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歇

ān xiē [ an xie]
注音 ㄢ ㄒ一ㄝ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动)上床睡觉;休息:进屋~。

词语解释

  1. 住下休息。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且教使臣馆驛中安歇去。”《水浒传》第七七回:“且説 童贯 输了一阵,折了人马,早扎寨栅安歇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叫了一辆马车往谦益栈里去,拣了两个房间,安排行李,暂时安歇。”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你看太阳快下山了,路上又不好走,咱们就在这里安歇了吧。”

  2. 就寝,睡觉。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你自先去安歇,明日早起。”《红楼梦》第七一回:“当下已起更时分,大家各自归房安歇。”京剧《杨门女将》第八场:“太君可曾安歇?”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二章:“ 小契 又连夜修车,很晚才安歇。”

引证解释

⒈ 住下休息。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且教使臣馆驛中安歇去。”
《水浒传》第七七回:“且説童贯输了一阵,折了人马,早扎寨栅安歇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叫了一辆马车往谦益栈里去,拣了两个房间,安排行李,暂时安歇。”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你看太阳快下山了,路上又不好走,咱们就在这里安歇了吧。”

⒉ 就寝,睡觉。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你自先去安歇,明日早起。”
《红楼梦》第七一回:“当下已起更时分,大家各自归房安歇。”
京剧《杨门女将》第八场:“太君可曾安歇?”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二章:“小契又连夜修车,很晚才安歇。”

安歇的国语词典

休息、就寝。

安歇的网络释义

安歇

  • 安歇,汉语词汇。
  • 注音:ān xiē
  • 指住下休息;就寝,睡觉。
  • 安歇的翻译

    英语: to go to bed, to retire for the night
    法语: aller se coucher, se reposer

    安歇造句

    劳累了一整天,同学们很早就安歇了。
    直到黄昏,交战双方才卷旗息鼓,各自回营安歇。
    恐王侄一路远来,鞍马劳顿,故令王侄回营安歇。也作“鞍马劳困”、“鞍马之劳”。
    一颗流浪的心忽然间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歇的去处。
    在师部招待所的小别墅安歇下来后,陆师师长携同政委,两位副师长等师部领导人前来见访吴逸。
    我们得考虑在何处安歇的问题。
    第三次来,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
    提供一个安歇之处给一位受苦朋友,不过要注意,这个安歇之处只能是一张硬床或简陋的吊床。欧文·亚隆。
    据说那里有间可以对妖怪出租的房子,狭小简陋,却安宁舒适,既可以阅尽城市里的十丈软红,作为一处落脚安歇之地,又不会被人类发现,是个绝妙的去处。
    他们哥仨找了家小店住下,店名叫清风店,老板娘是个风流女子,说好店钱饭钱,洗洗刷刷,吃了点东西就上床安歇了。
    于是这个愚蠢的、老掉牙的故事总算可以安歇了。文章的作者还说比尔克林顿年轻时太书生气,不可能干出那种冒险的事情。
    一路细问打听才知道原来被绑到了杭州府,望着乌漆墨黑的天空,也不敢多呆,晓行夜宿,来到了杭州城中,寻店安歇。
    酒醉饭饱之后的我和范巨回到了自家的军营,我并没有直接安歇,而是去找褚燕。
    不会,那是一种风格,把它们拿下来,你就归发现有个枕头套在枕头套里是供你安歇的。
    其实我们都明白,也就在那个年纪,我们能单纯地去想安歇情与爱,长大之后,我们只能在这里对着抽中南海。
    旷野的走兽,要和豺狼相遇;野山羊,要与伴偶对叫。夜间的怪物,必在那里栖身,自找安歇之处。
    就让我静静地在你的怀中安歇吧!
    无所谓好不好,寒来暑往,西岭之地,依旧花落山野,云散四海;妾身如今修道已经八百余年,半世舛途而已,人之暮年,有一安歇之地,能够听风观雨便好。给我七千块。
    今日两位鞍马劳顿也累了,早早回去安歇吧!明日随备出城拜祭!
    夜来无人饮,无边落寞下。轻轻挽起风姿花传那绚烂多彩的往事,踏着寂静的生命一路走来,在不肯安歇的脚步中时顾回眸匆匆离别的笑颜,清晰的面孔在多情书香写意无穷错过的彼岸烟火。

