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拟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审问拟罪。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总论》:“今汇刑名为部,而先之以告理、差拘、审拟诸件。”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奉旨交刑部审拟,永远监禁。”
引证解释
⒈ 审问拟罪。
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总论》:“今汇刑名为部,而先之以告理、差拘、审拟诸件。”
清夏燮《中西纪事·猾夏之渐》:“奉旨交刑部审拟,永远监禁。”
审拟的网络释义
审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2) 同本义
审,谓详观其道也。——《荀子·非相》
闻而审,则为福矣。——《吕氏春秋·察传》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又如:审时(详察时令);审物(详察物情);审形(详察实情);审决(审察决定);审机而行(详细、周密地进行分析研究,把握好时机再行动);审别(审察辨别);审势(审察形势)
(4) 知道,知悉
审,知也。——《类篇》
审矣,何足怪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君子审礼。——《史记·礼书》
陛下连降三诏,召臣回朝,未审圣意为何?——《三国演义》
(5) 又
今投使君,共图大事,未审尊意如何?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又如:审悉(详细了解)
(7) 审核,审查,检查核对
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汉· 贾谊《过秦论》
(8) 又如:审考(审查);审合(审查验证);审决(审查决定);审覆(审查;审察);审释(审查释放);审端(检查修正);审分(审定名分、职分);审律(审定乐律);审音(审定字的读音)
(9) 审讯;审判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审断(审判裁决);审究(审问查究);审拟(审问拟罪);审鞫(审讯);审录(审讯);审语(审判结论);审质(审问)
(11) 询问,打听清楚
十一娘亦审里居。——《聊斋志异》
副词
(1) 真实;确实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 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详尽,仔细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审观(仔细观察);审图(周密谋划;仔细考虑);审画(填重筹划);审度(详细考量);审顾(仔细察看);审虑(仔细考虑);审详(仔细审察);审酌(仔细斟酌);审注(仔细观察;细看);审求(仔细探求);审谋(周密谋划);审省(详细省察);审稽(详细考查);审说(详细解说);审辨(审慎辨别);审当(周密而确当)
形容词
(1) 慎重,小心谨慎
言审莫过圣人。——王充《论衡》
(2) 又如:审练(审慎精细)
(3) 确切
称言命者,有命审矣。——王充《论衡》
(4) 又如:审期(确切的日期)
(5) 正,不偏斜
本不审,虽尧舜不能以治。——《吕氏春秋》
(6) 固定;安定
故水之守土也审,影之守人也审,物之守物也审。——《庄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以声。本义:揣度,猜测)
(2) 同本义
拟,度也。——《说文》
行止而拟度焉。——《周礼·射人》注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
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儒林外史》
(3) 又如:悬拟(凭空虚构);拟足(揣度脚步);拟度(揣度;推测);拟迹(揣度足迹);拟题(应试举子揣度命题)
(4) 类似;比拟
复举剑拟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拟:比划,作砍的样子。“拟”后有“于”省略。客用剑向楚王一比划,楚王的人头就落到开水里。——晋· 干宝《搜神记》)
非它山可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
不可拟小孤。
拟之如天。——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拟主(自比作主人);拟制(比拟其规模制度);拟物(修辞方法之一。把人拟作物或把物拟作人,或把甲物拟作乙物);拟伦(比拟;伦比);拟容(形貌上的比拟);拟圣(比拟圣人);拟质(比拟)
(7) 效法 。如:拟制(仿效帝王制度);拟法(效法);拟则(效法;模仿);拟迹(仿效);拟效(仿效);拟圣(仿效圣人);拟范(效法);拟学(仿效);拟宪(效法)
(8) 模仿
衡乃拟 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后汉书·张衡传》
(9) 又如:模拟(模仿);拟经(模仿经典);拟水(古代祭祀仪式中模拟盥洗的动作);拟托(模拟假托);拟象(谓模仿其状);拟貌(摹拟描摹);拟仪(模仿其法度;仿效)
(10) 打算
拟用左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
(11) 又如:拟作(准备有所作为);拟待(打算);拟踪(打算达到);拟托(打算委托)
(12) 拟定 。如:拟用(拟定使用);拟论(指拟立为太子之说);拟题(拟定题目)
(13) 起草
命君拟旨。——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4) 又如:草拟(起草;初步设计);拟制(草拟制订);拟奏(起草奏章;准备奏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3
◎ 潮州话:ngi2(ngíⁿ) [揭阳、潮阳]gh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