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

fēn shí [ fen shi]
繁体 分時
注音 ㄈㄣ ㄕˊ

词语释义

分时 fēnshí

(1) 在一台高速处理机上通过交叉进程操作,几乎同时地执行几个彼此独立的进程

time-share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time-share]在一台高速处理机上通过交叉进程操作,几乎同时地执行几个彼此独立的进程 分时操作系统 (time-sharing system),“分时”的含义:分时是指多个用户分享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多个程序分时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分时操作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主机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分时操作系统是一个多用户交互式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主要分为三类:单道分时操作系统,多道分时操作系统,具有前台和后台的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将CPU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段,称为时间片。操作系统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服务。

分时的国语词典

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具有许多独立、低速并可同时使用之线上工作站的处理系统。每一个工作站有直接和中央处理机交谈的能力。特殊的程式使中央处理机可由一个工作站转到另一个工作站,并且在每一个分配到的时段中,执行此一工作的一小部分,直到全部做完或所分配的时间到为止。

分时造句

我一直在为春天写诗,却写不尽春分时刻生命的秘密,春雨滋润万物,小草呼唤生命,而你正在开始新的梦想征程,春分时节,愿你把新的梦想圆满实现。
但村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洲上生活,将孩子丢在黄石上学确实不方便,所以尽管新村已建成,但洲内的学校并没有撤,依然还保留着一个教学点。
作为综合病虫害治理计划的一部分时,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尤其有效。
春分时节,青山翠绿水清,桃花红杨柳绿,烟雨如丝心思念,春风似棉传问候,短信真心送祝福,祝春分快乐!前程似锦!
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牧群中的牛只会三五成群地建立深厚的友谊,一起度过大部分时光,他们互相照料和舔舐对方,以表达彼此间的情谊。
春色迷人入双眼,春意盎然悦心间,春雨淅沥浪漫下,春光明媚百花开,春潮洋溢温馨露,春心荡漾乐逍遥,春分时节送祝福,春风得意送给你。春分节气,祝你快乐!
生活不是看你最好到什么程度,而是看你能稳定到什么样的平均水平。就算你当过一秒钟的世界之王,只要绝大部分时间你在捡垃圾,那么你就是个流浪汉。
研究表明,这很不愉快,因为当你大脑试着猜测串音谈话中错过的部分时,你不能集中精力。
要分离,除非是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是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是官做了吏!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冯梦龙。
天高云淡,秋色长天碧空染;枫叶正红,停车最爱枫林晚;五谷丰登,秋收季节绽笑颜;秋风送爽,抬头眺望南飞雁;瓜果梨桃,生活滋味比蜜甜。祝你秋分时节赏秋景,美不胜收笑开颜,生活事业双丰收,日子过得比蜜甜!
由于不服输的天性,当对手在科比面前得分时他总是会亲自出马。
分时度假和产权酒店成为旅游消费者的新亮点。
虽然这个丹麦的自治领由于最近的气候变化气温稍微升高了一点,但以后的大部分时间内它还将保持冰天雪地,荒无人烟。
秋风送爽,秋分时节天渐凉,冷暖记心上;走一走,望一望,看够风景心舒畅;落叶黄,易悲秋,四季更替调心绪;营养跟上多锻炼,身体才能更加棒!
秋分田野收获忙,喜鹊喳喳报吉祥。玉米饱满泛金光,南瓜滚圆味道香。愿你如秋分时的田野,金光闪闪,收获满满,幸福吉祥!
水天一色共长空,日西斜,万山红。问候随波动,思绪一重重。秋分时节秋更浓,寒潮入夜霜凝冻。多保重,应无恙,祝君幸福又安康。秋分快乐!
日分时走势图上更是大幅震荡。
真是难以理解我们居然回到了中国,回到了我们的几乎是我们祖国的大陆,因为我们的外祖父母在这儿度过了他们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我们的父亲也出生在这儿。
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
由于单周控制单元中的积分器需采用模拟电路实现,模拟电路积分时间常数易受电路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汉字详情

fēn,fèn [fen]
部首: 201
笔画: 4
五笔: W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CSH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fēn

动词

(1) (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名词

(1) 表示分数 。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如:春分;秋分

量词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副词

(1) 分头;分别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形容词

(1) 分出的(部分) 。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纷”。乱,杂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fèn

名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动词

(1) 甘愿;满意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2) 又如:分甘(甘愿)

(3) 意料;料想

自分已死久矣。——《汉书·苏武传》

(4) 又如:分定(命中注定)

(5) 另见 fēn

英文翻译

divide; small unit of time etc.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fa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1 fun5 [陆丰腔] fun6 fun1 [客英字典] fun1 fun5 [东莞腔] fun1 [梅县腔] fun1 fun5 bun1 [宝安腔] fun1 | fun3 | bu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bun1 fun1 fun4 [台湾四县腔] fun1 fun5 bun1 [海陆丰腔] fun1 fun6 bun1
◎ 潮州话:hung1 hung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府文平聲合口三等pyon/piun
shí [shi]
部首: 429
笔画: 7
五笔: JFY
五行:
仓颉: ADI
四角: 64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2) 同本义

