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很猖獗,很嚣张。
《诗·小雅·六月》:“ 玁狁 孔炽,我是用急。” 毛 传:“炽,盛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戎蛮孔炽,是殛是诛。” 宋 王禹偁 《长洲县令厅记》:“洎王道云亡,霸图孔炽,大小相併,强弱相攻,区区子男,宗庙不保。” 明 范濂 《云间据目钞》卷三:“倭驾千艘东下,声势孔炽。”
引证解释
⒈ 很猖獗,很嚣张。
引《诗·小雅·六月》:“玁狁孔炽,我是用急。”
毛传:“炽,盛也。”
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戎蛮孔炽,是殛是诛。”
宋王禹偁《长洲县令厅记》:“洎王道云亡,霸图孔炽,大小相併,强弱相攻,区区子男,宗庙不保。”
明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三:“倭驾千艘东下,声势孔炽。”
孔炽的网络释义
孔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副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小儿食乳之形。婴儿吃奶容易过量,因以表示过甚之意。本义:甚,很) 同本义
其新孔嘉。——《诗·豳风·东山》
(2) 又如:孔亟(甚急);孔多(很多);孔明(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孔疚(很痛苦);孔虔(非常虔诚);孔圣(很圣明)
名词
(1) 小窟窿
孔,窍也,空也。——《玉篇》
孔德之容。——《老子》二十一章
(2) 王注:“孔,空也。”
反古之道。——《礼记·中庸》。注:“谓晓一孔之人。”
自钱孔入。——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钥匙孔;鼻孔;孔口(洞口);孔窍(洞孔)
(4) 孔夫子的省称 。如:孔老(孔子与老子);孔林(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园);孔周(孔子与周公的并称);孔府(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的住宅)
(5) 孔雀的省称
孔翠(翠鸟)群翔,犀象竞驰。——左思《吴都赋》
(6) 又如:孔盖(以孔雀的羽毛装饰的车盖);孔翠(孔雀和翠鸟)
(7) 姓。
形容词
(1) 嘉,美
故古人名嘉,字子孔。——许慎《说文解字》
(2) 通达
辟在西南,不当孔道。——《汉书·西域传》
(3) 大 。如:孔硕(硕大);孔德(大德)
量词
洞穴、窑洞、油井、石桥等的量名。如:一孔石桥;一孔油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ung3 [海陆丰腔] kung3 kung1 [客语拼音字汇] kung3 [宝安腔] kung1 | kung3 [客英字典] kung1 kung3 [东莞腔] kung3 [沙头角腔] kung3 [陆丰腔] kung3 [台湾四县腔] kung3 k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孔 | 康董 | 溪 | 東一 | 上聲 | 董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khungx/qunk | kʰuŋ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火,戠(
)声。本义:火旺)(2) 同本义。引申为凶猛,激烈;气焰高涨
炽,盛也。——《说文》
三月而炽之。——《考工记·钟氏》
环顾国内,贼氛方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 又如:炽火(炽燎。烈火);炽焰(烈焰);炽火(燃点灯烛);炽腾(火势猛烈,火苗上窜)
(4) 兴盛,昌盛
齐虽炽盛,不如如此。——《论衡·艺增》
(5) 又如:炽昌(昌盛);炽富(昌盛富足);炽茂(茂盛);炽发(勃发)
动词
(1) 烹煮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周礼·考工记·钟氏》
湛炽必洁。——《礼记·月令》
畅草可以炽酿。——《论衡·异虚》
(2) 又如:炽爨(烧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z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