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势

fèn shì [ fen shi]
繁体 奮勢
注音 ㄈㄣˋ ㄕˋ

词语释义

犹愤激。

词语解释

  1. 犹愤激。

    《汉书·高帝纪上》:“独 羽 怨 秦 破 项梁 ,奋势,愿与 沛公 西入关。”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愤激也。”

引证解释

⒈ 犹愤激。

《汉书·高帝纪上》:“独羽怨秦破项梁,奋势,愿与沛公西入关。”
颜师古注引晋灼曰:“愤激也。”

奋势的网络释义

奋势

  • 奋势,是汉语词汇,读音是fèn shì,意思为愤激,即愤怒激动。
  • 汉字详情

    fèn [fen]
    部首: 308
    笔画: 8
    五笔: D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W
    四角: 40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2) 同本义

    奮,翚也。——《说文》

    奋隼归凫。——张衡《西京赋》

    羽翼奋也。——《淮南子·原道》

    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尔雅·释鸟》

    不能奋飞。——《诗·邶风·柏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奋翅(振翼起飞);奋翼(振翼高飞);奋翔(振翼高飞);奋鳞(龙腾飞);奋翮(展翅,振羽)

    (4) 鼓起劲来,振作

    奋,振也。——《广雅·释言》

    拔刀奋起,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奋烈(振奋威武);奋信(振奋伸张);奋武扬威(振奋勇气,施展威风);奋气(奋发振作)

    (6) 震动

    雷出地奋。——《易·豫》

    奋,动也。——《广雅》

    (7) 又如:奋首(摇头,表示疲困);奋髯(抖动胡须);奋蹄(振蹄)

    (8) 奋力;施展;发挥

    奋至德之光。——《史记·乐书》。集解:“发也。”

    王奋厥武。——《诗·大雅·常武》

    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 又如:奋张(有力地伸展、张开);奋末(四肢用力)

    (10) 挥动;举起;舞动

    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明· 魏禧《大铁椎传》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11) 又如:奋臂(有力地举臂,表示振奋);奋袂(举袖,挥袖,形容振奋);奋笔(提笔疾书);奋戈(使劲挥舞干戈)

    英文翻译

    strive, exert effort; ar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fan5

    宋本广韵

    shì [shi]
    部首: 217
    笔画: 8
    五笔: RVY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IKS
    四角: 55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力,埶( )声。本义:权力;权势)

    (2) 同本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

    (4) 力量;威力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威望);势倾人主(威风势力压倒了皇帝);势派(气势;气派)

    (6) 形势;情势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势促(形势所迫);势面(世面);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大势所趋;守势;势胜(形势优越)

    (8) 姿态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9) 又如:装腔作势

    (10) 形状;样式;架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11) 又如:势相

    模样(样子);势况(样子,模样);势沙(势杀、势煞、势霎。样子;模样);势样(样子;姿势)

    (12) 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3) 人及动物的睾丸

    淫者割其势。——《晋书·刑法志》

    (14) 又如:势不知有无(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一切。势:指男子生殖器)

    (15) 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6) 势头;趋势;时机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清稗类钞·战事类》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庙之中。——《史记·项羽纪赞》

    (17) 又如:势如破竹

    (18) 姓

    英文翻译

    power, force; tendency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