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小技

diāo chóng xiǎo jì [ diao chong xiao ji]
繁体 雕蟲小技
注音 ㄉ一ㄠ ㄔㄨㄥˊ ㄒ一ㄠˇ ㄐ一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雕虫小技 diāochóng-xiǎojì

(1) 比喻微小的技能,也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

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北史·李浑传》
insignificant skill;literary skill of no order;ornate writing with embellishments;triffling skill of a scribe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隋书 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成语用法

雕虫小技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字技巧。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微末的技能。多指刻意雕琢词章的技能。参见“雕虫篆刻”。

《隋书·李德林传》:“经国大体,是贾生、晁初之儔;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新唐书·张玄素传》:“雕虫小技,正可閒召,代博弈,不宜屡也。骑射畋游,褻戏酣歌,悦耳目,移情灵,不可以御。”
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摹印》:“故吴门人輒宗云美,天都人輒宗穆清,武林人輒宗龙泓,至今不改。乃知雕虫小技,亦有风气运会,存乎其间。”
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原来诗文本身就有些人看作雕虫小技,那末,诗文的评更是小中之小,不足深论。”

⒉ 彫蟲小技:指刻意雕琢词章的微小技能。参见“彫虫篆刻”。

唐刘知几《史通·载文》:“昔夫子修《春秋》,别是非,申黜陟,而贼臣逆子惧。凡今之为史而载文也,苟能拨浮华,採贞实,亦可使夫彫虫小技者,闻义而知徙矣。”

雕虫小技的国语词典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至如经国大体,是贾生、晁错之俦;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也作「雕虫小艺」。

雕虫小技的网络释义

雕虫小技

  • 雕虫小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iāo chóng xiǎo jì,比喻微小的技能,也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出自《隋书·李德林传》。
  • 雕虫小技的翻译

    日语: 取るに足らない小細工(こざいく)(多くは文句をいじる技巧をさす)
    俄语: пустякóвое искусство

    雕虫小技造句

    他客气地直说这些戏法,雕虫小技而已。
    小张偷换牌的那点雕虫小技怎逃得过大李的眼睛,他刚一有动作就被大李抓了个正着。
    我写的这张广告牌不过是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
    他这种雕虫小技,也敢拿出来丢人现眼,真笑死人了!
    这对他来说只是雕虫小技而已。
    区区雕虫小技,何劳挂齿。
    这些雕虫小技,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做粉笔雕刻对他来说虽只是个雕虫小技,但他仍很耐心地示范做给学生。
    我画的山水画,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
    他将智力上雕虫小技的小网撒向宇宙广浩的海洋。
    这些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实无集印之必要,真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让它随风而逝吧。
    这不过是雕虫小技,让大家见笑了。
    雕虫小技居然解决了大问题,真令人匪夷所思。
    区区雕虫小技,何劳掛齿。
    这点雕虫小技,瞒不过他的眼睛。
    那位大魔术师说,吞剑入腹也不过是雕虫小技,想来他一定有惊人的技艺了。
    他很娴熟地就靠上了岸,这对他来说只是雕虫小技而已。
    不禁感叹清朝人民还是大大的淳朴,相比于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熏陶下摸爬滚打斗智斗勇二十余载的我来说,这点雕虫小技实在难入我的法眼。
    风水之术,固然是雕虫小技,也被世人很多人误解,如果是用来骗钱,那的确是神棍,但是如果用来救人,那就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汉字详情

    diāo [diao]
    部首: 811
    笔画: 16
    五笔: MFK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BROG
    四角: 70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zhuī),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2) 同本义

    流之为雕。——《书·太古誓》

    是必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状如雕而有角。——《山海经·南山经》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 王维《观猎》

    (3) 又如:雕悍(凶悍如雕);雕鸷(凶猛如雕);雕鹗(雕和鶚。均为善飞的鸷鸟。比喻人雄放劲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4) 同“碉”。碉堡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后汉书》。唐· 李贤注:“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

    (5) 雕刻的作品;雕刻的图案或人物 。如:石雕

    (6) 姓

    动词

    (1) 治玉。通“琱”

    玉栉雕矢磬。——《考工记·总目》。谓治玉工也。

    雕玉仍几。——《书·顾命》

    (2) 又如:雕人(治玉摩骨的人)

    (3) 通“彫”。引申为雕刻

    下雕辇于东厢。——张衡《东京赋》

    执雕虎而试象兮。——《后汉书·张衡传》

    雕琉璃于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雕虫(雕虫技。比喻细小不足道的技能);雕甍(有浮雕做装饰的屋脊。甍:屋脊);雕漆(在器物上涂厚漆,待半干后雕刻各种花纹的一种特种工艺);雕青(用针在人体上雕刺各种花纹图形,然后涂上青色。亦称文身);雕甍绣栏(以浮雕装饰的屋脊,颜色各异的栏杆)

    (5) 用彩画装饰。通“彫”

    峻宇雕墙。——《书·五子之歌》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左传·宣公二年》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右雕几。——《周礼·春官·司几筵》

    左鸟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秦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国语·晋语》

    (6) 又如:雕梁画柱

    (7) “凋”的古字。凋零

    寒则雕,热则脩。——《吕氏春秋》

    民力雕尽。——《国语·周语》

    形容词

    (1) 奸猾 。如:雕捍(刁蛮凶捍)

    (2) 凶猛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

    (3) 同“凋”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英文翻译

    engrave, inlay, carve; exhaust; used for U+9D70 鵰 an eagle, vul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i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au1 [客英字典] diau1 tiau1 [客语拼音字汇] diau1 [台湾四县腔] diau1 [陆丰腔] diau1 [宝安腔] diau1 [东莞腔] diau1 [梅县腔] diau1 t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聊平聲開口四等tieuteu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
    xiǎo [xiao]
    部首: 338
    笔画: 3
    五笔: IHT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C
    四角: 90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名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代词

    自称的谦词 。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动词

    轻视,小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英文翻译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3 [台湾四县腔] seu3 [梅县腔] siau3 [海陆丰腔] siau3 [沙头角腔] siau3 [客语拼音字汇] seu3 xiau3 [宝安腔] siau3 [陆丰腔] siau3 [东莞腔] s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私兆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sĭɛusieux/siev
    [ji]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JE
    四角: 540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2) 同本义

    技,巧也。——《说文》

    尚技而贱车。——《礼记·坊记》。注:“犹艺也。”

    无他抚。——《大学》

    他技,奇巧异端也。——《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注

    人多技巧。——《老子》。注:“工匠之巧也。”

    能有所艺者技也。——《庄子·天地》

    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技盖至于此。——《庄子·养生主》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技之奇妙。——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技亦灵怪。——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技量(本事;能耐);技穷(方法用尽,本领使完);技擅穿杨(形容射箭技艺高超);技俩(技能;手段);技法(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4) 歌舞。亦指以歌舞为业的艺人

    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新唐书·元载传》

    天下之善技。——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李伶为绝技。

    (5) 又如:技和(宋代杂剧的散段);技人(表演歌舞的艺人);技乐(善于吹弹歌舞的人)

    (6) 工匠,从事一些行业或手工业的人

    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荀子·富国》

    (7) 又如:百技(各种行业的人)

    英文翻译

    skill, ability, talent, ingenuity

    方言集汇

    ◎ 粤语:gei6
    ◎ 客家话:[梅县腔] ki3 [宝安腔] ki3 [客英字典] ki3 [海陆丰腔] ki3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陆丰腔] gi3 [台湾四县腔] ki3 gi1 [东莞腔] k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綺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giex/gyeeg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