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喜声。本义:无拘束地游戏)
(2) 同本义
追渔父以同嬉。——《文选·张衡·归田赋》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 又如:嬉娱(嬉戏娱乐);嬉弄(游戏;玩耍;戏弄;玩弄);嬉宕(嬉戏游乐);嬉春(游乐于春光之中)
(4) 开玩笑,作弄嘲笑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宋史·苏轼传》
(5) 又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宝安腔] hi1 [梅县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陆丰腔] hi1 [东莞腔] hi1 [海陆丰腔]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僖 | 許其 | 曉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xĭə | hi/xio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 同本义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 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笑而不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笑唏唏(笑嘻嘻);笑咍咍(大声地笑);笑浪(无拘束地大笑);笑面夜叉(外貌和气、心地狠毒的人)
(4) 讥笑;嘲笑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笑端(笑柄);笑骂从汝(我行我素,不顾他人饥笑责骂);笑弄(讥笑;嘲弄);笑侮(嘲笑戏弄)
(6) 玩笑;逗乐
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7) 又如:笑嗷(喜笑;玩闹);笑乐院本(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笑耍头回(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
(8) 喜爱;羡慕 。如:笑眼传心(相视而笑,以目传情);笑悦(欢笑喜悦);笑叹(可笑可叹)
(9) 比喻花朵开放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唐太宗《赋得残菊花》
(10) 又如:笑笑(花盛开的样子);笑靥金(菊花的别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iau5 [陆丰腔] siau5 [客语拼音字汇] seu4 xiau4 [台湾四县腔] siau5 seu5 [客英字典] siau5 [海陆丰腔] siau5 [东莞腔] siau5 [沙头角腔] siau5 [梅县腔] si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zhuī动词 (1) (本义:追赶) (2) 同本义(使追赶对象回来) 追,逐也。——《说文》 以比追胥。——《周礼·小司徒》。注:“逐寇也。” 公追戎于济西。——《左传·庄公十八年》 驰车充国者,追寇之马也。——《管子·七臣七主》 追亡逐北。——汉· 贾谊《过秦论》 壶子曰:“追之!” 列子追之不及。——《庄子·应帝王》 公使阳处父追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汉主追 韩信,苍生起 谢安。—— 唐· 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 闻追豫州。——《资治通鉴》 (3) 又 追操至 南郡。 追购又急。——宋· 文天祥《后序》 (4) 又如:穷寇勿追;穷追;猛追;追亡(追逐败亡的人) (5) 追求;追取 库藏粮饷,都是民脂民膏,你只顾侵来肥己买笑追欢,败坏国家许多大事。——《水浒全传》 (6) 又如:追摄(追取);追欠(追缴亏空的款子、拖欠的赋税等);追欢(求欢) (7) 赶得上;比配 除两税外,不许差役追拢。——《旧唐书·食货志上》 (8) 又如:追匹(比配;匹配);追配(与前人相匹敌,媲美);追扰(追比侵扰) (9) 追随,紧紧跟随某人 追,隨也。——《方言十二》 其言有十二月七十有二候,逐日步气,以追寒暑之序,类其物宜而逆为之备。——唐· 柳宗元《时令论》 追于宇下。——《资治通鉴》 (10) 又如:追陶仿谢(追随、仿效陶渊明、谢灵运去过隐居生活) (11) 回溯;追念;召回 追亨朝亨。——《周礼·司尊彝》。注:“犹追祭迁庙之主。” 盖追先帝。——诸葛亮《出师表》 (12) 又 深追先帝。 因作《谪九年赋》以自广,是岁腊月,诏追。——刘禹锡《问天钧赋序》 (13) 又如:追斋理七(追奠死者);追摄(追念记取);追叹(追溯往事而感叹);追慕(追念仰慕);追摧(追念悲伤);追恨(追溯往事而悔恨) (14) 补救 弗慎厥德,虽悔可追?——《书·五子之歌》 是谓追之。——《素问·调经论》。注:“犹補也。”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追受其牒。——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5) 又如:追像(补救);追补(特加补救以往的不足或缺陷);追救(补救);追书(补记) (16) 追寻 以骥之可以追利避害也。——《韩非子》 (17) 又如:追迹(追寻遗迹);追掩(追踪袭击);追骑(追寻侦察人、事的真象) (18) 追究 苟有不晓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论衡·问孔》 (19) 又如:追比(定期追究;限期完成);追劾(追究告发以前在职时所犯的罪过) (20) 送别;告别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诗·周颂·有客》 (21) 又如:追赠(帝王在臣子死后送给他的官爵或称号);追酒(饯行);追饯(追送饯行) (22) 收缴 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西游记》 (23) 催逼 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蚕女》 (24) 又如:追敛(催交租税);追征(催迫征收);追租(催交租税) duī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pursue, chase after; expel
方言集汇◎ 粤语:zeo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i1 [东莞腔] zui1 [海陆丰腔] chui1 dui1 [客英字典] chui1 [陆丰腔] chui1 [宝安腔] zui1 [客语拼音字汇] dui1 zui1 [梅县腔] zhui1 dui1 [台湾四县腔] zui1 dui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 )。本义:追赶)(2)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逐,追也。——《说文》 丧马勿逐。——《易·暌》 良马逐。——《易·大畜》 乘白龟兮逐文鱼。——《楚辞·河伯》 遂逐齐师。——《左传·左公十年》 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简子怒,驱车逐之。—— 马中锡 中山狼传》 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急逐弗失。——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逐逐(追逐;急于得利);逐驾(追随尊驾;跟随君主左右);逐胜(乘胜追击敌人);逐射(骑马追射以赌输赢);逐利(追逐利润);逐兔(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 (4) 驱逐 文公逐 卫侯而立 叔武。——《公羊传》 去年为尔逐黄雀,雨多屋漏泥土落。——唐· 冯著《燕衔泥》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李斯《谏逐客书》 (5) 又如:逐夫(被拼斥、放逐的人);逐客(驱逐由外国来本国游说或做官的人;指被朝廷贬谪外放的人;赶走来访的客人) (6) 放逐;流放 信非吾罪而弃逐合,何日夜而忘之?——《楚辞·九章·哀郢》 后先生盖千祀兮,余逐而浮湘。——柳宗元《吊屈原赋》 (7) 又如:逐迁(放逐贬谪) (8) 竞争 遂于计谋。——《韩非子·五蠹》 (9) 又如:逐兔(比喻争天下);逐势(竞逐权势);逐走(赛跑);逐争(争夺) (10) 追求 任君逐利轻汇海,莫把风涛似妾轻。——唐· 刘得仁《贾妇怨》 逐利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1) 又如:逐奇(追求新奇);逐文(追求辞藻文采);逐名趋势(追求名声和权势);逐利(求取好处) (12) 流荡 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荀子》 (13) 随,跟随 逐流牵荇叶,沿岸摘芦苗。——唐· 储光羲《江南曲》 凉逐之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4) 又如:逐便(乘便,顺便);逐时(随时);逐队(随众而行);逐群(随群) 副词 依次,按顺序 。如:逐步;逐个;逐年;逐日;逐一(一个一个地,逐个);逐句(按句子次序,一句一句地);逐字(一字一字地) 英文翻译chase, expel; one by one
方言集汇◎ 粤语:z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k8 giuk7 lak7 [梅县腔] chuk8 [陆丰腔] chuk8 [客英字典] ch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giuk7 lak7 [宝安腔] cuk8 [东莞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dag5 zug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一屋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