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星老儿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寿星的俗称。
《红楼梦》第三八回:“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坑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些来了。” 郭小川 《祝酒歌》:“松树林呀,犹如寿星老儿来赴会。”参见“ 寿星 ”。
引证解释
⒈ 寿星的俗称。参见“寿星”。
引《红楼梦》第三八回:“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坑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些来了。”
郭小川《祝酒歌》:“松树林呀,犹如寿星老儿来赴会。”
寿星老儿的国语词典
寿星的别名。参见「寿星」条。
如:「寿星老儿请上座,受我们的祝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寿,久也。——《说文》
寿命也。——《韩非子·显学》
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世说新语·贤媛》
死而不忘者寿。——《老子》
则无遗寿耈。——《书·召诰》
如南山之寿。——《诗·小雅·天保》
长于上古,而不为寿。——《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步出夏门行》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寿翁(年高长寿的老人;泛指祝寿者);寿人(年高的人);寿岂(长寿而快乐);寿域(长寿的境域;比喻太平盛世);寿发(老年人头发脱落后又生的头发);寿夭有定(迷信认为,人的生命长短都是命里注定的)
名词
(1) 年寿,寿限
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文选诗》注引《养生经》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楚辞·涉江》
以终其寿。——《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寿元(寿命);延年益寿;寿年(年龄);寿具(棺材);寿夭(寿命短促)。亦指事物存在或有效使用的期限
席寿三年,毡寿五年,褥寿七年;不及期而坏,有罚。——《新唐书》
(3) 出生日,出生的那一天,亦指生日庆祝 。如:祝寿;做寿;寿日(生日);寿旦(寿诞;生日);五十大寿
(4) 姓
动词
(1) 使之长寿 。如:寿国(延长国家的命脉);寿子(使儿子长寿);寿命(使命长寿)
(2) 祝寿;祝福。多指奉酒祝人长寿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寿宫(供奉神位的地方;宫中寝室);寿屏(以祝寿的文字书写而成的屏条);寿诗(祝寿的诗);寿文,寿序(祝寿的文辞);寿宴(祝寿的宴会)
(4) 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项羽本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2)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
日月星辰。——《书·尧典》
四曰星辰。——《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荀子》
(3) 又如:星筹(寿算之筹);星霜(比喻年月);星桥(神话传说中的鹊桥。也作银桥);星布(天星密布);星列(天星罗列)
(4) 星宿,中国古代指星座 。共分二十八宿(星群)。如:星宫(星神);星回(星宿回转固位。谓一年将尽);星亡(星宿隐没不见)
(5) 天文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星工(通晓星象的人);星文(星象);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
(7) 古时特指妇女装饰面颊的美容花点 。
(8) 戥、秤等衡器上记斤、两、钱的标志点 。如:定盘星;准星;秤星
(9) 夜,星夜。多用于连夜赶路 。如:星前月下(指男女幽会的时间或处所);星行(早夜急行);星步(凭星而行);星归(连夜赶回)
(10) 用以表示等级 。如:三星级饭店;五星上将
(11) 星相术 。如:星象恶曜(逢着灾星,厄运当头);星宿(列星。代指人的时运,命数);星家(通晓天文术数、算命看相的人);星宿不利(迷信指本命星不吉利);占星;星卜
(12) 某物质一小块、一小片(断)或数量很小的一份 。如:星星(一点儿;一些儿);一星半点
(13) 姓
形容词
(1) 形容多而分散的 。如:星居(分散布列);星处;零星;星弗(多而乱);星罗棋布;星离(天星分散)
(2) 斑白。多指鬓发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宋· 王伯大《赠戴石屏》
(3) 又如:星鬓(发白的鬓发);星发(花白的头发)
(4) 事物与帝王有关的 。如:星舆;星骑;星闱(皇宫);星关(宫禁,皇居);星骑(帝王的使者)
(5) 迅速的,跟流星一样的 。如:星铄梭光(像星闪烁,像飞梭掠过。形容疾快);星驰(赶快;匆忙);星忙(匆忙);星火(火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n1 [客英字典] sen1 sin1 si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sin1 sang1 siang1 [梅县腔] sen1 siang1 sin1 [陆丰腔]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xin1 [海陆丰腔] sen1 sin1 sang1 siang1 [宝安腔] s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星 | 桑經 | 心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sieŋ | se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仁 | 如鄰 | 日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njin/r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