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觞

shòu shāng [ shou shang]
繁体 壽觴
注音 ㄕㄡˋ ㄕㄤ

词语释义

祝寿的酒杯。

词语解释

  1. 祝寿的酒杯。

    《汉书·叔孙通传》:“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觴九行,謁者言‘罢酒’。” 晋 潘岳 《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觴,咸一惧而一喜。寿觴举,慈颜和。”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之十八:“年年织作昇平字,高映 南山 献寿觴。”《宋史·吕蒙正传》:“ 蒙正 至 洛 ,有园亭花木,日与亲旧宴会,子孙环列,迭奉寿觴,怡然自得。”

引证解释

⒈ 祝寿的酒杯。

《汉书·叔孙通传》:“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觴九行,謁者言‘罢酒’。”
晋潘岳《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觴,咸一惧而一喜。寿觴举,慈颜和。”
唐司空图《杨柳枝寿杯词》之十八:“年年织作昇平字,高映南山献寿觴。”
《宋史·吕蒙正传》:“蒙正至洛,有园亭花木,日与亲旧宴会,子孙环列,迭奉寿觴,怡然自得。”

寿觞的国语词典

饮寿酒用的酒杯。亦借指寿酒。

寿觞的网络释义

寿觞

  • 寿觞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shòu shāng,
  • 释义:指祝寿的酒杯。
  • 汉字详情

    shòu [shou]
    部首: 307
    笔画: 7
    五笔: DTF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KDI
    四角: 503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寿,久也。——《说文》

    寿命也。——《韩非子·显学》

    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世说新语·贤媛》

    死而不忘者寿。——《老子》

    则无遗寿耈。——《书·召诰》

    如南山之寿。——《诗·小雅·天保》

    长于上古,而不为寿。——《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步出夏门行》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寿翁(年高长寿的老人;泛指祝寿者);寿人(年高的人);寿岂(长寿而快乐);寿域(长寿的境域;比喻太平盛世);寿发(老年人头发脱落后又生的头发);寿夭有定(迷信认为,人的生命长短都是命里注定的)

    名词

    (1) 年寿,寿限

    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文选诗》注引《养生经》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楚辞·涉江》

    以终其寿。——《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寿元(寿命);延年益寿;寿年(年龄);寿具(棺材);寿夭(寿命短促)。亦指事物存在或有效使用的期限

    席寿三年,毡寿五年,褥寿七年;不及期而坏,有罚。——《新唐书》

    (3) 出生日,出生的那一天,亦指生日庆祝 。如:祝寿;做寿;寿日(生日);寿旦(寿诞;生日);五十大寿

    (4) 姓

    动词

    (1) 使之长寿 。如:寿国(延长国家的命脉);寿子(使儿子长寿);寿命(使命长寿)

    (2) 祝寿;祝福。多指奉酒祝人长寿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寿宫(供奉神位的地方;宫中寝室);寿屏(以祝寿的文字书写而成的屏条);寿诗(祝寿的诗);寿文,寿序(祝寿的文辞);寿宴(祝寿的宴会)

    (4) 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项羽本纪》

    英文翻译

    old age, long life; lifespan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宋本广韵

    shāng [shang]
    部首: 707
    笔画: 12
    五笔: QETR
    五行:
    仓颉: NBONH
    四角: 2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角,傷( 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觞,爵实曰觞,虚曰觯。——《说文》

    请行觞。——《礼记·投壶》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又如:觞勺(指觞与勺。都是盛酒器);觞令(即酒令。今俗谓猜拳、划拳);觞豆(酒器与笾豆。皆为饮食的用具。借喻饮食);觞爵(酒器);觞觥(泛指酒器);觞酌(饮酒器)

    动词

    (1) 向人敬酒

    管仲觞 桓公。——《吕氏春秋》

    觞酒豆肉。——《礼记·表记》

    王觞将军。——《战国策·秦策》

    楚王觞之。——《庄子·徐无鬼》

    (2) 又如:觞客(宴飨宾客);觞奠(酹酒祭奠);觞祝(敬酒祝愿);觞行(行觞,传杯)

    (3) 饮,喝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又如:觞歌(饮酒放歌);觞弊(饮酒时以为笑乐);觞燕(酒宴;饮宴);觞饮(执杯而饮);觞次(宴饮之所)

    (5) 宴请

    谓 宋玉曰:“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 傅毅《舞赋》

    英文翻译

    wine vessel; propose toast; feast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