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奴

xī nú [ xi nu]
注音 ㄒ一 ㄋㄨˊ

词语释义

1.《周礼.天官.序官》"奚三百人"汉郑玄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后因称奴仆为"奚奴"。 2.指北方少数民族之为奴者。 3.用作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词语解释

  1. 《周礼·天官·序官》“奚三百人” 汉 郑玄 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后因称奴仆为“奚奴”。

    唐 李商隐 《李贺小传》:“恆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宋 陆游 《观花》诗:“暮归奚奴负锦囊,路人争看 放翁 狂。” 郁达夫 《题写真答荃君》诗之二:“乱世何人识典謨,遗民终老作奚奴。”

  2. 指北方少数民族之为奴者。

    唐 曹唐 《暮春戏赠吴端公》诗:“深院吹笙闻 汉 婢,静街调马任奚奴。” 明 詹同 《出猎图》诗:“酪浆跪进玛瑙盘,黄面奚奴眼睛緑。”

  3. 用作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淳绍岁币》:“ 绍兴 癸丑,国信使 郑汝谐 一诗云:‘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

引证解释

⒈ 后因称奴仆为“奚奴”。

《周礼·天官·序官》“奚三百人” 汉郑玄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
唐李商隐《李贺小传》:“恆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宋陆游《观花》诗:“暮归奚奴负锦囊,路人争看放翁狂。”
郁达夫《题写真答荃君》诗之二:“乱世何人识典謨,遗民终老作奚奴。”

⒉ 指北方少数民族之为奴者。

唐曹唐《暮春戏赠吴端公》诗:“深院吹笙闻汉婢,静街调马任奚奴。”
明詹同《出猎图》诗:“酪浆跪进玛瑙盘,黄面奚奴眼睛緑。”

⒊ 用作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宋周密《齐东野语·淳绍岁币》:“绍兴癸丑,国信使郑汝谐一诗云:‘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

奚奴的国语词典

僮仆。

奚奴的网络释义

奚奴

  • “奚奴”,又“昆仑奴”,奚,魏晋时西南少数民族名;又为中原人对异族蔑称之一,与蛮、夷同。晋陶侃,奚人,为士族所轻,亦被称为“奚奴”。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08
    笔画: 10
    五笔: EX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BVIK
    四角: 2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左为手(爪),右为绳索捆着的人。本义:奴隶,又专指女奴)

    (2) 同本义

    凡奚隶聚而出入者,则司牧之。——《周礼·秋官·禁暴氏》。孙诒让正义:“奚为女奴,隶为男奴也。”

    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周礼·天官》

    (3) 又如:奚女(婢女);奚奴(女奴。今泛指奴仆);奚童(奚僮。未成年男仆);奚隶(男女奴隶)

    (4) 大腹

    奚,大腹也。从大,籀文系省声。——《说文》

    晋祁奚。——《左传》

    (5) 又如:奚奚(大腹便便的样子)

    (6) 姓

    代词

    (1) 什么,何

    奚取焉。——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复奚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为我属地,我自济之,与俄奚涉焉?——《清史稿》

    (2) 又如:奚如(何如);奚距(何尝)

    (3) 哪个

    奚方能已之乎?——《列子》

    (4) 如何、怎样;多少; 会怎么样

    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

    奚惆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奚喋喋为。——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其奚决焉。——清· 刘开《问说》

    (5) 因何缘故

    骨肉奚无情?——《卖女行》

    (6) 又如:奚而(犹为何;如何);奚似(奚若。何似);奚如(如何,怎样)

    英文翻译

    where? what? how? why?;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hai4
    ◎ 客家话:[梅县腔] he.1 hi2 he.2 [客语拼音字汇] hi1 [客英字典] hi1 he1 [台湾四县腔] hi1 [宝安腔] hi1 [海陆丰腔] hi1 [陆丰腔] hi1
    ◎ 潮州话:何衣5 ,hi5(hî)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雞齊開平聲開口四等ghe/heiɣiei
    [nu]
    部首: 323
    笔画: 5
    五笔: VC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E
    四角: 4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2) 同本义

    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说文》

    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周礼·司厉》

    从群奴而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奴惊

    庸奴。——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后多指男奴。如:奴厮儿(小男仆);奴辈(奴仆之辈,奴才们);奴兵(奴仆;供役之人);奴颜(奴才相);奴戮(施以刑辱,使为奴隶);奴虏(俘虏;奴隶)

    (4) 对人的鄙称

    要当生缚此奴。——房玄龄《晋书》

    (5) 又如:奴胎(对乐户子女或奴婢的贱称;骂人话,犹贱种);胡奴;狂奴;奴官(出身卑贱的小军官);奴下(才能低下的人)

    (6) 自称

    (7) 古代男女自称的谦词。如:奴哥(对女人的昵称);奴奴(犹奴家)

    (8) 贱称。如:田舍奴

    (9) 古时青年女子的自称,或称“奴家”

    奴家年青,如何敢受礼。——施耐庵《水浒传》

    动词

    (1) 看作奴仆;贬低;使沦为奴隶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韩愈《原道》

    (2) 又如:奴化;奴视(视之如奴,轻视之意)

    (3) 水不流动

    不流曰奴。——《水经注》

    英文翻译

    slave,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no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u2 [海陆丰腔] nu2 nung2 [梅县腔] nu2 [宝安腔] lu2 [客语拼音字汇] nu2 [陆丰腔] nu3 [客英字典] nu2 [台湾四县腔] nu2 nung2 [东莞腔] l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乃都平聲開口一等no/nu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