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谓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尚书 泰誓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成语用法
奇技淫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引证解释
⒈ 谓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
引《书·泰誓下》:“﹝商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孔颖达疏:“奇技谓奇异技能,淫巧谓过度工巧。二者大同,但技据人身,巧指器物为异耳。”
清管同《禁用洋货议》:“昔者,圣王之世,服饰有定制,而作奇技淫巧者有诛。”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从前乡下不都是用个铜罐在灶窝里燉水么,哪一个肯化三块半洋钱去买这样奇技淫巧的东西!”
奇技淫巧的国语词典
奇异而眩人耳目的技能或事物。《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臣是天朝的大臣,应该按照国家的制度办事。什么火车、轮船,走的虽快,总不外乎奇技淫巧。」也作「奇伎淫巧」。
奇技淫巧的网络释义
奇技淫巧
反义词
奇技淫巧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ī
形容词
(1) (字源见奇(
)。本义:奇特,奇异)(2) 单数,偶之对
奇,一曰不耦。——《说文》
阳数奇。——《白虎通·嫁娶》
一算为奇。——《仪礼·乡射礼》
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山海经·海外西经》
每奇日,未尝不视朝。——《资治通鉴》
(3) 又如:奇日(奇数之日。即单日);奇左(仅有左臂);奇肱(仅有一臂。又指古代神话中的国名);奇偏(偏于一方面,片面)
(4) 非法的 。如:奇车(不合制度的车);奇请它比(于法律正文以外,另行请示或比附他例判案)
(5) 不顺当的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王维《老将行》
(6) 又如:奇人(坎坷不遇之人);数奇(命运不好);奇薄(数奇命薄。命运不好);奇蹇(命运不好)
(7) ∶药味合于单数或单味药的 。如:奇方
名词
(1) 余数,零头,不足整数者
时有奇羡。——《史记·货殖列传》。索隐:“余衍也。”
操其奇赢。——《汉书·食货志》。注:“谓有余财。”
旁入奇利。——《管子·禁藏》。注:“余也。”
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奇得(多余的利益);奇羡(商贾买卖的赢利);奇零(不满整数的数目);奇赢(以余财蓄积奇异的货物)
(3) 姓
(4) 另见
qí
形容词
(1) (会意。从大,从可,可亦声。本义:奇异,怪异)
(2) 同本义
奇,异也。——《说文》
奇服怪民不入宫。——《周礼·阍人》
国君不乘奇车。——《礼记·曲礼》
奇生怪。——《国语·晋语》
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荀子·非相》。注:“奇伟誇大也。”
余幼好此奇服兮。——《楚辞·屈原·涉江》
有奇字素无备者。——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邑人奇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奇已。——清· 周容《芋老人传》
奇花初胎。——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奇挺(奇异挺拔;奇异超群);奇怀(奇异的想法);奇缘(奇特的缘分);奇古(奇特古朴);奇辟(奇特异常);奇节(奇特的节操);奇险(奇特险怪)
(4) 珍奇;稀奇
此奇货可居。——《史记·吕不韦传》
(5) 又如:奇稀(奇希。希奇);奇货(珍奇少见的物品或货物);奇珍(奇异珍贵之物);奇花异卉(稀奇少见的花草)
(6) 出人意外,诡变莫测
以奇用兵。——《老子》。注:“诈也。”
(7) 又如:奇咳(奇祕);奇正(兵法术语。设计邀截袭击为奇,对阵交锋为正);奇病(奇怪的病)
(8) 新奇 。如:奇靡(新奇华丽);奇纵(新奇豪放);奇律(新奇的乐律)
(9) 非凡;佳;妙 。如:奇优(出类拔萃的优伶);奇度(非凡的气度);奇相(非凡的相貌);奇笔(奇妙的书法);奇方(奇妙的丹方)
副词
极端,极其,非常,异常 。如:奇大;价钱奇贵;奇效的药水
动词
(1) 引起惊讶;感到惊异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2) 又如:不足为奇;奇诧(惊奇,诧异);奇骇(非常惊异;奇特惊人)
名词
(1) 泛指一切奇特的、异乎寻常的人或事物 。如:奇门(一种迷信术数。认为可依此推算预测人的吉凶祸福)
