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

xiào tì [ xiao ti]
注音 ㄒ一ㄠˋ ㄊ一ˋ

词语释义

见“孝弟 ”。

词语解释

  1. 见“ 孝弟 ”。

引证解释

⒈ 见“孝弟”。

孝悌的国语词典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悌以不教诲之过。」《文选.刘孝标.辩命论》:「敦孝悌,立忠贞。」也作「孝弟」。

孝悌的网络释义

孝悌

  • 孝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ào tì。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简言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 孝悌的翻译

    英语: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duty

    孝悌造句

    家居以孝悌为本,尝举圣经贤传,切近身心者规勉后进。
    ,下联本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却少了耻,该是“无耻”。
    如果这成为真的,‘煮豆燃豆萁’殿下将得不到一寸安宁,即使景王对殿下是兄弟孝悌之义,无情无义无法无天的严嵩绝对不会放过殿下的。
    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他们坚守仁爱孝悌、诚信宽厚、重义轻利、勤俭朴实的传统美德,这些易于感知、简单朴实的道理,可作为全体公民的道德范本。
    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
    一颗仁爱孝悌心,二行感恩父母泪,三迁孟母择善美,四海承风尚德惠,五洲游子慈母线,六方义鸦反哺衔,七彩文化慈孝颂,八面来风美德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要每个家庭都能充满孝悌温馨,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学仁善之德,德才兼备。扬孝悌之风,风尚推崇。记孔孟之训,训言励志。怀求实之诚,诚信守信。修勤劳之身,身体力行。举勇为之义,义不容辞。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但如果为时事所迫或为皇帝所命,于守孝期间出理政事,虽然是不得不尔,而其举实非为孝悌之情,所以叫“夺情”。
    杜少卿力辞征辟与二进醉心功名,虞博士为人厚道与严贡生横行乡里,二余讲究孝悌与二严兄弟参商,凤鸣歧行侠仗义与张铁臂招摇撞骗,季遐年痛斥老爷与周进屈辱过活等适成对比。
    汉代另一个重要选官制度是孝悌力田,始于汉惠帝四年,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父母、敬兄长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
    鲜卑民族原来是没有孝悌观念的,孝悌观念在全社会重新树立起来是从孝文帝时期才开始的。
    十月十,是好时,要踏实,做实事;事三思,明事理;常怀礼,行孝悌;不忘义,不动气;要有志,也要智。若如此,十全十美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围绕你。
    祖父李斯苞,弱冠怀大志,负笈集美,以卒业赴马来西亚,从兄习贾,孝悌友恭,协力建树,事业有成,为马来西亚华侨橡胶商之翘楚。
    凡孝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
    人伦肇始于父母,其次乃有兄弟师长,所以“孝悌”二者,斯为伦理教育的基础。

    汉字详情

    xiào [xiao]
    部首: 344
    笔画: 7
    五笔: FT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KND
    四角: 44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2) 同本义

    孝,善事父母者。——《说文》

    孝利亲也。——《墨子经》

    子爱利亲谓之孝。——《贾子道术》

    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周书·谥法》

    众之本教曰孝。——《礼记·祭义》

    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孝经》

    孝,文之本也。——《国语·周语》

    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大司乐》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诗·鲁颂·泮水》

    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性婉顺有容德,事父母以孝闻。——《旧唐书》

    (3) 又如:孝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孝慈(孝顺父母,慈爱幼弱);孝养(孝顺父母,奉养父母)

    (4) 祭,祭祀 。向神或祖先供财物以示感激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论语》

    (5) 能继先人之志

    追孝于前文人。——《书·文侯之命》

    (6) 居丧

    后丧母,居丧,哀毁骨立。人云:“崔九作孝,风吹即倒。”——《北史·崔逞传》

    (7) 又如:孝门(孝悌之家);孝家(居丧守孝的人家);孝堂(灵堂)

    (8) 孝敬 。如:孝爱(孝敬爱重)

    名词

    (1) 丧服,孝服 。象征悲恸的白色稀纱衣服(尤指中国)或黑色服装、黑纱或黑色标志(尤指西方各民族)

    原来这婆娘自从药死了武大,那里肯戴孝。——《水浒传》

    (2) 又如:孝白(举丧时穿的白色孝服);穿孝;带孝;挂孝;重孝;热孝;脱孝

    (3) 服丧期 。如:守孝;有孝;忘了孝未满;孝衣

    穿孝

    (4) 又指办丧事仪式

    崔九作孝,风吹即倒。——《北史》

    (5) 又如:吊孝;谢孝

    (6) 居丧的人

    今日与谢孝剧谈一出来。——《世说新语》。按:时 谢玄居父丧,故称 谢孝

    (7) 姓

    英文翻译

    filial piety, obedience; mou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u5 [宝安腔] hau5 [梅县腔] hau5 [海陆丰腔] hau5 [沙头角腔] hau5 [客语拼音字汇] hau4 [东莞腔] hau5 [陆丰腔] hau5 [台湾四县腔] hau5
    ◎ 潮州话:hao3(hàu) ha3(hà)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敎去聲開口二等xauhrauh/xeaw
    [ti]
    部首: 339
    笔画: 10
    五笔: NUXT
    五行:
    吉凶:
    仓颉: PCNH
    四角: 98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弟声。本义:敬爱兄长) 同本义。亦泛指敬重长上

    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悌,善兄弟也。——《说文》

    弟爱兄谓之悌。——贾谊《道术》

    (2) 又如:悌达(悌顺。敬爱和顺)

    形容词

    (1) 和易 。

    (2) 如:恺悌(和乐平易);悌睦(和睦)

    (3) 用同“体”。亲近 。

    (4) 如:悌己人(亲信);悌友(兄弟姊妹间亲密和睦)

    英文翻译

    brotherly, respectful

    方言集汇

    ◎ 粤语:dai6 ta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5 [海陆丰腔] ti6 [梅县腔] ti5 [陆丰腔] ti5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台湾四县腔] ti5 [宝安腔] ti3
    ◎ 潮州话:多衣6(弟)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dex/dejdʰ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