时,四时也。——《说文》

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释名》

谓其三时不害。——《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

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时事之征也。——《左传·闵公二年》

时者,所以记岁也。——《管子·山权数》

四时者,天之吏也。——《淮南子·天文》

四时和谓之宝烛。——《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

敬授人时。——《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左传·桓公六年》

(3) 又如:时气(时令,气候);时若(四时和顺);时食(四季应时的食品);时耕(春耕);时夏(夏季);时暑(夏天的炎热);时景(春景);时禽(随节候而出现的鸟);时享(宗庙四时的祭祀);时序(季节的顺序,时间的先后);时祀(按四季所举行的祭祀);时田(四时田猎。指古代帝王、贵族四时到野外打猎,并行军事训练);时令病(在一定季节流行的疾病);时衣(四时的衣服);时芳(应季节而开放的花)

(4) 时辰 ,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时,时辰也。十二时也。——《韵会》

觯俟时而酌。——《仪礼·既夕记》。注:“朝兮也。”

以时启闭。——《周礼·阍人》

时数辞违。——《太玄·玄数》

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汝州作》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从已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三国演义》

(5) 又如:报时;此日此时;时辰钟(时钟,钟表);晡时(下午四时左右);午时(白天11点至1点);子时(夜间11点至1点)

(6) 时间;时候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庄子·养生主》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心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女时昔作儿,生小出野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费时(耗费时间);多时(很长时间);时晌(时饷。时间);时子(时候);时目(时下的眼光);时出(得其时而出)

(8) 时尚,时俗

李氏子 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唐· 韩愈《师说》

(9) 时运;命运

死之短长,时也。——《左传》

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 陆游《登慧照寺小阁》

(10) 又如:时衰(时运衰落);时道(时运;机会);时蹇(时运不佳)

(11) 时机;机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孟子·梁惠王上》

(12) 又如:失时;时乖运蹇

(13) 动词的时态 。如:过去时;将来时

(14) 钟点 。如:三时三十分十五秒

(15) 片刻,一会儿或瞬间 。如:一时找不到;时暂(短暂时间);时霎(片刻,很短的时间);时复间(一时间,暂时)

(16) 岁月,光阴

时不久留。——《吕氏春秋》

(17) 指时势或时局

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

(18) 又如:时化(时势的变化);时艰(时局的艰难困苦)

(19) 代,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吕氏春秋·察今》

变法者因时而他。——《吕氏春秋·察今》

(20) 又如:时世(时代,时局);时年(时代)

(21) 气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清· 方苞《狱中杂记》

(22) 姓

形容词

(1) 合时宜的,适时的

时雨降矣。——《庄子》

(2) 又如:时豪(穿着入时;时髦);时谚;时文;时服(当时通行的服装;时兴的服装)

(3) 当时的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时忌(当时的忌讳);时辈(当时的名流、贤达);时彦(当时的英才);时人(当时的人);时势;时语(当时的口语);时豪(当时的豪强);时俊(当代或当时的贤俊)

(5) 通“是”。善,好

尔酒既旨,尔殽既时。——《诗·小雅·怡弁》

副词

(1) 相当于“常常”、“经常”

时与出游猎。——《史记·吕太后本纪》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陶潜《归去来兮辞》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时闻(常常聆听);时常(常常;经常);时形(经常出现)

(3) 相当于“有时”、“偶尔”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明史·海瑞传》

(4) 按时,到时候

谨食之,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5) 叠用,表示时而这样,时而那样;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如:时冷时热

(6) 当时,这时,那时

时秦昭王与楚婚。——《史记》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

时大风雪。——《资治通鉴》

代词

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

时,是也。——《尔雅》

黎民于变时雍。——《书·尧典》。传:“是也。”

孝友时格。——《仪礼·士冠礼》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诗·周颂·噫嘻》

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荀子·非十二子》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诗·秦风·驷》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动词

(1) 适时;合于时宜

风雨之不时。——《荀子》

(2) 又如:时菊(应时开的菊);时雪(应时的雪);时味(应时的美味);时果(应时的水果);时物(应时的作物);时花(应时开的花);时鸟(应时而鸣的鸟);时材(应时的才能);时风(应时的风);时馐(应时的美味);时稼(应时的作物)

(3) 通“伺”。伺候;等待

孔子时其亡无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时其饥饱,达其怒心。——《庄子·人间世》

来丹遂执剑从黑卵,时黑卵之醉偃于牖下,自颈至腰三斩之。——《列子·汤问》

(4) 又如:时行(等待时机而行;及时而作);少时(稍等)

(5) 处,处于

宜于时通,利以处穷。——《荀子》

(6) 承,承受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书·舜典》

英文翻译

time, season; era, age, period

方言集汇

◎ 粤语:s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2
◎ 潮州话:s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