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容

zī róng [zi rong]
注音 ㄗ ㄖㄨㄥˊ

词语释义

姿容 zīróng

(1) 外貌;仪容

looks;appearance

引证解释

⒈ 外貌;仪容。

《三国志·吴志·刘繇传》:“姿容美好, 孙权爱敬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唐欧阳詹《有所恨二章序》:“自别来,无忆不至於襟怀,无想不至於姿容,愿一促膝,惄如也。”
清李渔《玉搔头·缔盟》:“此人姿容俊伟,器宇轩昂,毕竟是个大富大贵之人。”
徐迟《牡丹》四:“她光洁的肤色,美丽的姿容,哀愁的眼睛,多么动人。”

姿容的网络释义

姿容

  • 姿容是汉语词汇,
  • 拼音:zī róng
  • 出自《三国志·吴志·刘繇传》,
  • 解释为外貌;仪容。
  • 姿容造句

    杨贵妃明眸皓齿,姿容出众。
    不见你娇美的姿容已经一个星期了,真如七年一样。在这七天里,你的倩影无时不刻在我心海浮现。
    阳春三月,院落里的草木都已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地向人们展示它的姿容。
    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
    上官婉儿免不得被引动,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
    只有诗仙的生花妙笔才能描摹她的姿容,她的妩媚,她的心曲,她的风流。
    政往中山送葬,见焉妾徐姬,姿容韶秀,竟将她诱取了去,据为己妾。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到了后来,他便已经麻木,入目所见,所有仆人皆是姿容绝美,功力精深,无法揣测,与她们相比,自己几个人的武功,确实是庄稼把式,不值一提,惭愧无地。
    但乌龟的模样不太讨喜,风歌的姿容在美女遍地的修仙界也算是拔尖的,爱美之心也重,以前并不重视金豆。
    此时梳妆未已,秀发流光溢彩,拖地尺许,姿容妩媚,冰肌玉骨,神清气朗。
    八重樱致力于让东方女性在那一刻美到极致,有如樱花绽放,用最绚烂的姿容,迎接自己的幸福。
    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见了你憔悴的姿容,大地也含悲而湿润。
    一个男人在舞台上表演姿容秀美的杨贵妃是多么艰难。
    美姿容,性婉顺,帝于诸女中,特所钟爱。
    卫玠姿容秀美,是位美男子,他不满足于唐朝现有的化妆品,自制了一种“化玉膏”洗脸,还把芹菜捣成泥,敷在脸上做面膜。
    上官婉儿正值情窦初开,免不得被引动,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
    再说张嫣生得是姿容秀美,典雅端庄。
    他看那黄衫少女时,只觉其姿容态度,目所未睹,流盼之际,勾魂摄魄。

    汉字详情

    [zi]
    部首: 323
    笔画: 9
    五笔: UQW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IOV
    四角: 374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次声。本义:姿态)

    (2) 同本义(“姿”侧重于呈现的姿势、风度)

    姿,态也。——《说文》。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容止》

    雄姿英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姿态万变。——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

    娇姿欲滴。

    直则无姿。——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容貌

    王汝南少无婚,自求 郝普女。…既婚,果有今姿淑德。——《世说新语·贤缓》

    (5) 又如:姿年(容貌年龄);姿形(容貌体态);姿神(容貌,神态);姿致(容貌举止);姿仪(容貌,仪表)

    (6) 资质(天资,禀赋)

    姿,材也。——《汉书·谷永传》注

    资,资也,资取也。——《释名》

    唯笛因其天姿。——马融《长笛赋》。注:“天然之姿也。”

    上主之姿也。——《汉书·谷永传》

    (7) 又如:姿才(资质,禀赋);姿禀(资质,禀赋);姿质(资质)

    (8) 气质

    蒲柳之姿,望秋先零。——《儒林外史》

    (9) 又如:姿性(品行;性格)

    形容词

    (1) 美好;妩媚

    简选其有姿首者内之掖库。——《资治通鉴·魏纪》

    (2) 又如:姿调(美好的风度);姿望(优美的丰度);姿慧(美貌才智)

    英文翻译

    one's manner, carriage, bea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梅县腔] zii1 [海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ih1 [东莞腔] zu1 [宝安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即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tsicii/zi
    róng [rong]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WW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COR
    四角: 30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小 徐本“从宀,谷( )。”大 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 同本义

    容,盛也。——《说文》

    君子以容民畜众。——《易·师》

    言宽大包容。——《汉书·五行志》

    故曰心容。——《荀子·解蔽》

    广则容奸。——《史记·乐书》

    可容一人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容隐(包庇,隐瞒);容足(仅容立足);容接(容纳接待);容盛(覆载,容纳);容民(容纳民众);容民畜众(容纳畜养民众);容畜(容纳养育);容受(容纳接受);容放(容纳置放)

    (4) 宽容

    则今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容庶(宽容饶恕);容物(度量宽大,能够容人);容谅(宽容原谅);容借(宽容);容宽(宽容,宽恕);容覆(宽容涵纳);容纵(宽容放纵)

    (6) 允许,许可

    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水浒传》

    (7) 又如:容耐(容忍);一首不容轻易解释的诗;容止(允许栖止);详情容后函告;此事不容耽搁

    (8) 收留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

    (9) 打扮;装饰 。如:容饰(装饰,打扮)

    (10) 悦,欢喜 。如:容溺(溺爱)

    (11) 应当

    然则建巳之月为纯阳,不容都无复阴也。——《词诠引》

    (12) 等待,待

    容移时,有小黄头奴至。——《宣和遗事》

    (13) 需要

    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韩非子》

    (14) 假借为“用”。使用

    兵无所容其刃。——《老子·五十章》

    名词

    (1) 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物有其容。——《左传·昭公九年》

    孔德之容。——《老子》

    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明史·海瑞传》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整容;遗容;音容;容颜(脸色);笑容可掬;愁容;怒容;病容;容冶(容貌美艳);容华(容貌,容颜);容辉(仪容风采);容质(容仪与资质);容表(仪表,风采);容妆(容貌妆饰)

    (3) 可容纳的空间;容纳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度量;所容纳的量 。如:库容;电容

    (4) 模式,样式

    凡为甲,必先为容。——《周礼·考工记·匠人》

    (5) 法则,规律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韩非子》

    (6) 礼仪;礼法

    容台振而掩覆。——《淮南子·览冥》

    (7) 又如:容典(礼容之法则);容则(容典);容台(行礼之台)

    (8) 一种佩饰用的刀

    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释名》

    (9) 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0) 通“榕”。常绿乔木

    种木胥容,榆桃柳楝。——《管子·地员》

    (11) 姓

    形容词

    (1) 从容 。如:容裕(从容大度)

    (2) 适宜,合宜

    因势合变,遇时之容。——《文选 》

    副词

    (1) 或许;大概;也许 。如:容或

    (2) 表示反问。难道;岂

    苟时未可,容得已乎?——《三国志》

    英文翻译

    looks, appearance; figure, form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陆丰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2 [宝安腔] jung2 [沙头角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东莞腔] j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封平聲開口三等jĭwoŋjyung/jv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