孳育

zī yù [ zi yu]

词语释义

1.生息;繁殖。

词语解释

  1. 生息;繁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叶榆水》:“ 后牢山 下有一夫一妇,生十女, 九隆 皆以为妻,遂因孳育。”《晋书·乐志上》:“言阳气将復,万物孳育而舒生也。”《辽史·道宗纪》:“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於郊。” 清 赵翼 《题岭南物产图》诗:“斯皆 南海 滨,阳明所孳育。”

引证解释

生息;繁殖。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叶榆水》:“ 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生十女, 九隆皆以为妻,遂因孳育。”《晋书·乐志上》:“言阳气将復,万物孳育而舒生也。”《辽史·道宗纪》:“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於郊。” 清赵翼《题岭南物产图》诗:“斯皆南海滨,阳明所孳育。”

孳育的国语词典

生长繁衍。

汉字详情

[zi]
部首: 344
笔画: 12
五笔: UXXB
五行:
仓颉: TVID
四角: 8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子,兹声。子,小孩子,是生殖的结果。本义:繁殖,生息)

(2) 同本义

孳,汲汲生也。——《说文》

孳,蕃也。——《声类》

鸟兽孳尾。——《书·尧典》。传:“乳化曰孳。”

其民孳阜无数。——《列子·汤问》

(3) 又如:孳生(繁殖);孳尾(动物交配繁殖);孳牧(繁殖牧养);孳息(繁殖);孳孕(生育);孳植(滋生);孳蕃(滋生蕃衍)

(形∶通“孜”。勤勉不怠 )

孳孳为善者。——《孟子》

予思日孳孳。——《史记·夏本纪》

尚复孳孳得民和。——《汉书·萧何传》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汉书·东方朔传》

(4) 又如:孳孳(通“孜孜”)

(5) 通“滋”。增长

以其有传类番孳之祥。——《周礼·天官·内宰》注

孳荫万物。——《汉书·律历志上》

孳货盐田。——鲍照《芜城赋》

英文翻译

breed in large numbers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梅县腔] zii1 [宝安腔] zu1 [海陆丰腔] zih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子之平聲開口三等ci/zio
[yu]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YC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I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2) 同本义

育,生也。——《广雅》

无遗育。——《书·盘庚》

至如今不育。——《国语·晋语》

子孙蕃育之谓也。——《国语·周语》

妇孕不育,失其道也。——《易·渐》

(3) 又如:节育(节制生育);育孕(怀胎足月以至分娩);生儿育女

(4) 抚养;教育

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

教育子。——《虞书》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大雅·生民》

(5) 又如:育女(养女);育材(育才。培养人才);育德(培养德性);德育(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体育

英文翻译

produce, give birth to; edu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海陆丰腔] ruk7 ruk8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juk8 [东莞腔] juk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客英字典] j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jukjĭ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