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以妖言煽惑。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后汉书·刘陶传》:“时 鉅鹿 张角 伪託大道,妖惑小民。”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世间第一妖惑,莫此为甚,而世犹信之不已,何哉?”
惑人的媚态。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 孙寿 甚美而善为妖惑。”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某乃国初方堕於井,遂为龙所驱使,为妖惑以诱人,用供龙所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孌童倡女﹞恣为媟狎于其侧,柔情曼态,极天下之妖惑。”
引证解释
⒈ 以妖言煽惑。
引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
《后汉书·刘陶传》:“时鉅鹿张角伪託大道,妖惑小民。”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世间第一妖惑,莫此为甚,而世犹信之不已,何哉?”
⒉ 惑人的媚态。
引晋袁宏《后汉纪·质帝纪》:“孙寿甚美而善为妖惑。”
唐谷神子《博异志·敬元颖》:“某乃国初方堕於井,遂为龙所驱使,为妖惑以诱人,用供龙所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孌童倡女﹞恣为媟狎于其侧,柔情曼态,极天下之妖惑。”
妖惑的网络释义
妖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夭声。)
(2) 同本义
妖,妍也。——《三苍》
妖夫曳衔。——《楚辞·天问》
妖冶闲都。——《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妖冶,美好也。”
妖姬静女。——清· 侯方域《壮梅堂文集》
(3) 又如:妖妍(艳丽);妖姿(艳丽的姿容);妖异(美艳奇异);妖丽(艳丽);妖靡(艳丽华美);妖蛊(艳丽);妖姬(美女);妖玩(美女)
(4) 怪诞,怪异 。如:妖蜃(传说中的海中怪物,能吐气成海市蜃楼);妖幻(怪异的幻术);妖邪(妖异怪诞)
(5) 妖媚。淫邪,不正
梁冀妻 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后汉书》
(6) 又如:妖红(妇女勾引男子并与其私通);妖妙(妖娆美好);妖惑(惑人的媚态);妖韶(妖绕美好);妖娇(娇美);妖服(妖冶的服装)
(7) 不祥 。如:妖氛(不祥的云气);妖星(古代指预兆灾祸的星,如彗星);妖祥(凶兆和吉兆);妖服(不祥之服)
(8) 邪恶;品质恶劣 。如:妖童(邪恶的小子)
(9) 装束奇特、作风不正派——多指女性 。如:妖妖调调(妖里妖气;俏艳而轻佻);妖里妖气
名词
(1) 古称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左传·庄公十四年》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庄子·人间世》
(2) 又如:妖变(指反常、怪异的现象和事物)
(3) 迷信传说中称害人的怪物
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西游记》
(4) 借指美女 。如:妖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au1 [东莞腔] jau1 [客英字典] jau1 jeu1 [陆丰腔] jau1 [梅县腔] jau1 [台湾四县腔] jeu1 [客语拼音字汇] yau1 yeu1 [海陆丰腔] rau1 [宝安腔] j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妖 | 於喬 | 影 | 宵B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宵B | 效 | qieu/yeu | ʔĭɛ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惑声。本义:疑惑,分辨不清)
(2) 同本义
内惑于郑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为奴婢所惑。——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惑眩(迷乱;混乱);惑疾(迷乱之病);惑变(迷乱变化);惑易(精神失常);惑志(疑心);惑误 (使人疑而误之)
(4) 迷惑,使…辨不清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 下蔡。——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以惑愚瞽。——明· 刘基《卖柑者言》
(5) 又如:惑动(迷惑动摇);惑主(迷惑君主);惑术(迷惑人心之术);惑惑(迷惑);惑众(迷惑众人);造谣惑众;妖言惑众;惑世
(6) 迷恋 。如:惑妄(迷于邪说);惑溺(沉迷)
(7) 迷失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惑失道。后大将军。——《汉书》
形容词
(1) 糊涂,令人不解
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传道受业解惑。——唐· 韩愈《师说》
孰能无惑。
幽暗昏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惑实(糊涂);惑人(昏庸糊涂的人);惑主(昏君);惑突(糊涂,疑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ed6 [宝安腔] fet8 [梅县腔] fet8 [台湾四县腔] fet8 [客英字典] fet8 [东莞腔] fet8 [沙头角腔] fiet8 [海陆丰腔] fet8 [陆丰腔] fet8
◎ 潮州话:hog8(hôk) [揭阳、潮阳]huêg8(huê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或 | 胡國 | 匣 | 德合 | 入聲 | 職 | 合口一等 | 曾 | 登 | ɣuək | ghuok/hu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