    汉字详情

    ān [an]
    部首: 322
    笔画: 6
    五笔: P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V
    四角: 304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4) 安逸,安乐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6) 安详,从容不迫 。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7) 安宁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9) 缓慢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10)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动词

    (1) 使安定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3) 安抚,安顿抚慰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5) 安排;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6)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7) 安心。习惯、满足于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 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8)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9) 安装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10)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 存着…心,怀有 。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副词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

    (1) “安培”的简称

    (2)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3) 姓

    代词

    (1) 谁;何;什么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2) 哪里,何处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文翻译

    peaceful, tranquil, quiet

    方言集汇

    ◎ 粤语:ngon1 o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on1 [海陆丰腔] on1 [梅县腔] on1 [陆丰腔] on1 [客语拼音字汇] on1 [宝安腔] on1 [客英字典] on1 [台湾四县腔] on1 [东莞腔] on1
    ◎ 潮州话:ang1(ang 旧时:an) uan1(u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寒平聲開口一等ʔɑnqan/an
    xiē [xie]
    部首: 427
    笔画: 13
    五笔: JQWW
    五行:
    仓颉: AVNO
    四角: 677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曷( )声。歇息与出气有关,故从“欠”。本义:休息)

    (2) 同本义(侧重于放松身体的紧张状态以消除疲劳)

    歇,息也。——《说文》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环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红楼梦》

    (3) 又如:歇泊(休息);歇子(小歇;稍憩);歇午(歇中,歇晌。皆指午间休息);歇夏(歇伏,伏天休息);歇晚(晚上休息);歇热(乘凉)

    (4) 停止,中止活动

    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

    声暂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要歇业的店铺,暂时不准歇。——茅盾《动摇》

    (5) 又如:歇令(停止,住手);歇浪(关掉;打烊)

    (6) 睡眠,躺下来休息 。如:他在朋友家里歇了一夜

    (7) 留宿 。在旅店等处住宿

    张主管闲坐半晌,安排歇宿。——《京本通俗小说》

    (8) 又如:歇家(旅舍;住宿处;兼搞跑腿、牵线的客店;客店主人);歇卧(睡觉,过夜);歇店(住客店;客店)

    (9) 竭,尽,到了尽头

    难未歇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李贺《伤心行》

    (10) 又如:歇绝(消失);歇微(衰退消失);歇灭(息灭,消失);歇落 (消失)

    (11) 凋零,花、木、草枯萎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12) 气味散发;消散

    歇,气越泄。——《说文》

    名词

    曾经

    我屋里家主婆从来勿曾说歇,耐倒要管起我来哉。——《海上花列传》

    量词

    (1) 表示动作次数,相当于“番”、“次”

    又嘱咐两三歇。——《西厢记诸宫调》

    (2) 表示一段时间,相当于“一会儿”

    老身直去县前那家有好酒,买一瓶来,有好歇儿担阁。——《水浒传》

    好半歇到岸。——《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

    (3) 又如:歇歇(一会儿,形容时间短);歇子(一会儿)

    英文翻译

    rest, stop, lodge

    方言集汇

    ◎ 粤语:hit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et7 [宝安腔] ket7 het7 [梅县腔] het8 hiet7 [陆丰腔] hiat7 [东莞腔] het7 [海陆丰腔] hiet7 [客语拼音字汇] hiad5 [沙头角腔] het7 [台湾四县腔] hiet7
    ◎ 潮州话:h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謁月開入聲開口三等xĭɐthiat/xi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