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

xiě zhēn [ xie zhen]
繁体 写真

词语释义

写真 xiězhēn

(1) 人的肖像画

portrait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画人的真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武烈太子 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志和》:“﹝ 志和 ﹞兴趣高远,人莫能及。 宪宗 闻之,詔写真求访。”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写真自古难,神艺有深造。”

寫真的国语词典

据事如实描写。

如:「写真集」。

寫真的网络释义

写真

  • 写真,在中国最初的本义里是画人物的肖像,它是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描画人物要求形神与本人相似,简单来说就是画画的时候力求表现人的真实面貌,所以叫做写真。
  • 现在写真多指艺术摄影,俗称艺术照写真集,又可以泛指照片。但和最初的定义相同,写真力求达到“真实”的境界。所以当今许多的商业摄影,以及一些须有其表,空洞无内涵和为了外观上的“完美无瑕”而严重修图的照片,虽然也叫做写真,但早就和写真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 寫真的翻译

    英语: portrait,todescribesthaccurately
    德语: Bildnis,Porträt(S)
    法语: descriptionfidèled'unepersonne,photod'unepersonne(souventsensuelle)

    汉字详情

    xiě,xiè [xie]
    部首: 322
    笔画: 15
    五笔: PVQO
    仓颉: JHXF
    四角: 30327

    详细解释

    動詞

    (1) (形聲。從宀,舃( )聲。本義:移置;放置)

    (2) 同本義

    寫,置物也。——《説文》。俗字亦作瀉。

    以澮寫水。——《周禮·稻人》

    牛弗進,則置虚命徹。——《左傳·昭公四年》。注:“寫器令空。”

    禦食于君,君賜余,器之溉者不寫,其余皆寫。——《禮記·曲禮上》。注:“寫者,傳已器中,乃食之也。”

    (3) 輸送

    發、髮北山石椁,乃寫 蜀、 荆地材皆至。——《史記》

    (4) 傾吐,傾訴;抒發、髮

    駕言出游,以寫我憂。——《詩·邶風·泉水》

    寫,除也。——《廣雅》

    我心寫也。——《詩·小雅·裳裳者華》。箋:“則我心所憂,寫而去矣。”

    何以含忍,寄之此詩;何以寫思,記之斯辭。——晋· 陸雲《失題》

    (5) 又如:寫心(抒發、髮内心感情);寫志(發、髮抒情志);寫情(抒發、髮感情);寫懷(抒發、髮情懷);寫念(抒發、髮思念之情);寫思(抒發、髮情思);寫神;寫憂(發、髮抒排除憂悶)

    (6) 傳抄地書寫(漢以前衹、隻用“書”,漢以後“書”與“寫”并用)

    爲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後漢書·班超傳》

    武帝置寫書官。——《漢書·藝文志》

    可笑此公何太惑,讀書寫字到三更。——宋· 文同《可笑口號》

    (7) 又如:寫卷頭(鄉試時,考生在考前領取空白試卷,填寫姓名、年齡、籍貫、祖宗三代履歷、曆後交回。入場時到二門口再發、髮給);寫字洞(辦公室);寫染(指書法、繪畫、寫詩、作文等筆墨之事)

    (8) 抄寫

    《三都賦》成,競相傳寫。——《晋書·左思傳》

    睏乏寫手,一時未得奉寄。——清· 顧炎武《答俞右吉書》

    (9) 又如:寫白(謄清);寫手(抄手);寫書(抄寫書籍);寫經(抄經);寫録(抄録)

    (10) 仿效;描繪

    雷震之聲,可以放鍾、鐘 寫也。——《淮南子·本經》

    坟墓寫狀以孤出,哭泣含聲而相召。——隋· 李播《周天大象賦》

    (11) 又如:寫物(描繪人或物);寫境(描寫環境);寫載(描畫);寫狀(描摹形狀);寫貌(描繪形象);寫妙(描繪傳神);寫放(描畫實物)

    (12) 畫

    一壁厢傳旨宣召丹青,寫下唐僧師徒四位喜容。——《西游記》

    繪影寫光。——蔡元培《圖畫》

    (13) 又如:寫像(畫像);寫載(描畫);寫生;寫影(畫像;作畫);寫真圖,寫真像(畫像);寫形(畫像,圖寫形貌)

