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孙

xiào sūn [ xiao sun]
繁体 孝孫
注音 ㄒ一ㄠˋ ㄙㄨㄣ

词语释义

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

词语解释

  1. 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

    《诗·小雅·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朱熹 集传:“孝孙,主祭之人也。”《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 晋 傅玄 《晋宗庙歌·夕牲歌》:“祖考降饗,以虞孝孙之心。”《宋史·乐志八》:“开基握符,正位凝命,於万斯年,孝孙有庆。”

引证解释

⒈ 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

《诗·小雅·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朱熹集传:“孝孙,主祭之人也。”
《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
晋傅玄《晋宗庙歌·夕牲歌》:“祖考降饗,以虞孝孙之心。”
《宋史·乐志八》:“开基握符,正位凝命,於万斯年,孝孙有庆。”

孝孙的网络释义

孝孙

  • 孝孙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ào sūn,意思是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
  • 汉字详情

    xiào [xiao]
    部首: 344
    笔画: 7
    五笔: FT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KND
    四角: 44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2) 同本义

    孝,善事父母者。——《说文》

    孝利亲也。——《墨子经》

    子爱利亲谓之孝。——《贾子道术》

    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周书·谥法》

    众之本教曰孝。——《礼记·祭义》

    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孝经》

    孝,文之本也。——《国语·周语》

    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大司乐》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诗·鲁颂·泮水》

    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性婉顺有容德,事父母以孝闻。——《旧唐书》

    (3) 又如:孝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孝慈(孝顺父母,慈爱幼弱);孝养(孝顺父母,奉养父母)

    (4) 祭,祭祀 。向神或祖先供财物以示感激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论语》

    (5) 能继先人之志

    追孝于前文人。——《书·文侯之命》

    (6) 居丧

    后丧母,居丧,哀毁骨立。人云:“崔九作孝,风吹即倒。”——《北史·崔逞传》

    (7) 又如:孝门(孝悌之家);孝家(居丧守孝的人家);孝堂(灵堂)

    (8) 孝敬 。如:孝爱(孝敬爱重)

    名词

    (1) 丧服,孝服 。象征悲恸的白色稀纱衣服(尤指中国)或黑色服装、黑纱或黑色标志(尤指西方各民族)

    原来这婆娘自从药死了武大,那里肯戴孝。——《水浒传》

    (2) 又如:孝白(举丧时穿的白色孝服);穿孝;带孝;挂孝;重孝;热孝;脱孝

    (3) 服丧期 。如:守孝;有孝;忘了孝未满;孝衣

    穿孝

    (4) 又指办丧事仪式

    崔九作孝,风吹即倒。——《北史》

    (5) 又如:吊孝;谢孝

    (6) 居丧的人

    今日与谢孝剧谈一出来。——《世说新语》。按:时 谢玄居父丧,故称 谢孝

    (7) 姓

    英文翻译

    filial piety, obedience; mou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u5 [宝安腔] hau5 [梅县腔] hau5 [海陆丰腔] hau5 [沙头角腔] hau5 [客语拼音字汇] hau4 [东莞腔] hau5 [陆丰腔] hau5 [台湾四县腔] hau5
    ◎ 潮州话:hao3(hàu) ha3(hà)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敎去聲開口二等xauhrauh/xeaw
    sūn,xùn [sun,xun]
    部首: 344
    笔画: 6
    五笔: BIY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DF
    四角: 19400

    详细解释

    sūn

    名词

    (1)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2) 同本义

    孫,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4)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红楼梦》

    (5) 又如:外孙,侄孙;孙婿(儿子的女婿)

    (6) 泛指后代子孙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孙息(子孙);孙子(子孙后代);孙男弟女(泛指晚辈)

    (8) 脉络的细小分支

    顾闻孙络谿谷。——《素问·气穴论》。注:“小络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

    (9) 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孙竹之管。——《周礼·大司乐》。注:“孙枝根之未生者。”

    (10) 又如:孙竹(竹根末端生出的新枝);孙枝(树木旁枝所生的新枝)

    (11) 姓

    xùn

    古同“逊”。

    英文翻译

    grandchild, descenden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1
    ◎ 客家话:[梅县腔] sun1 [客英字典] zih3
    ◎ 潮州话:sung1 <姓>seng1(s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