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

shè jiàn [ she jian]
注音 ㄕㄜˋ ㄐ一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射箭 shèjiàn

(1) 用弓的弹力把箭射出去

shoot an arrow

(2) 在规定距离外用箭射靶的体育运动项目

archery

词语解释

  1. 用弓把箭射出去。

  2.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有比赛射准和射远两种,多依据在不同距离内射中箭靶的环数计算成绩。

引证解释

⒈ 用弓把箭射出去。

⒉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有比赛射准和射远两种,多依据在不同距离内射中箭靶的环数计算成绩。

射箭的国语词典

利用弓把箭射出去。

射箭的网络释义

射箭 (奥运项目)

  • 射箭,即箭术(Archery),是指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精准度的体育运动,别称射箭运动。远在1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人类就发明了弓箭来狩猎捕鱼,之后弓箭又是用于战争的武器之一,现射箭作为人们喜欢的体育运动而存在下来。射箭的渊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5万年,曾经在古代的非洲、欧洲、亚洲等地区流行。中国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弓箭,弓箭一直是人们狩猎和军队打仗的重要武器。现代射箭运动于14世纪起源于英国,它由武士的军事需要演变成娱乐活动。16世纪出现了三种射箭的运动形式:第一种是对靶射箭,第二种是地靶射箭,第三种是漫游射箭。三项重要的世界射箭锦标赛是:世界室外射箭锦标赛,世界室内射箭锦标赛以及世界野外射箭锦标赛。
  •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射箭标准英文名为Archery。
  • 射箭的翻译

    英语: archery, to shoot an arrow
    德语: Bogenschießen (S, Sport)​
    法语: tirer à l'arc

    射箭造句

    人人都知道他的射箭技术十分高明,的确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王先生的射箭技术十分高明,大家都称赞他有百步穿杨的实力。
    我射箭百发百中,经常一箭双雕。
    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
    他的射箭技术一流,百发百中。
    要想在奥运拿射箭金牌,非得练成百发百中的功夫不可。
    应该说还是有的。因为一开始我小时候非常内向,不善于言谈,一说话就会脸红。但是,经过射箭的训练,我感觉更多的是增加了内心的修养,接触的越来越多了,也开朗多了,射箭给我带来了许多许多。
    他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
    他射箭百发百中!每一次开枪都打中了匪徒。
    古时候魏国有个著名的射手叫更羸,他射箭百发百中,大家都管他叫"神箭手"。
    只听喊杀连天,凌霄城上的众军兵纷纷向众群雄射箭,投石,登时城楼到处烟火弥漫,乱石乱箭横飞。
    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他既不喜欢使枪弄棒,也不愿骑马射箭,更讨厌搏杀和战争。
    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专业,农民则商议耕稼,商人则讨论货财,工匠则精造器用,懂技艺的人则考虑方法技术,武夫则练习骑马射箭,文士则研究议论经书。
    武的方面,刘聪十五岁就擅长射箭,能拉开三百斤的弓,为一时之冠。
    从此,武术里的拳斗、剑术、射箭等兴起,一发不可收。
    这条短信是我编,只言片语表祝愿:各路财神向你招手,八匹骏马带你完成心愿;丘比特射箭送爱情,观音菩萨喂你保平安;变得不好别见笑,我知你已经乐翻天!国际青年节快乐!
    而民间传说伏波山则是因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于此山射箭退敌,削石试剑而得名。
    光秃秃山野上的生灵,越来越接近那些射箭的人类,而他们中间更多同伴翻滚在山野里。
    天上碧空万里,地下芳草青青,在辽阔的大地上奔驰,这让徐峰心胸开朗了许多,他不会射箭,自然没什么收获。
    周东永孩童时期住在射箭场附近,常观看人们练习射箭。

    汉字详情

    shè [she]
    部首: 307
    笔画: 10
    五笔: TM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HDI
    四角: 2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2) 同本义

    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

    三曰五射。——《周礼·保氏》

    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

    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

    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

    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

    (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

    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

    (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

    (6) 猜度

    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

    (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

    (8) 打赌

    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

    (9) 谋求,逐取

    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

    (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

    (11) 照射,放射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

    (12) 循着,顺着

    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

    (13) 瞬间地斜视

    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

    (14) 拦阻

    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

    (15) 嘲弄

    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

    (16) 指投壶 。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名词

    (1) 放箭的人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

    (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

    (3) 乡射礼 。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

    (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

    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

    (5) 姓

    英文翻译

    shoot, eject, issue forth, emit

    方言集汇

    ◎ 粤语:je6 jik6 se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a5 jit8 [宝安腔] sa5 [梅县腔] sha5 [海陆丰腔] sha5 rit8 [沙头角腔] sa5 [陆丰腔] sha6 [东莞腔] sa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台湾四县腔] sa5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謝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jahjĭa
    jiàn [jian]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UE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TBN
    四角: 88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2) 同本义

    箭,矢竹也。——《说文》

    其利金锡竹箭。——《周礼·职方氏》

    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尔雅·释地》

    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礼器》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记》

    (3) 又如:箭笋(箭竹嫩笋);箭茁(笋芽);箭萌(小笋);箭筠子竹(一种竹棍子);箭笄(竹制的簪子)

    (4) 搭在弓弩上发射的竹制武器

    自关而东谓之矢,关西曰箭。——《方言九》

    吾奈无箭何?——《韩非子·十过》

    急湍甚箭。——吴均《与朱元思书》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船往如箭。——《资治通鉴》

    (5) 又如:箭羽(箭上的羽毛);箭衣(古代弓箭手穿的衣服。后来成为一种长礼服);箭壶(盛箭的囊袋);箭袖(又名马蹄袖。一种便于射箭的袖口,上面较长可以盖住手,下面较短)

    (6) 古代置计时器漏壶下用以指示时刻之物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

    (7) 又如:箭水(漏壶的水);箭刻(箭漏的刻度);箭漏(古代计时器。漏壶);箭滴(漏箭随水浮沉,不断移动。滴:漏壶滴水)

    英文翻译

    arrow; type of bamboo

    方言集汇

    ◎ 粤语:zi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en5 [陆丰腔] tsian5 [海陆丰腔] zien5 [客英字典] zien5 [沙头角腔] zien5 [东莞腔] zen5 [梅县腔] zien5 [宝安腔] zen5 [客语拼音字汇] ji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賤仙A開去聲開口三等仙Atsĭɛncienh/zi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