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缛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曲折细密。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孟坚 叙事,如 霍氏 上官 之郤,废 昌邑王 奏事, 赵 韩 吏跡, 京房 术败,虽不得如化工肖物,犹是 顾愷之 、 陆探微 写生。 东京 以还,重可得乎? 陈寿 简质,差胜 范曄 ,然宛縟详至,大不及也。”
引证解释
⒈ 曲折细密。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孟坚叙事,如霍氏上官之郤,废昌邑王奏事, 赵韩吏跡, 京房术败,虽不得如化工肖物,犹是顾愷之、陆探微写生。
引东京以还,重可得乎? 陈寿简质,差胜范曄,然宛縟详至,大不及也。”
宛缛的网络释义
宛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夗( )声。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本义:弯曲)(2) 同本义
宛,屈草自覆也。——《说文》
宛宛黄龙。——《史记·司马相如传》
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汉书·扬雄传下》
(3) 又如:宛妙(事物屈曲美妙);宛虹(弯曲的虹);宛曲(辗转;曲折);宛委(弯曲;曲折);宛宛(盘旋屈曲的样子;山川道路蜿蜒曲折);宛燀(回旋盘曲)
(4) 晃荡;摇动
晴野霞飞绮,春郊柳宛丝。——白居易诗
(5) 释散
纷乎宛乎。——《庄子》。成玄英疏:“纷纶宛转,并释散之貌也。”
形容词
(1) 委婉;婉转
一面收拾礼物,径往东京,投宿省院诸官,令其于天子之前,善言启奏,别作宛转。——《水浒传》
(2) 又如:宛款(委婉诚恳);宛曼(柔媚;婉转曼妙);宛畅(婉转流畅);宛笃(婉曲而诚挚);宛态(含蓄曲折的情态);宛折(婉转曲折)
(3) 温柔 。如:宛约(形容步态柔美);宛顺(和顺;柔顺)
(4) 凹入;低洼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诗·陈风·宛丘》。毛传:“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
(5) 隆起
宛中宛丘。——《尔雅·小宛》。郭璞注:“宛,谓中央隆高。”
(6) 顺利;顺遂
天为粤宛,草木养长,五谷蕃实秀大。——《管子》
(7) 小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诗·小雅·小宛》
副词
(1) 似乎,好像;仿佛
宛然可遇。——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宛然尚在。——《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宛肖(逼真;极像);宛类(很像)
(3) 事物真切可见,历历在目 。如:宛尔(明显的样子;真切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ang1 [海陆丰腔] wan3 won3 [客语拼音字汇] van1 von3 yan1 [东莞腔] jen3 [客英字典] von3 [宝安腔] won3 wan3 | jen1 [台湾四县腔] wan3 won3
◎ 潮州话:冤2(婉)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鴛 | 於袁 | 影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臻 | 元 | ʔĭwɐn | qyan/va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辱声。本义:繁密的彩饰)(2) 同本义
缛,繁采色也。——《说文》
绸缪缛绣。——左思《吴都赋》
(3) 又如:缛旨(繁饰的文旨);缛丽(繁饰华丽);缛绣(彩色繁丽,有如锦绣)
(4) 通“褥”。褥子 。如:芳缛(华丽的褥垫)
形容词
(1) 繁多 。如:缛采(文采繁杂。比喻雕琢文章);缛礼(繁复琐杂的礼节。引申为厚礼,优礼)
(2) 烦琐;对…阐述过详
文有粗缛。——《周礼·大宗伯》注
(3) 又如:缛礼烦仪(烦琐的礼仪);繁文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