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疑

cún yí [ cun yi]
注音 ㄘㄨㄣˊ 一ˊ

词语释义

存疑 cúnyí

(1) 暂时保留疑问不做定论

leave a question open

词语解释

  1. 把疑难问题暂时搁置起来,不做决定。

    清 崔述 《唐虞考信录》卷一:“故今於 唐 虞 之録尤致慎焉,必其详审无疑,乃敢次经一等书之,否则寧列之备览,甚或竟置之存疑。” 瞿秋白 《房龙的“地理”和自己》:“因此,他不能够自信,他只能够存疑。”

引证解释

⒈ 把疑难问题暂时搁置起来,不做决定。

清崔述《唐虞考信录》卷一:“故今於唐虞之録尤致慎焉,必其详审无疑,乃敢次经一等书之,否则寧列之备览,甚或竟置之存疑。”
瞿秋白《房龙的“地理”和自己》:“因此,他不能够自信,他只能够存疑。”

存疑的国语词典

对尚有疑点的问题,暂时保留不加论定。

如:「目前证据不足,只能存疑,等待进一步调查。」

存疑的网络释义

存疑

  • 存疑读音cúnyí,是汉语词语,意思是暂时保留疑问不做定论。
  • 存疑的翻译

    法语: conserver un doute

    存疑造句

    有些地方仍然存疑,于是她越来越担心。
    强敌环伺能否辉煌仍然存疑。
    为免存疑,任何在本回条的额外手写指示,本行将不予处理。
    我这就要再讲一下我已经讲过的例子,就是我们讲索绪尔时讲到的那个存疑的例子。
    而记者再次联系上胥松柏时,他只说“放他一马”,却并未对仍然存疑的医生资格与身份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虽然信用卡正成为金融业更能接受的付款方式,但许多人仍然心存疑虑,把信用卡看成是"寅吃卯粮"生活方的主要表现。
    慕容复对此事也是一直心存疑念,故此听得段延庆问起此事,也是颇为不解地望着鸠摩智。
    我对自己心存疑虑深感愧疚;但是当我驱车拐入自家的私人车道时我想:有时,坚持信念是如此困难。
    会稽山区民风古朴,他们对小胡这个外来者倒也不偏待,况且这孩子渐渐长大,长得又秀气又乖巧,极讨人喜欢,他们就慢慢将他尚存疑问的出身淡忘了。
    朱厚照说得振振有词,众大臣这会儿虽然没有不识趣地去反驳,但是很多人都心存疑惑。
    判断案件事实是否存疑,可以逆向思维从反面考量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从而排除可疑证据。
    这批心存疑窦的科学家写成的报告,读来倒像是小说而不像是事实。
    我知道这是事实,因为在阿富汗时,我也为是否寻医治疗心存疑虑。
    这是继去年舒肤佳等品牌抗菌皂被曝安全性及有效杀菌性存疑后,再度对抗菌皂及沐浴露提出质疑。
    但国际检查员对此一次性税收措施的功效存疑,并要求希腊政府提出有关今明两年如何赶上进度的更多细节。
    为免存疑,任何在本选择回条上的额外手写指示,将不予处理。
    众生妄恶魔心存疑虑,但表面上一点不显,还是一副心慈面善,人畜无害的亲切样子。
    “爱回收”收货时垫出去的钱,到底能不能及时收回?孙文俊自己,起初也对这一点颇有些存疑。
    时至今日,安哥拉神秘大单的存在与否仍存疑问。
    他们私定协议谋杀囚犯,即使对罪犯的罪行存疑。

    汉字详情

    cún [cun]
    部首: 344
    笔画: 6
    五笔: DHB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KLND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存,存在也。——《尔雅》。注:“存即在。”

    有天子存。——《公羊传·隐公三年》

    虽存乎人者。——《孟子·告子上》

    以其存心也。——《孟子·离娄下》

    召寇则无以存矣。——《吕氏春秋·应同》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存济(存活;活命);存殁(活着的和死去的)

    (4) 恤问,劳问

    存,恤问也。——《说文》

    无一介之使以存之。——《战国策·秦策》。注:“劳问也。”

    (5) 又如:存候(存问,问候);存问(安慰,问候);存抚(存问安抚);存养(安抚养育)

    (6) 访问;问候

    存问长老。——《汉书·文帝纪》。注:“省视也。”

    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又如:存见(探望慰问);存访(探望问候);存谕(存问、慰谕)

    (8) 抚育;保护 。如:存神(存养精神);存孤(恤养孤儿)

    (9) 思念;怀念

    五曰存爱。——《礼记·大传》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存眷(思念,关注);存想(考虑,思索,想像);存注(意念,注意力);存追(追念,追慕)

    (11) 关心;关怀 。如:存神(留神);存顾(关心照顾);存覆(关怀爱护);存润(关怀接济)

    (12) 储存;保存;保全

    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3) 又如:存志(保全志向);封存(封闭起来保存);存安(使之保全)

    英文翻译

    exist, live, be; survive; remain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sun2 cun2 [海陆丰腔] cun2 s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陆丰腔] sun3 [客英字典] sun2 cun2 [宝安腔] sun2 [沙头角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cun2 sun2 [东莞腔] s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徂尊平聲合口一等zuon/dzuondzʰuən
    [yi]
    部首: 524
    笔画: 14
    五笔: XTDH
    仓颉: PKNIO
    四角: 278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 同本义

    疑,惑也。——《说文》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时至而疑。——《周书·王佩》

    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吾尝疑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自疑身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疑思(疑虑);疑影(怀疑;疑团);疑猜(怀疑猜测);疑龊(疑惑);疑狐(怀疑;狐疑);疑念(因怀疑而思索);疑踪(可疑之处);疑结(犹疑团);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怀疑他人);疑揣(怀疑猜测);疑惑(怀疑,不相信)

    (4) 迷惑,犹豫不定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人主之心。——《韩非子·五蠹》

    (5) 又如: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疑军(疑兵,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

    (6) 迟疑;犹豫。如:疑滞(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7) 疑忌;猜忌 。如:疑防(猜疑而防范);疑畏(猜疑畏惧)

    (8) 猜度;估计

    内有疑妻之妾。——《管子·君臣下》

    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史记·李斯列传》

    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礼记·燕义》

    (9) 又如:疑词(不确切的言词);疑罪(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名词

    (1) 疑问

    其妻献疑。——《列子·汤问》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则无疑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疑碍(疑问;问题);疑事(难以辨别的事);疑法(疑难案件)

    (3) 惊恐;畏惧 。如:疑怖(疑惧;惶恐);疑沮(恐惧沮丧);疑(因惊疑而改容);疑骇(疑惧;惊骇);疑恶(畏惧厌恶)

    (4) 怪异。引申为责怪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晋· 陶潜《饮酒》

    (5) 又如:疑诟(责骂)

    (6) 类似;好像

    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列子》张湛注:“分犹散,意专则与神相似者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7) 又如:疑论(疑似的言论)

    英文翻译

    doubt, question, su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2 [客英字典] ngi2 [沙头角腔] gni2 [宝安腔] ngi2 [海陆丰腔] ngi2 [梅县腔] ngi2 ni2 [陆丰腔] gni3 [东莞腔]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 潮州话:gh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其平聲開口三等ŋĭəngi/ng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