    (14) 寫作,創作

    文章寫法,其道則一。心地光明,便有靈感,入情入理,就成藝術。——孫犁《秀露集》

    (15) 又如:寫定(寫成定本);寫法(寫作方法)

    (16) 簽、籤釘 。如:寫紙(釘閲契約);寫工(簽、籤釘做長工的合同);寫雇(雇用);寫立(簽、籤釘)

    (17) 租賃,確定某種出租或雇傭關係、繋

    如今寫了兩衹、隻大官船,兵部裏討的火牌,勘合,一家子都往任上去了。——《醒世姻緣傳》

    寫了哥子的船。——《警世通言》

    英文翻译

    write; draw, sketch; com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se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3 [客语拼音字汇] xia3 [梅县腔] sia3 [宝安腔] sia3 [沙头角腔] sia3 [陆丰腔] sia3 [东莞腔] sia3 [台湾四县腔] sia3 [海陆丰腔] sia3
    ◎ 潮州话:si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悉姐麻三開上聲開口三等sĭasiax/syaa
    zhēn [zhen]
    部首: 512
    笔画: 10
    五笔: FH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MC
    四角: 40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华( huà),从目,从乚( yǐn),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2) 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说文》。按:六经无真字

    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庄子·列御寇》

    归其真宅。——《列子·天瑞》。注:“太虚之域。”

    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庄子·大宗师》

    (3) 又如:真人府(道人居住的地方);真仙(仙人);真君(道教对神仙的尊称);真味(真实的意旨或意味)

    (4) 本性;本原

    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

    (5) 又如:真宰(宇宙的主宰者;造物主);真佛(本身;本人。比喻难以见到的人物);真力(本原之力);真原(本源);真源(本源,本性)

    (6) 身

    见利而忘其真。——《庄子·山水》

    (7) 肖像,摹画的人像

    有僧写得师真,呈师,师曰:“且道似我不似我?”——《景德传灯录》

    (8) 汉字楷书的别称

    帝亲书其文,作真、行、草三体。——《续资治通鉴》

    (9) 又如:真字(正楷字)

    (10) 古州名

    广德元年设吐蕃,其后 松、… 真、…等为行州。——《新唐书》

    (11) 姓

    形容词

    (1) 真实。与假、伪相对

    假金方用真金镀。——李绅《答章孝标》

    使真伪毋相乱。——《汉书·宣帝纪》

    此画果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而同于真。

    真者而同。

    (2) 亦为佛教观念,与“妄”相对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3) 又如:真人真事;真假难分;真形(真实的形体或形象);真教(纯真的教化);真笔(真迹);真相(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后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4) 正。与副、邪相对

    恭楷誊真,双手呈与抚台。——《文明小史》

    (5) 又如:真红(正红;深红色);真楷(指正楷);真宅(人死后的真正归宿);真粹(品德高超);真履(纯正的志行)

    (6) 精;淳

    发匣琴徽静,开瓶酒味真。——唐· 张祜《乐静》

    (7) 又如:真白(纯白色);真金(纯金;真正的金子);真钢(纯钢);真品(纯真的品质);真风(淳朴的风俗);真朴(纯真朴素)

    (8) 本来的,固有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 苏轼《题西林壁》

    (9) 又如:真态(本色;天然风致)

    (10) 真诚;诚实,情感真切

    真者,精诚之至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

    (11) 又如:真列(坚贞忠烈);真忱(真诚);真修(精诚修持);真信(真诚);真笃(诚挚深厚);真恳(真诚恳切);真至(情感真挚)

    (12) 清楚;真切

    我没大看真,不知是四根,不知是六根。——《醒世姻缘传》

    (13) 又如:听得真;看得真;真亮;真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副词

    (1) 实在;的确

    真无马邪?——唐· 韩愈《杂说》

    真不知马也。

    (2) 又如:这人真好;跑得真快;真不忝(真不愧);真可(真可以;真能够);真来(实在;确实)

    英文翻译

    real, actual, true, genuine

    方言集汇

    ◎ 粤语:zan1
    ◎ 客家话:[东莞腔] zin1 [陆丰腔] zhin1 [梅县腔] zhin1 [沙头角腔] zin1 [宝安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tɕĭĕncjin/t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