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三抱金砖

nǚ dà sān bào jīn zhuān [nü da san bao jin zhuan]

词语释义

女大三抱金砖,是汉语俗语,指的是结婚双方女方比男方大三岁。

汉字详情

部首: 323
笔画: 3
五笔: VVVV

英文翻译

woman, girl; feminine; rad. 38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sān [san]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GG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M
四角: 10101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英文翻译

thre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saam3
◎ 客家话:[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丰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潮州话:san1 sam1 (saⁿ sam)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蘇甘平聲開口一等sam
bào [bao]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Q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PRU
四角: 57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2) 同本义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遂相与一抱而别。——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犹抱薪救火。——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抱石(怀石。指投水而死);抱嫁(苏州风俗。女子出嫁时由阿舅抱上花轿);抱冰(比喻刻苦自励)

(4) 捧着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之下。——《韩非子·和氏》

(5) 又如:抱璞(春秋楚人卞和发现一块玉璞,献给楚灰王、武王,两次都被认为是顽石,并刖去双足。后楚文王即位,卞和又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文王命人剖璞,果系美玉,称和氏璧)

(6) 环绕

清江一曲抱村流。——唐· 杜甫《江村》

陵峦抱江城。——李白《见会公谈陵阳山水》

(7) 又如:清溪抱村

(8) 怀藏,心里存有

大师,抱天时,与大师同车。——《周礼·大史》

然则抱此无涯之憾。——清· 袁枚《祭妹文》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明· 宗臣《报刘一丈先生书》

(9) 又如:抱学(心怀学问);抱敌对态度;抱才(怀才);抱志(胸怀大志);抱思(怀念);抱恩(怀念恩惠)

(10) 通“保”。保护,爱护

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

(11) 持守;奉 。如:抱真(保持真性);抱节(坚守节操);抱德(持守德性)

(12) 背负;带着 。如:抱疹(抱疾,抱恙,有病在身)

(13) 生育

亦既抱子。——《诗·大雅·抑》

(14) 又如:抱出笼(本指刚出笼的小鸡,喻不老练、不在行的人);抱子(生子)

(15) 领养孩子 。如:抱了别人一个孩子;抱领(领养)

(16) 孵

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抱其卵。——《方言》

(17) 又如:抱小鸡儿;抱空窝(老母鸡孵没蛋的窝)

(18) 〈方〉∶ 大小合适 。如:这件衣服抱身儿;这双鞋抱脚

名词

怀,胸怀

念离(离别)独伤抱。——唐· 韦应物《寒食日寄诸弟》

量词

表示两臂合围的量,—抱之大或一抱之多 。如:这棵树有一抱粗;两抱草

英文翻译

embrace, hold in arms, enfold

方言集汇

◎ 粤语:bou6 pou5
◎ 客家话:[宝安腔] pau3 [客语拼音字汇] pau1 po1 [陆丰腔] bau1 pau5 [梅县腔] pau5 [海陆丰腔] pau6 [客英字典] pau5 [沙头角腔] pau5 [东莞腔] pau5 [台湾四县腔] pau5
◎ 潮州话:po6 pao6(phŏ phă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浩上聲開口一等bʰɑubaux/bav
jīn [jin]
部首: 805
笔画: 8
五笔: QQQQ
五行:
仓颉: C
四角: 801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2)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说文》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尔雅·释地》

系于金柅。——《易·妒》

惟金三品。——《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铂的通称;古代指银子);金背(镜子);金钥(门销或金属门环、门闩);金荷(金属制成的荷叶状独台);金铺(本指门上衔接门环部分的带有虎头等花纹的装饰物,亦指门环);金钟(金属酒杯)

(4) 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5) 刀、剑、箭等兵器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6) 又如:金吾(手执的铜制仪仗棒);金革;金翅(兵舰名);金猊(用金属铸成狻猊状的香炉);金钩(刀名);金创,金伤(为兵器所创的伤痕)

(7) 刑具。如:金印(在流放犯人脸上刺的字)