(2) 姓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1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宝安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羈 | 居宜 | 見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B | gʰĭe | kie/ky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2) 同本义
技,巧也。——《说文》
尚技而贱车。——《礼记·坊记》。注:“犹艺也。”
无他抚。——《大学》
他技,奇巧异端也。——《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注
人多技巧。——《老子》。注:“工匠之巧也。”
能有所艺者技也。——《庄子·天地》
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技盖至于此。——《庄子·养生主》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技之奇妙。——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技亦灵怪。——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技量(本事;能耐);技穷(方法用尽,本领使完);技擅穿杨(形容射箭技艺高超);技俩(技能;手段);技法(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4) 歌舞。亦指以歌舞为业的艺人
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新唐书·元载传》
天下之善技。——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李伶为绝技。
(5) 又如:技和(宋代杂剧的散段);技人(表演歌舞的艺人);技乐(善于吹弹歌舞的人)
(6) 工匠,从事一些行业或手工业的人
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荀子·富国》
(7) 又如:百技(各种行业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i3 [宝安腔] ki3 [客英字典] ki3 [海陆丰腔] ki3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陆丰腔] gi3 [台湾四县腔] ki3 gi1 [东莞腔] k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技 | 渠綺 | 羣 | 支B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giex/gyee | gʰĭe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侌(
)声。本义:浸淫;浸渍)(2) 同本义
淫,侵淫随理也。——《说文》。徐锴注:“随其脉理而浸渍也。”
善防者水淫之。——《考工记·匠人》
女娲积芦苇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注:“平地出水为淫水。”
(3) 涂染
谏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周礼》。郑玄注:“淫,薄粉之,令帛白”
(4) 又如:淫溢(逐渐浸染)
(5) 特指通奸; 奸淫
男女不淫。——《管子·小匡》
(6) 又如:淫奔(淫乱放荡;私跟男子交往);淫垢(淫媾。奸污);淫污(奸污)
(7) 放纵;恣肆
其无淫于观。——《书·无逸》。疏:郑玄云:“淫,放恣也。”
(8) 引申为骄纵。如:淫汰(骄纵奢侈);淫行(纵欲放荡的行为);淫放(纵欲放荡);淫暴(放纵暴戾);淫纵(纵欲淫乱)
(9) 贪欲;贪心
吾闻国之昏,不由声色,必由奸利好乐声色者淫也,贪奸者惑也。——汉· 刘向《说苑·反质》
(10) 又如:淫心(贪心);淫思(淫欲之念)
(11) 惑乱,沉湎;沉浸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
(12) 又如:淫溺(迷恋沉溺。多指酒色。耽于积习;沉迷于癖好)
(13) 僭越 。如:淫名(超越本分的称号);淫黩(超越分际而亵读轻慢)
(14) 侵淫;侵犯
足於性者,天损不能入;贞於期者,时累不能淫。李善注:“淫,犹侵也”。——《文选·陆机》
(15) 通“游”(
)。遨游不淫意于法之外。——《管子·明法》。孙星衍云:“《韩非子·有度》篇淫作游。”
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楚辞·招魂》。洪兴祖补注:“淫,游也。”
形容词
(1) 过度,无节制;滥。引申为过失
罔淫于乐。——《书·大禹谟》。传:“淫,过也。”
不淫其色。——《诗·关雎序》。疏:“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
骄奢淫泆。——《左传·隐公三年》。疏:“淫,谓耆欲过度。”
齐八政以防淫。——《礼记·王制》。疏:“淫,谓过奢侈。”
