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资料

shí wù zī liào [shi wu zi liao]

词语释义

实际存在的有关历史的、真实存在的东西作为资料。

汉字详情

shí [shi]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U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YK
四角: 308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2) 同本义

實,富也。——《说文》

实,满也,塞也。——《小尔雅》

实,荣也。——《墨子经上》

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素问·调经论》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孟子·梁惠王下》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汉· 贾谊《论积贮疏》

公家虚而大臣实。——《韩非子·亡征》

(3) 又如:殷实;实核(种子);实谷(子粒饱满的谷类作物)

(4) 真实;诚实

实,诚也。——《广雅》

夫图画,非母之实身也。——《论衡·乱龙》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实充(老实);实受(忠厚老实);实业(实际业绩);实迹(真实的证据,事实);实拍(实在的);实丕丕(实呸呸、实坯坯。都指实实在在);实志(真实的心愿);实理(真实的道理);实音(确实的消息);实户(实际户数);实支(实际支出);实年(实际年龄);实务(实际事物);实福(实际的幸福);实祸(实际的祸害)

(6) 广大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诗·小雅·节南山》

(7) 坚实;坚强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虚实》

(8) 又如:实落(结实;实实在在);实拍拍(形容硬、结实);实秘秘(严严实实);实癖癖(硬鼓鼓);实坚(坚定)

名词

(1) 钱财; 财产; 财物

聚敛积实。——《左传·文公十八年》

令尹问蓄聚积实。——《国语·楚语》

好实无厌。——《礼记·哀公问》

耻费强实。——《礼记·表记》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国语·晋语》

庭实设。——《仪礼·聘礼》。注:“乘马。”

庭实,贡献之物也。——《后汉书·班彪传》注

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礼记·表记》

(2) 又如:积实(积累财富)

(3) 果实;种子

草木之实。——《礼记·祭统》。注:“菱芡榛栗之属。”

实函斯活。——《诗·周颂·载芟》。笺:“种子也。”

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结实

(5) 实际,事实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资治通鉴》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6) 又如:实情

(7) 物资,器物

在军无日不讨军事而申儆之。——《左传》

(8) 结果,效果

畏惧存想,同一实也。——王充《论衡》

(9) 诚实的人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出师表》

副词

(1) 真正地;确实;实在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实供(如实招供);实属谣言;实有其事;实然(真实;实在);实稔(确实成熟了)

(3) 果然

毕阳实送 州犁于 荆。——《国语》

(4) 终于

其实无不安者,功大故也。——《吕氏春秋》

(5) 实际上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动词

(1) 充满;充实;填塞

实其言,必长晋国。——《左传·宣公十二年》

狗马实外厩。——《战国策·齐策四》

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实牣(充满;充实);实实窒窒(拥挤不堪的样子);实心(充塞于心);实窒胡同(死胡同);实边(充实边疆);实禀(充实粮仓)

(3) 实践;实行 。如:实其言(实行其所说的事)

(4) 结果实;结子实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

(5) 使加强,充实

徙民实边。——《汉书·晁错传》

(6) 察实;核实

阅实其罪。——《书·吕刑》

(7) 即,就是

我之先君,实汝伯兄。——明· 方孝孺《祭从兄希声》

(8) 据实陈报

令国中凡有游产,皆使自实。——《三国志》引《魏略》

英文翻译

real, true; honest, sincere

方言集汇

◎ 粤语:s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t8 [客英字典] shit8 [台湾四县腔] siit8

宋本广韵

[wu]
部首: 422
笔画: 8
五笔: TR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QPHH
四角: 275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 同本义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礼记·乐记》

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贡。——《周礼·太宰》

(3) 又如:物品(各种财货、物件);物母(万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规律);物祖(万物之祖);物际(事物的界限);物恺(愿各物安乐);物灵(万物之灵);物用(百物器用)

(4) 物件,东西

庞然大物。——唐· 柳宗元《三戒》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一物无所持。——明· 魏禧《大铁椎传》

