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適
词语释义
安适
(1) 安闲舒适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安乐舒服;安静舒适。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三:“大家昨夜小不安适,使人往候。” 明 方孝孺 《答许廷慎》:“足下本安适无所苦,而駸駸焉欲抉发奇秘与造化争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又按《左传》称 公叔文子 老矣,輦而如公。盖以人挽舆尤觉安适也。”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安适的小天地,正合我的意,正能寄托我彷徨的心。”
安適的国语词典
安定舒适。
如:「生活安适」。
安適的网络释义
安适
安適的翻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4) 安逸,安乐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6) 安详,从容不迫 。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7) 安宁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9) 缓慢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10)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动词
(1) 使安定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3) 安抚,安顿抚慰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5) 安排;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6)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7) 安心。习惯、满足于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 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8)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9) 安装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10)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 存着…心,怀有 。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副词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
(1) “安培”的简称
(2)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3) 姓
代词
(1) 谁;何;什么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2) 哪里,何处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on1 [海陆丰腔] on1 [梅县腔] on1 [陆丰腔] on1 [客语拼音字汇] on1 [宝安腔] on1 [客英字典] on1 [台湾四县腔] on1 [东莞腔] on1
◎ 潮州话:ang1(ang 旧时:an) uan1(u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安 | 烏寒 | 影 | 寒 | 平聲 | 寒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ʔɑn | qan/an |
详细解释
shì
動詞
(1) (形聲。從辵(
),啻( )聲。本義:往,到)(2) 同本義
適,之也。——《説文》。段曰:“往自發、髮動言之,適自所到言之。”
十一月,沛公引兵之 薛。——《漢書·高帝紀》
輟耕之壟上。——《史記·陳涉世家》
適,往也。——《爾雅》
民不適攸居。——《書·盤庚》
爰其適歸。——《詩·小雅·四月》
適彼樂土。——《詩·魏風·碩鼠》
使適四方。——《周禮·小行人》
以適父母舅姑之所。——《禮記·内則》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詩·魏風·碩鼠》
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宋· 蘇、囌軾《石鍾、鐘 山記》
(3) 又如:無所適從;何適;適秦;適遠(到遠處去);適野(前往野外)
(4) 歸嚮
好惡、噁不愆,民知所適,事與不濟。——《左傳·昭公十五年》
(5) 又如:適歸(往歸;歸嚮);適道(可以一起學習,而不可以一起完成某種事業或達到某種道德境界)
(6) 女子出嫁
適,女子出嫁。——《玉篇》
女年十五許,有適人之道。——《孔子家語·本命》
女三人,長適秘書丞錢衮,余尚幼。—— 歐陽修《江鄰幾墓志銘》
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玉台新咏·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已適(已嫁出);重適(改嫁)
(8) 符合,適合
適我願兮。——《詩·鄭風·野有蔓草》
其風雨則不適。——《吕氏春秋·明理》
寒暑適。——《吕氏春秋·大樂》
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玉台新咏·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少無適俗韵,性本愛丘山。——晋· 陶淵明《歸園田居》
(9) 又如:適意(順心;滿意);適志(做事合乎心意);適變(適應變化);適職(適合職分);適願(符合心願);適價(合適的價格);適足(充足適度而不過分);適例(恰當、噹的例子)
(10) 節製 。如:適欲(節製欲望);適逸(節製淫樂)
(11) 遇
世俗見高祖興于布衣,不達其故,以爲適遭暴亂,得奮其劍。—— 班彪《王命論》
形容詞
(1) 舒適,滿足
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掃葉席草,酌相勞,意適往反,往往留于山上。——宋· 蘇、囌轍《武昌九曲亭記》
(2) 又如:舒適;適身(身體感到舒適);適己(自得)
副詞
(1) 正好,恰好
從上觀之適與地平,以至諸峰之頂,亦低于山頂之地麵。——宋· 瀋括《夢溪筆談》
適先生奓户入,聞兩童子音琅琅然,不覺莞爾,連呼則則。——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適晤(恰好遇見);適逢其會;適然(恰好如此)
(3) 偶而,偶然
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灾,適爾。——《書·康誥》
(4) 剛剛;方才
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玉台新咏·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時已過午,奴輩適至。——《徐霞客游記·游黄山記》
(5) 又如:適聆雅奏(剛才聽得所奏之高雅音樂)
名詞
辟領,古喪服之領。係、繋開喪服而成。一説通“積”
負廣出于適寸。適博四寸,出于衰。——《儀禮》
kuò
暫無詳細釋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t7 dit7 [dui5] [台湾四县腔] siit7 dit7 dui5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sid5 zag5 [东莞腔] sit7 [客英字典] shit7 [宝安腔] sit7 | dit7 | zak7 | tit8 [梅县腔] sh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釋 | 施隻 | 書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ɕĭɛk | sj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