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兵

qí bīng [ qi bing]
注音 ㄑ一ˊ ㄅ一ㄥ

词语释义

奇兵 qíbīng

(1) 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军队

an army suddenly appearing from nowhere

词语解释

  1. 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旧唐书·刘黑闼传》:“ 建德 署为将军,封 汉东郡公 ,令将奇兵东西掩袭。” 宋 陈亮 《酌古论·李靖》:“正兵,节制之兵也;奇兵,简捷之兵也。” 萧华 《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 赤水 出奇兵。”

  2. 佩刀佩剑之类的兵器。

    《韩非子·爱臣》:“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 王先谦 集解:“《淮南·墬形训》 高 注:‘奇,隻也。’奇兵,佩刀剑之属。”

  3. 指小指。

    《全唐诗·酒令·招手令》:“潜虯阔玉柱三分,奇兵阔潜虯一寸。”原注:“玉柱,中指也;潜虯,无名指也;奇兵,小指也。”

引证解释

⒈ 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
《旧唐书·刘黑闼传》:“建德署为将军,封汉东郡公,令将奇兵东西掩袭。”
宋陈亮《酌古论·李靖》:“正兵,节制之兵也;奇兵,简捷之兵也。”
萧华《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⒉ 佩刀佩剑之类的兵器。

《韩非子·爱臣》:“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
王先谦集解:“《淮南·墬形训》高注:‘奇,隻也。’奇兵,佩刀剑之属。”

⒊ 指小指。

《全唐诗·酒令·招手令》:“潜虯阔玉柱三分,奇兵阔潜虯一寸。”
原注:“玉柱,中指也;潜虯,无名指也;奇兵,小指也。”

奇兵的国语词典

趁敌人毫无防备,出其不意加以袭击的军队。

奇兵的网络释义

奇兵 (词语解释)

  • 奇:特殊的;罕见的。兵:战士;军队。 奇兵,指特殊的战士、军队(特种兵)。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军队(除了军队以外,也可以单指某个人)。
  • 奇兵的翻译

    英语: troops appearing suddenly (in a raid or ambush)​
    法语: troupe qui attaque par surprise, une opération militaire ingénieuse

    奇兵造句

    在如此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有突出奇兵,才能克敌制胜。
    穆里尼奥在比赛中如果将他派遣出场,能够起到奇兵的作用。
    壮志捐躯,台儿庄声威大振;奇兵巧设,平型关捷报频传。
    在夺宝奇兵这部电影中,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本应该要更加注意这个飞行场景的。
    在这激动人心的攻击任务进行即冒险电影“法柜奇兵基于巨片!
    也没有怎么理会自己,主动承担起整个船队的事务,立在船头上,指挥船队按着赵奇兵的要求一直朝西,向着海陵岛的方向驶去。
    就像夺宝奇兵之圣战奇兵的印第安纳琼斯所说:悔悟的人会达成。
    十一年春二月,击毁贼舟数十;副将王得禄又出奇兵败其屯聚洲仔尾之众。
    对我来说,斯皮尔伯格事业的巅峰正是夺宝奇兵。作为一个电影制作者,我经常关注电影技术。
    杜浒本来已经是心灰意懒地坐在船舱里等着最后的一刻,听说小皇帝找自己,打起精神出来,朝着赵奇兵弯腰一拱手臣参见陛下。
    老史想起刘斌的事是王玉田摆平的,并且车宏轩的分量明显比刘斌重,便自作主张请王玉田出面找关系,独出心裁,认为这是出奇兵,能够摆平这件事。
    他们如同惊弓之鸟,神色仓皇的躲避着那些天降奇兵,再残酷的刑罚也战胜不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通讯器里长官的怒吼早已被他们当成了耳边风。
    但不入兽穴,不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此战,邓艾趁两军主力相持之际,率偏师出奇兵,进行大纵深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捣蜀都成都,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每当我看一遍夺宝奇兵的时候,我都能注意到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比如你以为是剪辑过的场景其实只是一个镜头移动拍摄而成。
    太宗问:当时右军稍向后退,几乎坏了大事,怎么说是奇兵呢?
    然后,再派小股部队去骚扰曹操,“分为奇兵,乘虚迭出”。
    项羽认为如此布阵唯一软肋在于两军之间供应粮秣和互通情报的甬道,夜黑出奇兵突袭之,集中兵力痛击王离与巨鹿城中赵军形成反包围,前提是章邯发现较晚或反应较慢。
    票房专家保罗·德加拉比迪恩说“这是女人们的超级大片,对于女人们来说这部电影的地位就像《夺宝奇兵》和《星球大战》之于男人一样。
    诸葛亮用兵,正兵无敌,能洞若观火,秋毫明断,对付司马懿的奇兵也是绰绰有余。

    汉字详情

    qí,jī [qi,ji]
    部首: 308
    笔画: 8
    五笔: DS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MNR
    四角: 4062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字源见奇( )。本义:奇特,奇异)

    (2) 单数,偶之对

    奇,一曰不耦。——《说文》

    阳数奇。——《白虎通·嫁娶》

    一算为奇。——《仪礼·乡射礼》

    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山海经·海外西经》

    每奇日,未尝不视朝。——《资治通鉴》

    (3) 又如:奇日(奇数之日。即单日);奇左(仅有左臂);奇肱(仅有一臂。又指古代神话中的国名);奇偏(偏于一方面,片面)