夺其物。

(5) 又如:物外(有形事物之外);物变(事物变化);物隐(事物的隐秘);物端(东西,物品);物诱(为外物所引诱);物势(事物的趋势、态势);物惑(外物的诱惑);物则(事物的法则);物像(样子)

(6) 事;事情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传:“事也。”

(7) 又如:物务(事务);物事(事情);物格(事理得到穷究)

(8) 社会,外界环境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9) 又如:物外人(尘世以外的人);物道(世道);物运(世运);物外交(超世脱俗的交谊)

(10) 杂色牛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诗·小雅·无羊》。毛传:“异毛色者三十也。”

(11) 杂色的旗

杂帛为物,以杂色缀其边为燕尾,将帅所建,象物杂色也。——《释名》

司常掌九旗之物品,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旃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周礼》

(12) 牲畜的种类、 品级

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驽马一物。——《周礼》

(13) 又如:物类(同类,物的同类;种类);物汇(物类)

(14) 颜色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15) 又如:物采(色彩)

(16) 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17) 又如:唯物论;物气(物质性的妖气);物观(客观)

(18) 物产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物图(物产分布图);物殷俗阜(物产丰盛,风俗淳厚);物阜民康(物产丰富,人民安康);物阜(物产丰盛)

(20) 他人;众人

损己以利物。——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21) 又如:物听(众人的言论);物意(众人的心意);物师(众人的师表);物鬼(人鬼);物迹(人迹);物轨(众人的榜样);物宗(众人所景仰的人);物和(人和);物物(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物忌(众人忌惮或忌妒);物心(人心);物望(人望;众望)

(22) 景物 。如:物华(自然景物);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物景(景物)

(23) 财富,财物;特指不动产 。如:物业(家业;家产);公物

(24) 物品。某一有形物品 。如:物帛(物品财帛);物殉(用物品殉葬)

(25) 神灵

辑江淮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汉书》

(26) 标记,记号

叔孙氏之甲有物,吾未敢以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动词

(1) 选择

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周礼》

(2) 观察

物土方,议远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英文翻译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陆丰腔] wut8 [东莞腔] wut8 [海陆丰腔] wut8 [梅县腔] wut8 [沙头角腔] wut8 [宝安腔] wut8 [台湾四县腔] wut8 [客语拼音字汇] vud6 [客英字典] v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文弗入聲合口三等mĭuətmyot/miut
[zi]
部首: 401
笔画: 10
五笔: UQW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OBO
四角: 378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2) 同本义

资,货也。——《说文》

资,川也。——《广雅》

怀其资——《易·旅》

丧乱蔑资。——《诗·大雅·板》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一》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 蒙嘉。——《战国策·燕策》

应得之资。——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富者捐资。——《广东军务记》

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清· 方苞《狱中杂记》

厚资而遣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投资(把资金投入企业);内资;外资;集资;薪资(工资);茶资(茶钱);资业(资产);借资

(4) 费用

问几月之资。——《仪礼·聘礼》

致马资于有司。——《礼记·少仪》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资斧不裕(旅费盘缠不宽裕);资装(盘缠与行装);川资(旅费);邮资(邮费);资值(衣食之值);开资

(6) 资历;资格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 伯阳有师资之尊。——《世说新语·言语》

愔自以资望少。——《晋书·郄愔传》

资轻望浅,舆论不孚。——《大波》

(7) 又如:资履;资任(资格;资历);资名(资历名望);资级(资格和品级);资秩(资历和品质);资籍(资格履历)

(8) 天赋;天资

然大王资侮人。——《汉书·陈平传》

绝世之资,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魏源《默觚下·治篇》

(9) 又如:资质愚钝(天资愚鲁、蠢笨);资质甚鲁(天资愚笨);资略(才智、见识);资补(天资素质);资望(丰姿仪容)

(10) 条件

三资者备。——《战国策·秦策一》

(11) 资料;材料

每相见必以欧战为一谈资。——梁启超《欧战蠡测》

(12) 粮食

唯是脯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资穷困。——《国语·晋语四》。注:“资廪也。”

