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虏

nú lǔ [ nu lu]
繁体 奴虜
注音 ㄋㄨˊ ㄌㄨˇ

词语释义

1.俘虏;奴隶。 2.视作俘虏﹑奴隶。

词语解释

  1. 俘虏;奴隶。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为奴虏。”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 汉王 侮慢人,駡詈诸侯王如奴虏耳。”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不幸而为奴虏之胎,一出世即永为奴虏矣……子子孙孙世袭为隶。”

  2. 视作俘虏、奴隶。

    《史记·项羽本纪》:“及 秦 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 秦 吏卒。”

引证解释

⒈ 俘虏;奴隶。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为奴虏。”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汉王侮慢人,駡詈诸侯王如奴虏耳。”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不幸而为奴虏之胎,一出世即永为奴虏矣……子子孙孙世袭为隶。”

⒉ 视作俘虏、奴隶。

《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奴虏的网络释义

奴虏

  • 【词目】奴虏
  • 【拼音】nú lǔ
  • 【注音】ㄋㄨˊ ㄌㄨˇ
  • (1).俘虏;奴隶。
  • (2).视作俘虏、奴隶。
  • 汉字详情

    [nu]
    部首: 323
    笔画: 5
    五笔: VC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E
    四角: 4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2) 同本义

    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说文》

    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周礼·司厉》

    从群奴而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奴惊

    庸奴。——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后多指男奴。如:奴厮儿(小男仆);奴辈(奴仆之辈,奴才们);奴兵(奴仆;供役之人);奴颜(奴才相);奴戮(施以刑辱,使为奴隶);奴虏(俘虏;奴隶)

    (4) 对人的鄙称

    要当生缚此奴。——房玄龄《晋书》

    (5) 又如:奴胎(对乐户子女或奴婢的贱称;骂人话,犹贱种);胡奴;狂奴;奴官(出身卑贱的小军官);奴下(才能低下的人)

    (6) 自称

    (7) 古代男女自称的谦词。如:奴哥(对女人的昵称);奴奴(犹奴家)

    (8) 贱称。如:田舍奴

    (9) 古时青年女子的自称,或称“奴家”

    奴家年青,如何敢受礼。——施耐庵《水浒传》

    动词

    (1) 看作奴仆;贬低;使沦为奴隶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韩愈《原道》

    (2) 又如:奴化;奴视(视之如奴,轻视之意)

    (3) 水不流动

    不流曰奴。——《水经注》

    英文翻译

    slave,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no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u2 [海陆丰腔] nu2 nung2 [梅县腔] nu2 [宝安腔] lu2 [客语拼音字汇] nu2 [陆丰腔] nu3 [客英字典] nu2 [台湾四县腔] nu2 nung2 [东莞腔] l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乃都平聲開口一等no/nunu
    [lu]
    部首: 608
    笔画: 8
    五笔: HALV
    五行:
    仓颉: YPKS
    四角: 21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从毌( guàn),虍( )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2) 同本义

    虏,获也。——《说文》

    献民虏者操右袂。——《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

    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虏楚将 屈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虏赵王。——《战国策·燕策》

    (3) 亦指虏掠、抄掠

    珠柙离丘体,珍宝见剽虏。——张载《七哀》

    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史记·韩长孺列传》

    (4) 又如:虏掠(虏获掠夺);虏夺(虏掠抢夺);虏暴(残害暴虐他人,一如奴隶);虏略(虏获掠夺)

    名词

    (1) 俘虏

    乘奔逐北,斩首捕虏十余万。——《盐铁论·诛秦》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为降虏手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

    为奔亡之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乞为囚虏。——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虏囚(俘虏);虏役(奴役);虏伏(如俘虏一样降服)

    (3) 奴仆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虏役(奴仆);虏使(役使之如奴隶)

    (5) 指敌人;叛逆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虏尘(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7) 古时对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蔑称

    诟虏帅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奉西北之虏。——宋· 苏轼《教战守》

    (8) 又如:虏人(胡人);虏民(胡族的人民); 虏廷(胡虏的朝廷); 虏使(胡虏的使臣)

    英文翻译

    to capture, imprison, seize; a prison

    方言集汇

    ◎ 粤语:lo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