    (4) 非法的 。如:奇车(不合制度的车);奇请它比(于法律正文以外,另行请示或比附他例判案)

    (5) 不顺当的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王维《老将行》

    (6) 又如:奇人(坎坷不遇之人);数奇(命运不好);奇薄(数奇命薄。命运不好);奇蹇(命运不好)

    (7) ∶药味合于单数或单味药的 。如:奇方

    名词

    (1) 余数,零头,不足整数者

    时有奇羡。——《史记·货殖列传》。索隐:“余衍也。”

    操其奇赢。——《汉书·食货志》。注:“谓有余财。”

    旁入奇利。——《管子·禁藏》。注:“余也。”

    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奇得(多余的利益);奇羡(商贾买卖的赢利);奇零(不满整数的数目);奇赢(以余财蓄积奇异的货物)

    (3) 姓

    (4) 另见

    形容词

    (1) (会意。从大,从可,可亦声。本义:奇异,怪异)

    (2) 同本义

    奇,异也。——《说文》

    奇服怪民不入宫。——《周礼·阍人》

    国君不乘奇车。——《礼记·曲礼》

    奇生怪。——《国语·晋语》

    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荀子·非相》。注:“奇伟誇大也。”

    余幼好此奇服兮。——《楚辞·屈原·涉江》

    有奇字素无备者。——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邑人奇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奇已。——清· 周容《芋老人传》

    奇花初胎。——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奇挺(奇异挺拔;奇异超群);奇怀(奇异的想法);奇缘(奇特的缘分);奇古(奇特古朴);奇辟(奇特异常);奇节(奇特的节操);奇险(奇特险怪)

    (4) 珍奇;稀奇

    此奇货可居。——《史记·吕不韦传》

    (5) 又如:奇稀(奇希。希奇);奇货(珍奇少见的物品或货物);奇珍(奇异珍贵之物);奇花异卉(稀奇少见的花草)

    (6) 出人意外,诡变莫测

    以奇用兵。——《老子》。注:“诈也。”

    (7) 又如:奇咳(奇祕);奇正(兵法术语。设计邀截袭击为奇,对阵交锋为正);奇病(奇怪的病)

    (8) 新奇 。如:奇靡(新奇华丽);奇纵(新奇豪放);奇律(新奇的乐律)

    (9) 非凡;佳;妙 。如:奇优(出类拔萃的优伶);奇度(非凡的气度);奇相(非凡的相貌);奇笔(奇妙的书法);奇方(奇妙的丹方)

    副词

    极端,极其,非常,异常 。如:奇大;价钱奇贵;奇效的药水

    动词

    (1) 引起惊讶;感到惊异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2) 又如:不足为奇;奇诧(惊奇,诧异);奇骇(非常惊异;奇特惊人)

    名词

    (1) 泛指一切奇特的、异乎寻常的人或事物 。如:奇门(一种迷信术数。认为可依此推算预测人的吉凶祸福)

    (2) 姓

    (3) 另见

    英文翻译

    strange, unusual, uncanny, occul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ke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1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宝安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宜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gʰĭekie/kye
    bīng [bing]
    部首: 201
    笔画: 7
    五笔: RG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C
    四角: 72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兵者,凶器也。——《国语·越语》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兵者,国之爪也。——《墨子·七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兵解(古代方士以为学道者死于兵刃,供兵刃解脱躯壳以成仙,称为兵解);兵戈(干戈。借以指战争)

    (4) 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四》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

    赵亦盛设兵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兵果败。—— 汉· 刘向《列女传》

    (5) 如:兵柄(军权);兵备道(明代的官名。分巡道的首长,兼管军务,负责管区内的治安);兵房(县衙中六房之一,掌兵事);兵马制置(即制置使。唐大中五年始置,负责边防军务。宋初不常设,后为对金作战,设置渐多)

    (6) 士卒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 晋兵。——《资治通鉴》

    (7) 又如:雄兵百万;草木皆兵;当兵;兵来将敌水来土堰(不管对方使用何种策略,都自有对付的办法)

    (8) 军事;武力;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夫兵,犹火也。——《左传·隐公四年》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9) 又如:兵交(交战);兵端(战争的发端);兵燹(因战火引起的焚烧毁坏);兵栏(军营周围的栅栏);兵纪(军事要事);兵冲(军事要冲)

    (10) 用兵策略,战略

    故士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

    (11) 牌戏名

    (12) 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13) 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动词

    (1) 用兵器攻击,刺杀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兵诛(用兵器诛杀)

    (3) 伤害

    反以自兵。——《吕氏春秋·侈乐》

    (4) 又如:兵荒(战争造成的饥荒及其他灾祸);兵寇(乱兵或乱兵的侵扰)

    英文翻译

    soldier,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n1 [客英字典] bin1 [海陆丰腔] bin1 [梅县腔] bin1 [陆丰腔]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宝安腔] bin1 [沙头角腔] bin1 [东莞腔] bi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明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pĭɐŋpieng/pyang