南军谷少,而资储不如北。——《后汉书》

(13) 又如:资饟(粮饷);资粮(粮食)

(14) 水名 。发源于湖南省武冈县,北流入洞庭湖

(15) 凭借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世说新语·文学》

以资切磋。——清· 刘开《问说》

(16) 能力;作用

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资乎。——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17) 姓

动词

(1) 资助;供给

资之以币帛。——《韩非子·说疑》

固大王资余兵。——《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资馈(馈赠;出资帮助);资禄(提供俸禄);资给(供给财用);资给馆谷(供给宾客的宿食)

(3) 给予

王资臣万金而游。——《战国策》

如姬资之三年。(“资”,为……悬赏,为动用法;“之”,指杀如姬之父的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资给馆谷(供给宾客的宿食)

(5) 救助;帮助

尧何以助汝?——《庄子》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如:资全(周济);资政(帮助治理国政);资辅(资助;帮助)

(7) 蓄积

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令也。——《国语·越语上》

(8) 又如:资聚(积聚);资储(积蓄,贮备)

(9) 取,取用

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10) 又如:资取(获取;取得);资福(取福,求福);资纵(取用无度)

形容词

(1) 锋利

旅于处,得其资斧。——《易·旅》

(2) 又如:资辩(利口善辩)

英文翻译

property; wealth; capital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宋本广韵

liào [liao]
部首: 407
笔画: 10
五笔: O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DYJ
四角: 94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2) 计数;计量;核计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说文》

宣王料民于 太原。——《国语·晋语》。注:“数也。”

楚师可料也。——《国语·楚语》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国语·周语上》

(3) 又如:料校(计数检核);料民(计点人数);料数(计数);料算(估算)

(4) 估量;揣度;料想

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捭阖》

不复料其虚实。——《资治通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史记·淮阳侯列传》

(5) 又如:料知(犹估计);料来(估计;料想);料量(估计,测度);料道(估计到,预料);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料敌(估量、判断敌情);料知(料想到);料然(料想);料莫(想来);料猜(猜测);料世(揣度时势)

(6) 选择,挑选

逊料得精兵八千余人。——《三国志·陆逊传》

(7) 又如:料人(选择人才);料取(选取);料选(挑选;拣选);料择(选择);料拣(选择,拣择)

(8) 安排,料理;管理

料,理也。——《玉篇》

比当料理。——《晋书·王徽之传》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晋书·周顗传》

料检太祖巾箱。——《宋书·王僧绰传》

琴童料持下晌午饭。——王实甫《西厢记》

(9) 又如:料持(料理,安排;对付,收拾);料吏(指管理胥吏);料度机宜(料理事务);料实(清点,查实);料检(犹查点;清理);如:料视(照料);料高(看守;登高守望。是一种苦役)

(10) 小看

常言“海水不可斗量”,你休料我。——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11) 丢,撂

我何不把银子料在水里,也呼地的响一声?——《醒世恒言》

(12) 敌,对付

问众官:“你怎生料敌?”——《三国志平话》

名词

(1) 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口粮

官优有禄料。——白居易《咏所乐》

(2) 又如:料食(犹俸禄);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

(3) 材料;原料 。如:料子服(指毛料制成的衣服);料壶(料质的壶)

(4) 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

每月但(只)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水浒传》

(5) 又如:马料;饮料;肥料;草料;料袋(盛装牲口草料的口袋);料谷(饲养牲口的谷物);料槽(放置牲口食料的食槽)

(6) 中国旧时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以玛瑙、紫石英等为原料,可以用来仿造珠玉;也可抽成丝 。如:料丝(制作工艺品的一种丝状原料);料货(各种料制器物的总称)

量词

宗,番

一连打了两料,打得宋江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水浒传》

英文翻译

consider, conjecture; materials, ingredi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liu2 liu6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陆丰腔] liau6 [客语拼音字汇] liau4 [海陆丰腔] liau6 [客英字典] liau5 [沙头角腔] liau5 [东莞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5 [宝安腔] l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落蕭平聲開口四等lieul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