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收官
词语释义
出自围棋术语收官,收官本是围棋用语,乃是比赛行将结束前的最后阶段,收官的好坏与否,有的时候直接关系到全局的胜负,因此也是个很重要的阶段。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宀(
),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2) 同本义
完,全也。——《说文》
巢非不完也。——《荀子·劝学》
完全富足而趋赵。——《荀子·议兵》
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三国志·华佗传》
不如伐蜀之完也。——《战国策·秦策一》
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贾谊《治安策》
不能独完。——宋· 苏洵《六国论》
无一完者。——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如:完计(周密完善的计策);完完(完整无缺的样子);完充(完备充裕);完锐(完备精良);完块(完整的田土);完篇(完整的篇章);完丽(完整华美);完垒(完整的营垒);完名(完美的名节);完书(完美的书;完整的书);完德(完美的品德)
(4) 坚固 。如:完利(坚固适用);完牢(坚固)
(5) 充足;充实
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后汉书》
动词
(1) 完成,结束
那夜安公子早已完卷。——《儿女英雄传》
(2) 又如:完卷(完成答卷);完房(完婚);完娶(结为夫妻,完婚);完就(成就,成功);完饭(婚俗。婚后三日,女家送食物到男家,男家则以茶饭招待);完了那纂(做完那些事情)
(3) 偿付或缴纳 。如:完钱粮(缴纳粮食和税款);完租(交纳田赋);完捐(交纳捐税);完逋(交纳拖欠的赋税);完纳(交纳);完就(完成;成功);完案(了结案件)
(4) 重新整修
父母使舜完廩。——《孟子·万章上》
缮完葺墙。——《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 又如:完缮(修理;修缮);完补(补救;修复);完葺(修缮,修葺);完理(修整)
(6) 保全,保护,使不受损失 。如:完身(保全自身);完免(保全;幸免);完活(保全养育);完惜(保全);完辑(保全;安定)
(7) 保守 。如:完护(保护);完节(保持贞节;保全节操)
(8) 修筑 。如:完垒(修筑营垒)
(9) 指生命终结或进入危急的境地
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鲁迅《祝福》
名词
(1) 古代轻刑之一
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刑法志》
(2) 汉以前指剪去犯人的须发;汉以后罚作劳役。因其不伤肢体,故曰“完”
(3) 山羊
(4) 地名 。在河北省境内,太行山东麓。秦为曲逆县,北齐设北平县,金改永平县,后升完州,明改完县
(5) 水名。即今黑龙江
(6) 通“院”。墙垣
(7)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an2 [海陆丰腔] wan2 won2 zan2 [梅县腔] wan2 jan2 [台湾四县腔] wan2 won2 jan2 [客语拼音字汇] van2 [陆丰腔] wan3 [客英字典] van2 jen2 von2 jan2 [东莞腔] wan2 [宝安腔] wa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桓 | 胡官 | 匣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ghuan/huan | ɣuɑ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美,甘也。——《说文》
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注:“谓甘露醴泉之类也。”
食必珍美。——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美酒;美甘甘(形容非常甘美或甜蜜);美味(美好的滋味;可口的食品);美食(味美的食品;吃味美的食物)
(4) 形貌好看,漂亮
美孟姜也。——《诗·鄘风·桑中》
美孟弋矣。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记》
(5) 又如:美姬(美丽的女子);美眷(美丽的女眷;美人);美色(姣美的姿色);美劭(俊美,秀美)
(6) 美好
晋侯之美也。——《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吕氏春秋·慎行》
其民愿,其俗美。——《荀子·王霸》
芳草鲜美。——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才美不外现。——唐· 韩愈《杂说》
(7) 又如:良田美池;美除(好差事,好官职);美缺(有利可图的官职,肥缺);美文(优美的文辞);美姿(美好的姿容);美禄(美好的赏赐;指酒);美才(出色的才学;杰出的人才);美中不足(虽好但还有不足之处);美玉无瑕(比喻完美无缺)
(8) 理想
尽美也。——《论语》。皇疏:“堪合当时之称。”
(9) 又如:美选(理想的人选);美迁(升任理想的职位);美拜(美除、美授。担任好的官位)
(10) 〈方〉∶得意,高兴 。如:瞧他这美劲儿;美滋滋
(11) 美国的 。如:美军;美元;美吨
动词
(1) 称美;赞美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
(2) 又如:美言(嘉言);美刺(称美与讽恶。多用于诗文);美咏(赞美咏叹)
(3) 认为…美;使事物变美,变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齐民要术·耕田》
(4) 又如:美田(使田地肥沃);美政(使政治美善);美俗(使风俗淳美)
量词
音调的主观单位,等于频率为1000赫的音的音调的千分之一——尤其用于听觉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3 mi1 mui3 mui1 [陆丰腔] mui1 [沙头角腔] mui1 [宝安腔] mui1 [台湾四县腔] mi3 mi1 mui3 mui1 [客英字典] mui1 [梅县腔] mi1 mui1 [东莞腔] mui1 [客语拼音字汇] mi1 m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美 | 無鄙 | 明 | 脂B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miix/myy | m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收( )声)(2)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 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拘禁)
(4)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疏:“谓敛持在手。”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古来白骨无人收。——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收发报;收信;收什(收拾);收局(收拾局面);收捉(方言。收拾;修建);收略(收拾;安排);收解(当铺收进的抵押品)
(6) 聚集;收集
收,敛也。——《小尔雅》
我其收之。——《诗·周颂·维天之命》。传:“聚也。”
既蜡而收。——《仪记·郊特牲》。注:“谓收敛积聚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宋· 王安石《伤仲永》
(7) 又如:收括(聚集;约束);收藉(聚集;收集)
(8) 收容;接受
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 李白《赠崔郎中宗之》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9) 又如:收小的(接生);收管(接收囚犯后签的回执)
(10) 收获;收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1) 又如:收田(收割农田的作物)
(12) 使中断、停顿或终止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3) 又如:收功(止息功能);收泪;收科(收场;圆场);收逢(收场;罢休);收煞(收场;结局);收成结果(送上死路);收驩(停止作乐);收声(止声;销声);收计(关闭清点)
(14) 征收
收租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收田租亩四升。——曹操《抑兼并令》
收取其钱得数百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15) 又如:收租;收税
(16) 收回;收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汉· 贾谊《过秦论》
(17) 又如:收掌(科举考试的办事人员。外收掌负责收卷;内收掌负责把试卷分给各房房官)
(18) 收藏;保存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19) 占取
秦将 王翦破 赵,虏 赵王,尽收其地。——《战国策·燕策》
(20) 收回;收复
攻大泽乡,收而攻 蕲。——《史记·陈涉世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名词
(1) 收获;收成
其能耕者不过百,百亩之收不过百担。——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丰收;欠收;颗粒无收
(3) 收藏品
燕、 赵之收藏。—— 杜牧《阿房宫赋》
(4) 收入 。如:收支
(5) 车箱底部四面的横木,即车轸
(6) 夏代冠名
帝尧者…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史记·五帝本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siu1 [台湾四县腔] su1 [梅县腔] shu1 shiu1 [陆丰腔] shiu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海陆丰腔] shiu1 [客英字典] shiu1 [沙头角腔] su1 [宝安腔] su1 si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收 | 式州 | 書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sju/sjou | ɕĭ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2)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形容词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词
(1) 当官,作官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管制,管理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官 | 古丸 | 見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kuan | ku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