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姓名
(1) 人的姓氏和名字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姓和名字。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简介
[surname and personal name] 人的姓氏和名字
引用解释
姓和名字。《孙子·用间》:“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謁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今吾间必索知之。”《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昔 曾参 之处 费 , 鲁 人有与 曾参 同姓名者杀人。” 宋 苏轼 《送路都曹》诗引:“予幼时闻父老言,恨不问其姓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这少年也未详其为何省何府人氏,亦不详其姓名。”
词语造句
1、请把这些姓名和号码检查一下。
2、姓名和地址请用印刷体书写。
3、假如你愿意帮忙,就报上你的姓名。
4、这本书上已印上了你的姓名。
5、在每个部门的旁边都标有其具体位置和经理的姓名。
6、通灵之人为什么还要问你的姓名呢?
7、您为什么要改变姓名?
8、您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呢?
9、但是他们非常友好的和她说话,直到她一点也不害怕了,他们询问他的姓名。
10、因此他从头上取下金王冠,把它戴到她的头上。他问了她的姓名,问她愿不愿意做他的妻子——这样她就可以做一切花儿的皇后了。
11、允许用户查看和修改他们的姓名。
12、在练习之后,他们写下所有的不同人们聚集的地方,并加上每个会与其交谈的人的姓名,比如理发师,酒吧招待人员等。
13、你知道他们的姓名?
14、请说出你的姓名和地址。
15、对于发现的每个作者,代码必须接着反过来到树上全面搜索以获取嵌入特定作者姓名的所有书籍元素。
16、他终于记起了她的姓名。
17、您可以为每个属性获取或设置数据,无论属性是否包含一个数据项,比如客户的姓名或对另一个数据对象的引用。
18、例如,您可能有一个联系人的列表,其中,每个人都必须有姓名、年龄和电话号码。
19、对于本例来说,您将编写一个存储过程来检索具有特定状态的客户的姓名和主电子邮件地址,就像前面所做的一样。
20、我从国际笔友那里获得的你的姓名和地址。
21、您也许愿意在自己的姓名表示方案中采用这种精巧的形式。
22、它允许在应用程序中的目录中共享号码或姓名。
23、在生产系统中,您很可能还想要有一个带有姓名和密码字段的用户表,还有一个用户登录界面。
24、为了详细描述这一点,我们将使用一个示例(在该例子中我们读出一个员工的姓名),改变这个名字,然后将更改后的结果写回数据库,如清单7所示。
25、去年夏天在希腊发现的碑文碎片背面填满了姓名和数字。(如图)。
26、如果您定义一个用来描述人的复杂类型,那么类型中会有很多元素,比如针对姓名、出生日期、住址、职业等的元素。
27、联系人姓名和公司名称是正确的。
28、当她对接待生报出自己的姓名时,有点咳嗽。
引证解释
⒈ 姓和名字。
引《孙子·用间》:“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謁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今吾间必索知之。”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昔曾参之处费,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
宋苏轼《送路都曹》诗引:“予幼时闻父老言,恨不问其姓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这少年也未详其为何省何府人氏,亦不详其姓名。”
姓名的国语词典
人的姓氏与名字。
姓名的网络释义
姓名
姓名的翻译
姓名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生,生亦声。本义:标志家族系统的字)
(2) 同本义
姓,人所生也。——《说文》
左氏传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春秋·隐公八年》。按,神农母居 姜水, 黄帝母居 姬水, 舜母居 姚虚,因以为姓。故从女生。
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世为著姓。——《后汉书·张衡传》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刘恕《通鉴外纪》
(3) 又如:姓族(大族,望族);姓字(姓氏和名字);姓系(姓氏家族的源流系统);姓第(姓氏行第)
(4) 命,性命
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春秋》
(5) 官吏
百姓兆民。——《国语》。韦昭注:“百姓,百官。”
(6) 平民
填国家,抚百姓。——《汉书》
(7) 子孙的通称
问其姓,对曰:“余子长矣,能奉雉而从我矣。”——《左传》
动词
命名,称呼
项氏世世为 楚将,封于 项,故姓 项氏。——《史记·项羽本纪》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 冉溪。—— 唐· 柳宗元《愚溪诗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ang5 [宝安腔] siang5 [客英字典] s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xiang4 [沙头角腔] siang5 [东莞腔] siang5 [海陆丰腔] siang5 [台湾四县腔] siang5 [陆丰腔] sia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性 | 息正 | 心 | 清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sĭɛŋ | siengh/sienq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名词
(1) 名字;名称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形容词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量词
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ang2 [海陆丰腔] miang2 [梅县腔] miang2 [东莞腔] miang2 [客英字典] miang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2 [陆丰腔] miang3 [宝安腔] mia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名 | 武并 | 明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mĭɛŋ | mjeng/mi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