(8) 印;虎符。如:金紫(秦·汉时丞相所用金印紫绶的简称);金爵(指金印紫绶的爵位);金虎符(古时发兵符信);金窠(金印。窠,指其空白处)

(9) 犁铧头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周礼》

(10) 钏、镯一类妆饰品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1) 又如:金步摇(女子的首饰名);金粉(妇女妆饰用的花钿和铅粉);金雀(妇女装饰用的头钗)

(12) 化学元素名。金子 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黄色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浸蚀;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如金币、首饰、金牙)而加入铜、银、锌、镉及其它金属熔成合金

得遗金。——《后汉书·列女传》

指金于野。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金玉其外。

(13) 又如:赤金(纯金);金篦儿(一种篦子状的金首饰);金钗客(妓女的讳称);金绳(古代封禅仪式中用的金线);金赀(金银财宝)

(14) 钱财;货币

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所赐金帛。——汉· 刘向《列女传》

橐金数千。——清· 张廷玉《明史》

输不必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5) 又如:金粟(钱与米);金罚(以金钱赎罪的处罚法);金选(古代用来赎罪的罚金。也称“金铢”);金财(金钱财货)

(16) 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 。如:鸣金收兵;金声(钲声。代表止兵之意);金鼓(金钲和鼓);金钲(乐器名。镯铙之类)

(17) 铜 。如:金铎(古代军中所用的铜铃);金茎(铜柱。为擎承露盘之用);金壶(古时的计时器。即铜壶);金翟(铜铸的人像。同金狄,铜狄)

(18) 月 。如:金蟾(月的别名);金兔(月光);金波(形容月光浮动。也指月光)

(19) 太阳 。如:金锣(比喻太阳);金燧(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种器具);金鸦(金乌。太阳)

(20) 水银 。如:金泥(古代封禅之礼。以水银和金粉为泥,用来封玉牒);金丹(道士用金石炼制而成的药)

(21) 星名。金星的简称

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隋书·天文志》

(22) 朝代名 。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23) 古州名 。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24) 古代货币单位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易之以写金。——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5) 姓

形容词

(1) 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金象(金色本相);金缕(金色丝线);金兽(门环上的金色衔环);金蚕(金色的蚕);金蛇(金色的小蛇);金蛾(金色的蛾形图案);金凤(金色的凤凰)

(3) 比喻尊重、贵重 。如:乌金墨玉;金榜留名;金诺(对他人守信不渝的美称);金言(珍贵、宝重的言辞;佛陀的教言为金言);金交(比喻友谊深厚)

(4) 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如:金阵(坚固的兵阵);金城;金汤;金堤(形容堤防的巩固)

(5) 比喻声音美妙

(6) 富贵 。如:金宫(华美的宫室);金穴(极富贵的人家)

(7) 皇帝的,天子的 。如:金貂(汉以后皇帝侍臣的冠饰);金箓(天帝的诏书)

英文翻译

gold; metals in general; money

方言集汇

◎ 粤语:gam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m1 [客英字典] gim1 [海陆丰腔] gim1 [梅县腔] gim1 [东莞腔] gim1 [宝安腔] gim1 [陆丰腔] gim1 [台湾四县腔] gim1 [客语拼音字汇] g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吟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kĭĕmkim/kym
zhuān [zhuan]
部首: 517
笔画: 9
五笔: DFNY
五行:
仓颉: MRQNI
四角: 156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专声。本义:用粘土烧成的长方形块状建材)

(2) 同本义

是犹以塼涂塞江海也。——《荀子·正论》。注:“塼涂,以涂垒塼也。”

蒙诏赐银百两,已于扬州小郊北地烧砖。——《颜氏家训》

(3) 又如:青砖;红砖;砖匠(从事铺方砖或雕砖的工人);砖橛子(碎砖;断砖);砖位(古代朝官班位的标识);砖塔(以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佛塔);砖块(块砖)

(4) 像砖的东西。如:金砖;茶砖;冰砖

英文翻译

tile, brick

方言集汇

◎ 粤语:zyu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