ;有汉代武帝射蛟台;有宋代农民起义的杨幺寨。
    应好又惊又怒,看它一动不动露出眼来,正好给自己做靶子,便摘弓搭箭欲射蛟眼。
    上南巡狩,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汉字详情

    shè [she]
    部首: 307
    笔画: 10
    五笔: TM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HDI
    四角: 2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2) 同本义

    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

    三曰五射。——《周礼·保氏》

    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

    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

    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

    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

    (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

    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

    (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

    (6) 猜度

    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

    (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

    (8) 打赌

    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

    (9) 谋求,逐取

    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

    (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

    (11) 照射,放射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

    (12) 循着,顺着

    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

    (13) 瞬间地斜视

    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

    (14) 拦阻

    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

    (15) 嘲弄

    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

    (16) 指投壶 。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名词

    (1) 放箭的人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

    (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

    (3) 乡射礼 。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

    (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

    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

    (5) 姓

    英文翻译

    shoot, eject, issue forth, emit

    方言集汇

    ◎ 粤语:je6 jik6 se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a5 jit8 [宝安腔] sa5 [梅县腔] sha5 [海陆丰腔] sha5 rit8 [沙头角腔] sa5 [陆丰腔] sha6 [东莞腔] sa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台湾四县腔] sa5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謝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jahjĭa
    jiāo [jiao]
    部首: 603
    笔画: 12
    五笔: JU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IYCK
    四角: 5014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交声。本义: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

    (2) 同本义

    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说文》

    其中有虎蛟。注:“蛟似蛇四足,龙属。”

    母龙曰蛟。——《抱朴子》

    义兴水中有蛟。(蛟,这里指鼍,鳄一类的动物。)——《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蛟虬(蛟与虬。虬: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小龙。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龙。螭:传说为蛟龙之属的一种动物);蛟兕(蛟龙与兕牛)

    (4) 又有古书说是无角龙

    蛟,龙属。无角曰蛟。——《韵会》

    乘六蛟兮蜿蝉。——《楚辞·守志》。注:“龙无角曰蛟。”

    (5) 又指小龙或母龙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楚辞》。王逸注:“小曰蛟,大曰龙。”

    (6) 通“鲛”。鲨鱼

    胁蛟犀兕,坚若金石。——《商君书·弱民》

    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汉书·武帝纪》

    (7) 又如:蛟革(鲨鱼皮);蛟胎(用鲨鱼皮制成的剑鞘);蛟鱼(传说中的人鱼)

    (8) 通“鲛”。蛟人。传说居于海底的人 。如:蛟珠(传说蛟人所泣之珠);蛟绡(传说蛟人所织的丝织品。泛指绢帛)

    英文翻译

    scaly dragon with four leg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au1 [陆丰腔] gau1 [海陆丰腔] gau1 [客英字典]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宝安腔] gau1 [梅县腔] 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aukrau/k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