淫侈之俗。——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淫用(过度役用);淫行(过分的行为;不合礼制的行为);淫宴(不合礼制、越规逾节的宴会);淫酗(饮酒无度);淫费(过分花费;不正当的花费);淫滥(过度;越轨);淫杀(滥杀);淫潦(久雨积水为灾);淫滞(长久停留);淫佚(荒淫无度);淫声邪语(淫乱狎邪的声音语言);淫夫(淫荡的男子);淫汰(骄纵奢侈);淫长(浮华奢侈的风尚);淫物(奢华无用的玩物);淫侈(奢侈;浮夸,夸大);淫惑(荒淫惑乱);淫愚(惑乱愚弄);淫巫(惑乱人心的巫师)
(3) 犹大。指规模广,程度深,力量强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诗·周颂·有客》
(4) 又如:淫威(盛大的礼仪、法度);淫祸(大祸)
(5) 邪恶,奸邪
善人劝焉,淫人惧焉。——《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6) 又如:淫人(邪恶的人);淫悖(邪恶违道);淫诈(奸诈)
(7) 乱杂;邪乱
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左传·襄公二九年》
(8) 又如:淫心(邪乱的思想;淫乱的念头);淫气(淫邪之气)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jim3 [东莞腔] jim2 [台湾四县腔] jim2 [梅县腔] jim2 [海陆丰腔] rim2 [宝安腔] jim2 [沙头角腔] ji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m2 [客英字典] jim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淫 | 餘針 | 以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ţĭĕm | jim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工,丂(
)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2) 同本义
巧,技也。——《说文》
利于人,谓之巧。——《墨子·贵义》
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庄子·天道》
工人巧士。——马融《长笛赋》
明有奇巧人曰 王叔远。——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巧思(精巧的构思、设计);巧工(技艺高超的工匠);巧任(技巧,技能);精巧;工巧(能很快发明的创造力量和品质);巧夺天孙(比喻比织女更巧);巧舌(灵巧的舌头);巧便(灵便;灵巧);小巧(小而灵巧);手巧(手灵巧,手艺高)
(4) 机巧 。如:巧诈(机巧诈伪);巧谲(机巧诡诈);巧心(机巧之心);巧佞(奸诈机巧);巧媚(机灵而善谄媚)
(5) 巧妙;精妙
巧者有余。——《史记·货殖列传》
牙机巧制。——《后汉书·张衡传》
明有奇巧人曰 王叔远。—— 明· 魏学洢《核舟记》
(6) 又如:巧招(巧妙的计策或手段);巧劲(巧妙的手法);巧法(巧妙的方法)
(7) 美好;美丽
巧言如流。——《诗·小雅·雨无止》。笺:“犹善也。”
为奇巧声。——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8) 如:巧笑(美好的笑容);巧丽(美妙华丽);巧媚(形容姿态美好);巧地方
(9) 虚浮不实,伪诈
余犹恶其佻巧。——《离骚》。注:“利也。”
毋或作为淫巧。——《礼记·月令》。注:“谓奢伪怪好也。”
对人前巧语花言。——王实甫《西厢记》
绝巧弃利。——《老子》。注:“诈伪乱真也。”
险极巧极。——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0) 又如:巧语虚言(花言巧语);巧说(用花言巧语欺骗人);巧言(表面上好听而实际上虚伪的话);巧佞(奸诈机巧);巧故(伪诈)
(11) 聪明 。如:巧主儿(聪明人);巧黠(精明而狡猾);巧妇(聪明能干的妇女)
名词
技巧
医能治一病谓之巧。——《论衡·别通》
有常仪的,则羿、逢蒙以五寸为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虽尽力于巧,极盛于寿。——《韩非子·大体》
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韩非子·饰邪》
副词
恰好,刚好 。如:巧值(碰巧);巧凑(凑巧);巧巧(恰恰;刚好);碰巧;凑巧;难道就那么巧?
动词
擅长;善于 。如:巧梅(巧于贪求);巧士(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au3 [陆丰腔] kau3 [梅县腔] kau3 [客语拼音字汇] kau3 kiau3 kieu3 [沙头角腔] kau3 [宝安腔] kau3 [台湾四县腔] kau3 [东莞腔] kau3 [海陆丰腔] kau3
◎ 潮州话:ka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巧 | 苦絞 | 溪 | 肴 | 上聲 | 巧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kʰau | khraux/qe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