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裘

kǒng què qiú [ kong que qiu]
注音 ㄎㄨㄥˇ ㄑㄩㄝˋ ㄑ一ㄡˊ

词语释义

用孔雀毛织成的衣裘。

词语解释

  1. 用孔雀毛织成的衣裘。

    《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善製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於雉头矣。”《红楼梦》第五二回回目:“俏 平儿 情掩虾鬚鐲,勇 晴雯 病补孔雀裘。”

引证解释

⒈ 用孔雀毛织成的衣裘。

《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善製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於雉头矣。”
《红楼梦》第五二回回目:“俏平儿情掩虾鬚鐲,勇晴雯病补孔雀裘。”

孔雀裘的网络释义

孔雀裘

  • 孔雀裘,又称雀金裘,它的衣料是“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在清初叶梦珠的《阅世编》里,有这样一段话:“今有孔雀毛织入缎内,名曰毛锦,花更华丽,每匹不过十二尺,值银五十余两。”研究人员更是确定,明朝是有孔雀羽毛织进丝线的工艺,只是后来失传了。
  • 汉字详情

    kǒng [kong]
    部首: 344
    笔画: 4
    五笔: B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DU
    四角: 12410

    详细解释

    副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小儿食乳之形。婴儿吃奶容易过量,因以表示过甚之意。本义:甚,很) 同本义

    其新孔嘉。——《诗·豳风·东山》

    (2) 又如:孔亟(甚急);孔多(很多);孔明(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孔疚(很痛苦);孔虔(非常虔诚);孔圣(很圣明)

    名词

    (1) 小窟窿

    孔,窍也,空也。——《玉篇》

    孔德之容。——《老子》二十一章

    (2) 王注:“孔,空也。”

    反古之道。——《礼记·中庸》。注:“谓晓一孔之人。”

    自钱孔入。——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钥匙孔;鼻孔;孔口(洞口);孔窍(洞孔)

    (4) 孔夫子的省称 。如:孔老(孔子与老子);孔林(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园);孔周(孔子与周公的并称);孔府(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的住宅)

    (5) 孔雀的省称

    孔翠(翠鸟)群翔,犀象竞驰。——左思《吴都赋》

    (6) 又如:孔盖(以孔雀的羽毛装饰的车盖);孔翠(孔雀和翠鸟)

    (7) 姓。

    形容词

    (1) 嘉,美

    故古人名嘉,字子孔。——许慎《说文解字》

    (2) 通达

    辟在西南,不当孔道。——《汉书·西域传》

    (3) 大 。如:孔硕(硕大);孔德(大德)

    量词

    洞穴、窑洞、油井、石桥等的量名。如:一孔石桥;一孔油井

    英文翻译

    opening, hole, orifice; great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2
    ◎ 客家话:[梅县腔] kung3 [海陆丰腔] kung3 kung1 [客语拼音字汇] kung3 [宝安腔] kung1 | kung3 [客英字典] kung1 kung3 [东莞腔] kung3 [沙头角腔] kung3 [陆丰腔] kung3 [台湾四县腔] kung3 k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一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康董東一上聲開口一等khungx/qunkkʰuŋ
    què,qiāo,qiǎo [que,qiao]
    部首: 338
    笔画: 11
    五笔: IWYF
    吉凶:
    仓颉: FOG
    四角: 90215

    详细解释

    qiǎo

    (1) 义同“雀( què)”。方言。用于“家雀儿”( jiāqiǎor)、“雀盲眼”( qiǎomángyǎn

    què

    1.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qiā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parrow

    方言集汇

    ◎ 粤语:zoe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ok7 [宝安腔] ziok7 [海陆丰腔] ziok7 [客英字典] ziok7 [陆丰腔] ziok7 [台湾四县腔] ziok7 [东莞腔] ziok7 [梅县腔] ziok7 [客语拼音字汇] ji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略藥開入聲開口三等ciak/ziaktsĭak
    qiú [qiu]
    部首: 623
    笔画: 13
    五笔: FIYE
    五行:
    仓颉: IEYHV
    四角: 43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2) 同本义

    裘,皮衣也。——《说文》

    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白虎通·衣裳》

    掌为大裘——《周礼·司裘》。注:“大裘,黑羔裘。”

    世以为裘者。——《淮南子·泛论》。注:“裘孤之属也。”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礼记·学记》

    冬日麑裘。——《韩非子·五蠹》

    狐裘不暖。——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裘葛之遗。——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甚都(车马衣裘十分华美);裘膻(裘皮和膻气。代指清兵);狐裘;裘氏(周礼官名。制皮衣的工匠);裘冕(上古帝王祭天时所穿戴的衣冠)

    (4) 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种

    动词

    (1) 假借为“求”。求取

    熊罴是裘。——《诗·小雅·大东》

    (2) 穿上皮衣 。如:裘马(坐马车,穿裘衣。比喻权贵的豪华生活);裘马轻肥(衣轻裘,乘肥马。比喻富豪人家的少年)

    英文翻译

    fur garments;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ka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2 [梅县腔] kiu2 [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陆丰腔] kiu3 [宝安腔] kiu2 [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