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裔
注音
ㄉ一ˊ 一ˋ
词语释义
嫡系子孙。
词语解释
嫡系子孙。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外戚科目》:“ 纯 ( 梅纯 )忠贞嫡裔,且起甲科,即改金吾,亦不为过。”
引证解释
⒈ 嫡系子孙。
引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外戚科目》:“纯(梅纯 )忠贞嫡裔,且起甲科,即改金吾,亦不为过。”
嫡裔的网络释义
嫡裔 (汉语词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啇(
)声。本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的正妻)(2) 同本义
齐公族多宠,嫡庶并行。——《列子·力命》
(3) 又如:嫡庶不分(妻妾亲疏不分);嫡出(正妻所生);嫡室(正妻);嫡礼相待(像正妻一般对待)
(4) 正妻生的长子称嫡子,省称“嫡”
君家名父子,为晦翁嫡传。——戴复古《石屏集》
(5) 又如:嫡孙(嫡长孙);嫡庶(嫡子与庶子;正妻与妾);嫡妇(嫡长子之妻)
形容词
(1) 亲的;血统最近的 。如:嫡亲姊妹;嫡堂兄弟;嫡嫡亲亲(最亲最近的);嫡父(生身之父)
(2) 正统,正宗 。如:嫡传;嫡统(正统);嫡派;嫡系
英文翻译
legal wife, child of legal wife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东莞腔] dit7 [梅县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海陆丰腔] dit7 [客英字典]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 潮州话:diah4
◎ 客家话:[东莞腔] dit7 [梅县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海陆丰腔] dit7 [客英字典]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 潮州话:d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磔 | 陟格 | 知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ţɐk | trak/tea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衣袖。也指衣裳的前襟。本义:衣服的边缘)
(2) 同本义 。也泛指边沿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楚辞》
(3) 又如:裔邑(边地)
(4) 边远的地方
流四凶族…投诸四裔。——《左传》
(5) 又如:裔民(流放边地的凶恶之民)
(6) 边远地区的民族
裔不谌夏,夷不乱华。——《左传》
(7) 又如:裔不谋夏(夷狄不可侵乱华夏)
(8) 后代
功加于时,德垂后裔。——《书·微子之命》
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左传·襄公十四年》
裔,苗裔。——《广韵》
访后裔。——《新唐书·李白传》
(9) 又如:裔胄(后代的子孙);裔子(后代子孙);裔姓(同姓后代)
英文翻译
progeny, descendants, posterity
方言集汇
◎ 粤语:j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3 [宝安腔] ji3 [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3 [梅县腔] j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 潮州话: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3 [宝安腔] ji3 [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3 [梅县腔] j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 潮州话: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曵 | 餘制 | 以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祭A | 蟹 | jed/jey | jĭɛ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