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诬陷;陷害。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一折:“他立下十大功,合请受万钟禄,恁将他百样粧诬。”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三折:“这公事凭谁做主,都是他二嫂粧诬。”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看他脚底板上刺着两行硃砂字道:‘ 贺驴儿 寧反南朝,不背北番’,这难道是我粧诬他的。”
引证解释
⒈ 诬陷;陷害。
引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他立下十大功,合请受万钟禄,恁将他百样粧诬。”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这公事凭谁做主,都是他二嫂粧诬。”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看他脚底板上刺着两行硃砂字道:‘ 贺驴儿寧反南朝,不背北番’,这难道是我粧诬他的。”
妆诬的国语词典
诬蔑、陷害。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他立下十大功,合请受万锺禄,恁将他百样妆诬。」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这公事凭谁做主,都是他二嫂妆诬。」也作「赃埋」、「赃诬」。
妆诬的网络释义
妆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爿(
)声。本义:梳妆打扮)(2) 同本义
妝,饰也。——《说文》。字亦作娤。
不待饰装(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靓莊(妆)刻饰。——司马相如《上林赋》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
(3) 又
梦啼妆泪红阑干。
绿云扰扰,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鲍照《拟行路难》
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王实甫《西厢记》
(4) 又如:妆束(打扮的样式);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妆严(妆束;打扮)
(5) 假装。同“装”
叉手躬身,妆聋做哑。——王实甫《西厢记》
(6) 又如:妆谎子(装腔,作假);妆晃(装门面,摆样子)
名词
(1) 女子身上的妆饰、脂粉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
(2) 又如:艳妆;浓妆;妆光(盛装的容貌);妆盒(盛梳妆品的盒子);妆泪(女子的粉泪);妆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
(3) 演员身上的装饰 。如:卸妆
(4) 装饰的式样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唐· 李群玉《黄陵庙》
(5) 又如:宣和妆;宫样十八九妆;妆束(服饰);妆梳(梳妆打扮的款式);妆饰(打扮的样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3)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4)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5) 抹杀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 王度《古镜记》
(6) 冤屈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