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烂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本指食物烹煮得很熟,引申为事物发展到严重地步。
《汉书·董仲舒传》:“其遗毒餘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嚣顽,抵冒殊扞,孰烂如此之甚者也。”
引证解释
⒈ 本指食物烹煮得很熟,引申为事物发展到严重地步。
引《汉书·董仲舒传》:“其遗毒餘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嚣顽,抵冒殊扞,孰烂如此之甚者也。”
孰烂的网络释义
孰烂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左上是“享”,左下是“羊”,表示食物是羊肉;右边是“丮”(
),表示手持。合起来表示手持熟食来吃。本义:熟,煮熟)(2) 同本义。“熟”的古字
孰,食饪也。——《说文》。字亦作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孰烂
(4) 通“熟”。成熟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腥其俎,孰其俎。——《礼记·礼运》
五谷时孰。——《礼记·乐记》
群生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汉书·董仲舒传》
(5) 庄稼丰收;五谷有收成
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墨子》
形容词
(1) 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商君书·更法》
兼权之,孰计之。——《荀子·不苟》
宁孰谏。——《礼记·内则》
凡虑事欲孰。——《荀子·议兵》。注:“谓精审。”
思之未孰。——《周髀算经》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2) 又如:孰复(反复思虑);孰虑(计虑周祥);孰视(细看);孰计(考虑缜密周到);孰论(仔细辨析);孰察(仔细观察)
代词
(1) 谁,哪个人或哪些人
孰不可忍也。——《论语》
人非生而行之者,孰能无惑?——唐· 韩愈《师说》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孰能当之;孰胜孰负;孰何(谁何);孰与(与谁);孰谁(何人)
(3) 一组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孰是孰非
(5) 什么
与其杀是人也,宁可得此国也,甚孰利乎?——《国语·越语》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唐· 柳宗元《封建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uk8 [海陆丰腔] shuk8 [客语拼音字汇] sug6 [宝安腔] suk8 [客英字典] shuk8 [陆丰腔] shuk8 [台湾四县腔] su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熟 | 殊六 | 常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東 | 通 | zjuk | ʑĭu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2) 同本义
孏,孰也。——《说文》。字亦作爛。
熟而不烂。——《吕氏春秋·本味》
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此儿头不烂。
是必烂也。
三首俱烂。
(4) 又如:烂饭(加水较多而煮成的又软又烂的饭);烂煮(煮至熟烂);烂蒸(蒸至烂熟);烂椹(熟透的桑椹)
(5) 火烧伤
焦头烂额为上客。——《汉书·霍光传》
(6) 头绪乱 。如:烂子(乱子);烂事(方言。犹言麻烦事或办糟了的事)
(7) 零碎,断片 。如:烂纸片;衣服穿烂了
形容词
(1) 腐烂,腐败
烂灰生蝇。——《淮南子·说山》。注:“腐也。”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2) 又如:一场大雨使麦子烂了;烂黄齑(烂腌菜,比喻爱情不专的人);烂败(腐烂);烂损(腐烂败坏);烂碎(腐烂破碎);烂溃(溃烂)
(3) 明亮、光明;色彩绚丽
明星有烂。——《诗·郑风·女曰鸡鸣》
烂昭昭兮未央。——《楚辞·云中君》。注:“光貌。”
登降炤烂。——班固《西都赋》。注:“明也。”
功德烂然。——《汉书·王莽传》
(4) 又如:灿烂(光彩显明耀眼);烂灼(灿粒闪灼);烂熳(坦率自然,不做作);烂目(耀眼)
(5) 形容物体呈稀糊状态 。如:烂浆(形容物成稀糊状);烂酱(形容物体呈稀烂的糊状)
(6) 放荡 。如:烂污(人行为放荡不端);烂料(败家子);烂仔(流氓);烂靡(靡烂);烂货(称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人)
副词
程度深;极、盛 。如:烂火(烈火);粒红(深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nuan7(nuāⁿ) lang6(lă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