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堂

shòu táng [ shou tang]
繁体 壽堂
注音 ㄕㄡˋ ㄊㄤˊ

词语释义

寿堂 shòutáng

(1) 旧指停放死者棺木的厅堂,也指祭祀的地方

mourning hall

(2) 祝寿的厅堂

a house where people congradulate one's birthday

词语解释

  1. 停放死者棺木以行祭礼的厅堂。

    晋 陆机 《挽歌》之三:“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 唐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寿堂乖一慟,奠席阻长辞。” 唐 白居易 《夜哭李夷道》诗:“家人哀临毕,夜锁寿堂门。”

  2. 犹寿穴。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元愔墓志》:“行遵长薄,将归寿堂。”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七:“古今之葬者,皆为一室,独 蜀 人为同坟而异葬,其间为通道,高不及眉,广不能容人。生者之室,谓之寿堂。”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寿堂寿神》:“按寿堂,今谓之寿穴。余葬 姚夫人 ,亦自营寿堂。”

  3. 祝寿的礼堂。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寿堂》:“今人於父母诞辰舖陈庆祝之地,名曰寿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到了十九那一天,一早我先过去拜寿。只见 继之 夫妇,正在盛服向老太太行礼……我恐怕有女客,便退了出来,到外面寿堂上去。”

引证解释

⒈ 停放死者棺木以行祭礼的厅堂。

晋陆机《挽歌》之三:“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
唐司空曙《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寿堂乖一慟,奠席阻长辞。”
唐白居易《夜哭李夷道》诗:“家人哀临毕,夜锁寿堂门。”

⒉ 犹寿穴。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元愔墓志》:“行遵长薄,将归寿堂。”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七:“古今之葬者,皆为一室,独蜀人为同坟而异葬,其间为通道,高不及眉,广不能容人。生者之室,谓之寿堂。”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寿堂寿神》:“按寿堂,今谓之寿穴。余葬姚夫人,亦自营寿堂。”

⒊ 祝寿的礼堂。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寿堂》:“今人於父母诞辰舖陈庆祝之地,名曰寿堂。”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到了十九那一天,一早我先过去拜寿。只见继之夫妇,正在盛服向老太太行礼……我恐怕有女客,便退了出来,到外面寿堂上去。”

寿堂的国语词典

祝寿的厅堂。

寿堂的网络释义

寿堂

  • 寿堂停放死者棺木以行祭礼的厅堂。 晋 陆机 《挽歌》之三:“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 唐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寿堂乖一恸,奠席阻长辞。” 唐 白居易 《夜哭李夷道》诗:“家人哀临毕,夜锁寿堂门。”
  • 汉字详情

    shòu [shou]
    部首: 307
    笔画: 7
    五笔: DTF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KDI
    四角: 503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寿,久也。——《说文》

    寿命也。——《韩非子·显学》

    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世说新语·贤媛》

    死而不忘者寿。——《老子》

    则无遗寿耈。——《书·召诰》

    如南山之寿。——《诗·小雅·天保》

    长于上古,而不为寿。——《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步出夏门行》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寿翁(年高长寿的老人;泛指祝寿者);寿人(年高的人);寿岂(长寿而快乐);寿域(长寿的境域;比喻太平盛世);寿发(老年人头发脱落后又生的头发);寿夭有定(迷信认为,人的生命长短都是命里注定的)

    名词

    (1) 年寿,寿限

    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文选诗》注引《养生经》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楚辞·涉江》

    以终其寿。——《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寿元(寿命);延年益寿;寿年(年龄);寿具(棺材);寿夭(寿命短促)。亦指事物存在或有效使用的期限

    席寿三年,毡寿五年,褥寿七年;不及期而坏,有罚。——《新唐书》

    (3) 出生日,出生的那一天,亦指生日庆祝 。如:祝寿;做寿;寿日(生日);寿旦(寿诞;生日);五十大寿

    (4) 姓

    动词

    (1) 使之长寿 。如:寿国(延长国家的命脉);寿子(使儿子长寿);寿命(使命长寿)

    (2) 祝寿;祝福。多指奉酒祝人长寿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寿宫(供奉神位的地方;宫中寝室);寿屏(以祝寿的文字书写而成的屏条);寿诗(祝寿的诗);寿文,寿序(祝寿的文辞);寿宴(祝寿的宴会)

    (4) 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项羽本纪》

    英文翻译

    old age, long life; lifespan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宋本广韵

    táng [tang]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IP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RG
    四角: 9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 同本义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4)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6)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8) 尊称别人的母亲 。如:令堂;萱堂

    (9)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10) 也指署事的官吏 。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11)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12) 佛堂 。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形容词

    (1)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2)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3) 高显的样子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量词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英文翻译

    hall; government of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o2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ang2 tong2 [宝安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东莞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 潮州话:dng5/deng5 ,tang5(t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angd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